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讓心每一天開一朵花:如何放鬆你的心情(3)(2 / 3)

“你看錯了,我來這發傳單可不是為了掙錢。…‘那你為了什麼?”我更加的困惑。

朋友喝了口啤酒,說起了他所經曆的一段往事:那年,我去新疆旅遊,住在一個名叫鬆讚布的牧民家裏。在他家的院子裏,我看到了他養的一頭駱駝,很高大。

在駱駝的麵前,有兩堆草,一堆是青草,一堆是幹草。令我不解的是,駱駝津津有味地吃著那幹草,而對麵前的青草是視而不見。我問鬆讚布:“駱駝怎麼不吃青草呢?青草應該比幹草好吃吧?”鬆讚布笑了笑說:“駱駝的憂患意識很強,總是想著即將穿越沙漠。青草是比幹草好吃,可是,幹草要遠比青草耐饑呀,一頭成年駱駝一晚上可以慢慢地吃掉50斤幹草。如果吃青草,吃不了多少,肚子就飽了,第二天,很快就會餓的,哪還有力氣趕路呀。”鬆讚布的話使我明白了,駱駝為什麼能有那麼驚人的耐力和體力在沙漠上行走。在穿越沙漠之前,具有憂患意識的它就做足了準備。

聽完朋友的故事,我有些發愣。朋友說:“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我原本是一個安於現狀、慵懶、懈怠的人,但是那次從新疆回來後我就改變了,我覺得我們人生也可能會有困境的時候,不說別的,現在在單位有口飯吃,將來單位效益不好了呢?現在多些體驗,多些經曆,既是對自己的鍛煉,也是在為將來一旦出現困境做準備。有準備總比沒準備強吧。”

朋友的話深深觸動了我,我想,這觸動就如當年他在新疆牧民家中所受的觸動應該是一樣的。現實生活中,有人一遭遇挫折就一蹶不振;有人因為身陷困境而不知所措,對生活對未來喪失了信心……這都是因為缺乏憂患意識。在一帆風順時、無憂無慮時貪圖享受,安逸度日,一旦遭遇危機,就會手足無措,自哀自歎。因為在往日的安逸享受中,我們丟掉了憂患意識,丟掉了承受艱辛的能力。

如果在風和日麗時能想到狂風暴雨,當狂風暴雨真的來臨時,我們就會撐起早已準備好的傘,在風雨中繼續趕路。

你享受了現在,便不能享受將來。不怕吃苦的人,隻苦一段時間,而怕吃苦的人,會苦一輩子。生活不可能永遠是風和日麗,未來是深不可測的。把今天當做耐饑的幹草,不是貪圖享樂,而是品味艱辛,不斷增強自己承受坎坷、挫折和苦難的能力,隻有這樣,你才能穿越人生的沙漠,抵達成功的綠洲。

拾到更多的麥穗

有一段時間我很無聊,覺得日子那麼晦澀:每天上班下班,拿一份固定的薪水,看領導臉色,朋友越來越少,大家各忙各的,如果這樣下去,我怕自己會提前進入老齡化。但與我同齡的娟子卻活得那麼生機盎然,甚至我懷疑我們之間是否有了代溝。當看到她在電視上光彩奪目時,我約了她,在一個酒吧裏,我們談了一個下午。那個下午,我和娟子喝著一種叫做蓮花香的茶,慢慢談著人生。娟子說,其實,每個人都有和生活隔閡的那一段,接著,她講了自己的故事——剛畢業那陣子,因為找不到工作,我常常感覺十分鬱悶。所以,回到家常常會把自己關在屋裏,一個學中文的女孩子,竟然找不到份合適的工作,這讓我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選錯了專業?

那時外婆還活著,當我把自己關在屋裏時她總是來敲我的門,我在屋裏嚷著,我累了,能不能讓我休息一會兒?無名的怒火總是亂發。外婆是一個慈愛的人,一生勞碌奔忙,一個人把四個孩子拉扯大,外公去世得早,她又在“文革”中遭到衝擊。媽媽和我說,就是在最艱難的時候,你外婆還養著幾盆串串紅,外婆說,有那幾盆紅豔豔的花,心裏就覺得溫暖。

吃飯時外婆問我,記得小時候跟我去麥田裏拾麥穗嗎?

我低頭吃著飯,不知道吃飯和拾麥穗有什麼聯係?茫然地點著頭,想是不是去照一組藝術照貼在簡介後麵,好多女生都這樣做,有的還袒胸露背,還有的說自己的長項是喝酒。

外婆接著說,那時很多人去拾麥穗,有人拾得多有人拾得少,但隻要彎下腰,隻要努力地找,每個人都會拾到麥穗。

我抬起頭看著外婆,外婆說,隻要慢慢地找,總會找到麥穗的。

說完,外婆走了,背影很安寧。這個吃了一輩子苦的女人告訴我,隻要仔細地尋找,一定會找到麥穗的。

我心頭一陣哽咽,外婆是要告訴我不要灰心,要努力地去找機會啊。

接下來的那些日子,我不再抱怨,而是塌下心來和那些有意向的公司聯係著,終於,我找到了一份比較合適的工作,雖然薪水不太高,但我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