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聽說有人買獎券中大獎都能坦然接受,但對於憑心力賺大錢的人卻是又羨又妒。這可說是由於後者的成功點破了我們的缺點:要不是我們自甘平庸,我們也應該成功。而一般人卻都不願自己的缺點被揭穿。
2. 天生贏家
要是有人升遷、加薪、被托付重任,或得到了一間單獨的辦公室,我們會怎麼想?我們多半會酸溜溜地說:“那個人的運氣真好!他天生就是個贏家,而我卻不是。”
其實,運氣與財富、成功或幸福的獲得極少關聯,沒有人天生是贏家。在人生的戰場上獲勝的人個個都是勤奮工作,而且通常費時甚久,才達到目標的。
每天在工作上,我們都要用我們的能力去應付難題,或與別人一較高低。使盡全力,就等於鍛煉了自己的意誌、頭腦和體力。在學習完成任務或處理困局的過程中,我們的心智益趨成熟,可以擔當更艱巨的任務或更重大的責任了。這是培養能力,充分發展能力的唯一途徑。
3. 工作的囚犯
造物主並未給與我們自主的心靈和自由意誌,因此我們易受他人或世俗標準的控製,或漫無目標地在人世間浮沉。我們必須主宰並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否則就是浪費生命。
集中營裏的戰犯深知什麼叫做浪費:原本多彩多姿的人生被剝削殆盡,落得苟延殘喘,一身才能,了無用處。然而,在自由社會中,也有許多人成了囚犯,他們是工作的囚犯。他們順應低標準,限製自己的成長,等於是自設牢籠,甘於平庸。主管人員不求進取,安於現狀,畫地自限;工人不惜罷工,要求改訂合約,結果生產力無法提高;辦公室職員更是反對任何動搖現狀的改變。
人原本不應受到束縛。我們沒有必要追隨凡例,亦步亦趨,而應該不斷追求、奮鬥、改造,想像力是其中的關鍵。
4. “想象工程”
一個人如果喪失了想像力,工作便成為乏味的例行公事,這正是落入平庸窠臼的先聲。懷著安於現況、不求進取的平庸心態,是決不可能發揮創造力、增加技能、發掘自己的長處的。想像力能化不可能為可能。
美國鋁業公司創造了一個絕妙名詞“想象工程”,意思是讓想像力展翅翱翔,然後再加以設計操縱,使想象成為事實。
世界上所有具體的成就,無一不是從想象開始的。史前時代有一個山頂洞人想到,滾動一件物品要比拖它容易,輪子就是這樣發明的。戈登堡想象一具能同時自動印出許多書頁的機器,而發明了印刷機。歐洲各大教堂得以建成,是因為信徒想象著高聳入雲的建築物可上達天堂。想象帶動進步,一步一步地引領人類,獲取愈來愈大的成就。我們所穿的每一件衣服,所吃的每一份食物,都是想像力的成果。想像力改善了人類的生活,從通訊係統到各種物質享受都是拜它所賜。
人類在精神、醫學、社會、技術、科學、工業、文化和個人方麵的任何進步,都包括了想像力這種無價之寶在內。請珍惜你的想像力,培養它、運用它,以便為自己創造更快樂、更充實的人生。
5. 努力去全力以赴
不論做什麼事,擔任什麼職位,都要全力以赴,不要辜負了你的才能。
有人會說:“這份工作不值得我做。我這麼聰明能幹的人不應該做這麼卑微的事。”他輕視現有的職位,不肯全力以赴。他不滿、不安、不快樂,並且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他終究會失去這份工作,到時候,受損害的不是這份工作,因為自有別人接手去做。真正受害的是這個人本身,他自毀前程。
沒有一份工作是卑微到不值得好好去做的。就像演藝圈流傳的一句名言:“沒有小角色,隻有小演員。”
人的能力就像肌肉,必須多加鍛煉才能強韌。既有的能力不去運用,便會退化。
大自然並沒有把人囿限於無法成長的狹窄空間裏,我們卻常常畫地自限。不論你的工作場所在哪裏,都要盡力做好工作。多運用你的才能,會使你益發能幹。同時你的心智也會成長,可以追求更大的成功和幸福。
那麼,我們在工作上又怎麼能夠發揮同樣比例的能力呢?偏偏多數人已感滿意。為什麼?是什麼力量阻止我們盡展才幹?
第一,我們沒有認清自己的能力。這並不足為奇,因為我們自小接受的教育,都是教我們注意自己的缺點和錯處。幼年時,長輩總是告訴我們這不能做,那不能做。上了學,每次考試的結果都在告訴我們錯了哪幾題。就業以後,工作做得好,沒人讚賞,一出了差錯立刻受到指責,難怪我們總覺得自己的能力有限。
第二,另一方麵,我們有時又會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這並不是說我們沒有能力達到預定的目標,而是說,我們由於高估自己的能力,所以沒有做充分的準備,又不能堅持,因此慘遭失敗。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們根本忽略了自己多方麵的寶貴才能。我們從小就局限自己,發現了自己的一兩種才能之後,就再不去發掘其他才能。有些人積多年之力發展一項才能,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一名技術工人被機器人取代;一位中年女秘書被迫學習操作文字處理機;一位在職已30年的主管人員因公司合並而被裁員;一位企業家的公司因市場情況轉變而倒閉。以上這些人原有的才幹忽然之間都失去了用武之地,他們是否應該感到挫折和不幸呢?那倒不一定。其實,隻要他們能了解,成功與幸福也許在另一行業、另一個領域內等著他們,而他們也有精力達到新的目標,就完全不必懊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