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你對合夥人必須有相當的了解,包括其做事能力及個性、若不了解,很容易所托非人或疑心生暗鬼,這都不利於你的合夥事業。
有人說,合夥事業要彼此坦誠、信任,話是不錯,但問題是,你坦誠,也信任別人,但你的股東可不一定如此;所以合夥事業還是慎重的好——或許待年紀稍大,曆練多了再來合夥較恰當。
人我兩利,義利相濟
人與我、義與利是合夥人相處時接觸最多,也是最難處理的關係。合夥企業是由幾個合夥人組成的,為什麼不一人創業而要幾個人合夥創業呢?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或許是因為勢單力薄,一個人單打獨鬥不能創業或創業困難,或許是需求某種優勢,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不管如何,合夥創業的根本原因在於集個體單獨的力量,形成比原來更大的合力。這就是合夥人相處的基礎。大家隻有在一起,才能闖蕩商海,搏擊市場,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在一定的曆史階段和時期內,合夥企業存,則合夥人的事業存;合夥企業亡,則合夥人的事業亡。因此,合夥人在經營中要注重合夥企業的整體利益,注重與其他合夥人的關係。但是,作為合夥人之一的“我”,又有自身的個人利益,在管理決策上又有個人的觀點和意見,這又可能與其他人不一致,甚至衝突。簡單言之,就是個體與整體的關係,全局與局部的關係,人與我的關係,義與利的關係。可以說,任何一個合夥人在經營合夥企業時,腦海中必定思索過這一問題,這些問題有時甚至困擾著他們。
單純地講整體的利益,講合夥人應該如何維護別人的利益,先人後我是不現實的,也容易陷入說教的誤區。因為作為商人的合夥人,謀利乃是其本質。他們不是宗教家,也不是救濟者,他們不可能隻講求利人,而忘了自己。如果一定要他們這樣做,必然壓抑他們的創造性與積極性,但是,如果走向另一個極端,同樣也是不行的。如果在合夥企業中,合夥人都隻講個人的利益,隻想著個人如何爭權奪利,合夥企業遲早會被搞垮。在合夥企業中,合夥人最容易犯的錯誤經常是後一種。這時,合夥人之間明爭暗鬥,勾心鬥角,爭權奪利,根本就不可能友好相處。
合夥人友好相處,就是要在人與我、義與利之間保持適度的平衡,人我兩利,義利相濟。此時,合夥人既不會放棄個人的利益,又不會損害其他合夥人的利益,會在個體與整體之間求得最佳平衡點。在這種狀態下,合夥人就能友好相處。
所以,你要牢記住這樣一個道理,合夥人的利益就是你的利益,隻有通過合夥企業的發展,才有個人的發展,這樣就能人我兩利。有了這種心態,合夥人才能友好相處。
同事之間,和諧融洽
同事之間的關係很複雜,因為彼此之間既處在一個利益共同體中,又是互相競爭的對象,由於大家各自經曆不同,各自脾性有異,少不了彼此之間會有摩擦齟齬。為了一個小團隊的和諧與融洽,需要有人做出讓步,需要有人委曲求全。
對於辦公族來說,同事每天見麵的時間最長,交流內容可能會涉及到工作以外的各種事情,然而相處不融洽常常會給你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同事之間必須要掌握好競爭與合作的分寸:
(1)公私分明
不管你與同事的私人關係如何,如果涉及到公事,你千萬不可把你們的私事和公事混為一談,否則你會把自己置於一種十分尷尬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