第11章 第六個階梯競爭的忠告(1)(1 / 3)

一個人不可能獨立地在社會中生活,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競爭是我們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動力。

——[美]戴爾·卡耐基

同行不一定是冤家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其實,事實並不一定如此。

在激烈的生意場上,一般的經營者生意小,資金也不充裕,稍有不慎,就會被殘酷的市場所淘汰。在這種情況下,依靠一個人單槍匹馬地去上陣搏殺,肯定會碰得頭破血流,慘敗而歸。與同行聯合起來,在條件上達到某種默契,然後一起去上陣搏殺,這樣就能取得競爭的勝利。

世界上有永遠的朋友,但沒有永遠的敵人,競爭的對手也一樣。

在競爭中,我們應該遵循這樣一個競爭原則,在大家能夠聯合起來的前提下,隻要大家都能有利可圖,你賺一些,我賺一些,共同享受競爭的勝利,這也是一種好辦法。而且,在很多情況下,隻有聯合起來,才能取得這樣的結果。

生意場上,有時候為了爭奪顧客打起了價格戰。你降一百,我降兩百,到頭來降得連血本也回不來,最後隻能以倒閉或關門結局,這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所以,同行不一定就是冤家,更多的時候,是共同作戰的朋友!

知彼先要知己

我們人類的曆史,其實就是不斷征服自然的曆史。當自然被人類“征服”得千瘡百孔、似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都臣服在人類腳下的時候,人類這才發現,被征服得千瘡百孔的還有我們人類自己。

太多的悲劇,來源於我們人類並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不了解我們人類其實是最脆弱的。所以,當人類在繼續將探索的觸角伸向更遠的太空的同時,也更多地關注起我們人類自身。

整個人類是這樣,我們每一個個體也是如此。

等你征服了整個世界的時候,你可能發現,其實最難征服的是你自己,因為你對自己並不了解。

所以,要在競爭中獲勝,不僅僅要了解你的對手。同時也要了解你自己。隻有了解了自己,才能在競爭中獲勝,而且是絕對的勝利,不是一次偶然的僥幸!

這,無疑是人類曆史上的又一次大革命!

最理想的結果是“雙贏"

過去,人們為了讓自己謀到更多的更大的利益,總是千方百計地想擠垮同行。於是,總是互相詆毀、互相攻擊、互相欺騙,所以。人們才說,“同行是冤家”,甚至,還有~種更可怕的說法,“三百六十行,行行相妒”。

如今,我們自然也要提倡競爭,因為隻有競爭,社會才能發展;隻有競爭,各行各業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服務質量。但是。現代競爭有現代競爭的遊戲規則。我們提倡競爭、鼓勵競爭,但競爭的目的不是將對手擊倒在地,永遠不能翻身,而是為了讓競爭的雙方或者多方相互推動、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一齊發展。也就是說,要讓競爭的雙方或者多方都獲得勝利,達到一種“雙贏”或“多贏”的理想效果。

所以,在競爭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在競爭中,對手也同時是朋友。

對自己的競爭對手,要以友善的態度對待。

彼此不能以暗箭傷人,講究“FAI RPLAY”精神。

“風物長宜放眼量。”作為競爭者,不要以一時勝負論英雄。而要將你的目光投向更遠方!

競爭兵貴神速

拿破侖曾經說過,他勝利的秘訣是他的部隊總是比敵人早5分鍾到達目的地。

拿破侖的這一觀點,同樣適用於我們今天的市場競爭。

古人說:“兵貴神速。”在和對手的競爭中,應該事事在先,這樣才能取得競爭的勝利。

因此,如果有辦事拖拉的毛病,就要先花點時間。去了解你為什麼會拖延、會懶惰。想想自己的能力和極限,再想想你的競爭對手,他是不是也像你這樣辦事拖拉。

當然,還要檢查一下你的目標和你的條件,是否能夠達到你所預期的目標。回想一下自己成功和失敗的往事,對往事的回憶有助於我們的未來。試著看看你的未來會是如何,把自己和別人比一比,尤其是當你和別人競爭的時候,要弄清楚自己的形象,知道自己的長處、短處,認清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這樣,你在辦事時就不會再拖拉,就會事事爭先!

反省自己是為了更好競爭

當年。孔老夫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孔夫子這樣的聖人每天都要多次自我反省。這也可見“反省”的重要性。

經常給自己“彙報”一下自己的近況。假如你對你做的任何事情都很了解的話,那麼你再改變起來就容易得多了。在“彙報”裏把你的情緒記錄下來,看看哪一種情緒對你的幫助最大,哪一種情緒對你的破壞和毀滅最為嚴重,下一次你就可以“按圖索驥”,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這是一個聰明人最基本的標誌。假如你做好了記錄,並能經常拿出來給自己看一看,你就會更了解自己。了解了自己,能夠大幅度增加你的力量,進而克服你的缺點,使你的人生開始向著完美逐步靠近,同時使你更有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