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兩家公司的員工在紀律的嚴格約束之下,形同陌路。
直到有一天,一位應聘者的無意闖入,終於打破了這個局麵。這個應聘者將簡曆同時寄給了這兩家公司,不巧又同時得到了這兩家公司的麵試通知書。在麵試的時候,他看到兩家公司牆上的紀律要求,感到非常奇怪:A公司員工行為活潑、思想活躍、進取心強,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創新的精神,這剛好是B公司最缺少的;而B公司員工態度端莊、思想嚴謹、吃苦耐勞的開拓精神也剛好是A公司值得學習的。
他認為這兩家公司的做法是錯誤的,於是給兩家公司提出了像對方學習的建議,這兩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看後覺得十分有道理,竟然不約而同地采納了他的建議,並且都決定重金聘用他。
後來,這兩家公司成功地進行了合並,年收入遠遠超出了過去的水平。他們就是時代華納公司和美國在線公司,現在的名字叫做美國在線公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很難看清自己的錯誤,別人卻能一眼看出。當我們“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生在此山中”的時候,如果同事或者領導向我們提出批評和建議,不要總是自以為是,覺得自己做的都是對的,一定要靜下心來自己思索分析別人說的,自己是否真的是在錯誤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這些對於我們非常重要。即使對方的態度非常惡劣,如果自己在工作上的確沒有進行正確的思考與行動,也應該很愉快地接受並改變自己。因為,忠言逆耳利於行,他們的批評使我們少犯了許多錯誤,我們應該感謝他們。
行動方案:
一個人的胸襟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就,小肚雞腸、封閉自負很容易把自己變成一隻隻能看到巴掌大天空的井底之蛙。隻有放開心胸,能把別人的意見與自己的觀點兼收並蓄的人才能成就大的事業。
但是,僅知道錯誤還不夠,還不能懶惰,不能蒙混過關,還要改正,及時從錯誤的迷宮裏走出來,行走在天高地闊的康莊大道上。平時要經常跟同事多溝通,在最早的時間內發現錯誤,改正錯誤,不斷在這個過程中尋找進步的動力,提升自己的實力。
別輕易說“不可能”
如果有一件事是你難以完成的,不要認為它對於別人也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什麼事對於人是可能的,是合乎他的本性的,那麼想來這也是你能達到的。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絕對的事情,如果有一件事看起來是你難以完成的,也請不要輕易說不可能。
舉個例子來說吧。如果當我跟你說1加1等於1,2加1等於1,3加4等於1,的時候,你信嗎?也許正常的人都會說:“這怎麼可能呢?”但是,隻要我們給這些數字加上適當的單位名稱,這就是可能的:1裏加1裏等於1公裏,2個月加1個月等於1個季度,3天加4天等於1周。
當我們遇到瓶頸的時候總是容易被“不可能”畫地為牢,停在原地無法再有突破。但事實上看似不可能的東西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沒有任何解決的可能行,關鍵在於我們是否努力去嚐試了,是否在嚐試中懂得變通地解決問題。
曾一度熱播的《大長今》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百本(即黃芪)對人有很好的藥效,幾乎所有的湯藥之中都要加入百本。早在燕山君時代,百本種子就被帶回了朝鮮,其後足足耗費了20年的時間,想盡各種辦法栽培,可是每次都化為泡影。在朝鮮種植百本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百本對朝鮮人來說非常珍貴。
長今決定要成功種植百本。在她看來,世界上沒有不可能的事。長今耥開一條壟溝,播下了百本種子。澆水之後又等了幾天,依然不見發芽的跡象。有一天,她發現種子還沒發芽,便腐爛了。撒播方式失敗後,長今又試了條播、點播。播種以後,她試過放任不管,試過輕輕蓋上一層土,也試過埋得深一點。她試過澆少量水,也試過水分充足,有時連續幾天停止澆水。肥料也都試過了,甚至澆過自己的尿。然而一切努力都沒有結果。躺在結實外殼中休眠的百本,仿佛故意嘲笑長今的種種努力,就是不肯發芽。
經曆過多次失敗後,長今開始翻閱所有關於百本與種植方麵的書。她再度嚐試在兩條溝壟之間條播,輕輕地覆蓋泥土,撒上肥料。經過不懈努力,長今終於成功地種植出了百本,將不可能的事變成了可能。
很多時候,“不可能”其實是我們自己給自己設的一個假想敵,一個不可穿越的死亡沙漠。正如彭端淑所說的那樣:“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可能”與“不可能”的分界線往往就是做與不做的區別。工作中從來就不曾有推不倒的大山,啃不動的骨頭,關鍵就在於你是否去推了,是否去啃了,是否用對了方法。
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