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思考是無往不勝的利器(1)(3 / 3)

專注和努力很重要,但是如果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集中在一個點上,必然會忽視這個點與周圍其他點之間的關聯性。正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學習方法並不能提高學習成績、很容易把人變成書呆子一樣。如果我們在工作中什麼都不看,隻盯著目標一路狂奔的話,很有可能形成“盲區”,很容易掉進陷阱,使成功之路變得異常坎坷,離成功越來越遠。

所有的事物都會以某種方式互相牽涉著,組成一個緊密的聯係網,我們不能隻盯著一根網線而對整個網體視而不見。

現代企業,如果你不考慮其他的同事,不懂得如何與同事們進行合作,隻是一味埋頭悶幹,很有可能會南轅北轍,偏離整個組織的軌道,費力不討好。當在進行一項工作的時候,一定不能把雙眼全都盯在一個點上,要善於發現事物之間的聯係性,從它們的聯係中找到突破點。例如,公司讓你提出提高公司銷售額的方案,你不能隻把眼睛盯在本公司員工上麵,要求他們做好銷售工作的各個細節,因為這樣做還是不夠的。你還需要了解同類公司的情報:他們的產品價格是否比我方的低?他們的促銷方式是否比我方的好?你更需要了解消費者的情況:本公司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哪些?是工薪階層還是大學生?如果是大學生的話,分店就應該多開在大學周圍;如果是工薪階層的話,分店就該開在工廠周圍。此外,你還需要了解全市的人流集中點,了解消費者對產品功能、顏色、時尚等方麵的偏好。總之,你需要了解與提高銷量相關聯的很多方麵的東西才能將你的方案做好。

因此,當我們接到一個任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個任務與其他同事的項目之間的關聯性,一定要多交流合作,因為資源互用很有可能會幫你打通很多壁壘,形成1+1>2的合力。當我們開始此項工作之前,一定要注意吸取前輩的經驗教訓,這樣可避免走很多不該走的彎路。此外,我們還需要站在整體的角度上鳥瞰工作程序,盡可能收集更多相關方麵的資料,進行整合利用。隻有從整體上看待工作,從事物的關聯性中尋找解決方法,我們才能省力省時、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務。

行動方案:

事物之間在客觀上已經存在千萬種的聯係,這些聯係本身就是解決問題的契機,我們千萬不要裝作沒有看見。思路決定出路,這個世界上被我們稱為難題的東西往往是那些我們還沒有找到解決方法的東西。切記:一定要注意事情之間的關聯性。不要像某些庸醫那樣,隻懂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懂得從每一個與之相關的東西甚至細枝末節當中分析事物最本質的東西。

如果我錯了,我將愉快地改變自己

如果有人能夠使我相信並向我展示我沒有正確地思考和行動,我將愉快地改變自己。因為我尋求真理,而任何人都不會受到真理的傷害。而那保留錯誤和無知的人卻要因此受到傷害。

有的人在分析李世民納諫時,認為李世民從前期的納諫變成了晚年的聽從,變成了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大臣控製的傀儡。這是我們需要吸取的教訓。有獨立的思考能力,不盲從,不聽風就是雨,不被人牽著鼻子走,這些是自我存在的必要素質。但是,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李世民那種敞開胸懷虛心納諫的精神,又如何有後來的大唐盛世?

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在《沉思錄》中非常智慧地告訴我們,那些保留錯誤的人會因此受到傷害。如果有人指出我們的錯誤,我們一定要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仔細地思考這個說法是否正確,如果是正確的話我們就得趕緊掉頭,不要固執地一條道走到黑。不過度偏執,不鑽牛角尖,理智地分析、采納別人的意見,適當地改變自己,在很多時候都是有必要的。

曾有這樣的兩家公司,它們在同一層樓裏麵,而且麵對麵。兩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在對對麵公司進行觀察後都認為:千萬不能讓自己的員工受到對麵公司員工惡習的感染,否則一定會出大問題的。

於是A公司給全體員工下達了這樣的紀律通知:對麵公司的員工穿著古怪,不修邊幅,特別是行為極為放蕩不羈,不但上下班從不準時,而且上班時還經常高聲說話、猖狂談笑。我們公司員工如有此行為者,一律開除。

B公司也給自己公司的員工下達了一份紀律通知:對麵公司整日死氣沉沉,所有人上下班都麵無表情,如果我們公司的員工沾染了他們這些不良習氣,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請我公司的員工一定要與對麵公司的員工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