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公務往來的禮儀(2 / 3)

(4)誠心誠意地奉茶。我國人民習慣以茶水招待客人,在招待尊貴客人時,茶具要特別講究,倒茶有許多規矩,遞茶也有許多講究。

第四節 會客禮儀

凡身份高的人會見身份低的人稱為接見;身份低的人會見身份高的人稱為拜會。

會談是指雙方或多方就某些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問題以及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它的內容較為正式,專業性比較強。在涉外活動中,東道主大都會根據外國來訪者的身份和訪問的目的,安排相應的有關部門負責人與之進行禮節性會見。若是涉及專業問題,則需要雙方進行相應的正式會談。

現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中,工作緊張,預約通常是會見對方的確保手段,想要拜會一方,應提前將自己的姓名、職務通知對方。接到預約的一方應盡早予以答複,無故拖延,置之不理是欠妥的,是不禮貌的。如不能如期會見,應向對方解釋,會談亦如此。

同意對方要求時,可主動將會見或會談時、地、人通知對方。會見與會談地點一般都設在會客室或辦公室。

會見中座位的安排是這樣的:主人坐在左邊,主賓坐在右邊,譯員和記錄員坐在主人和主賓的後麵。雙方其他人員各自按一定的順序分別坐在左右兩側,主方為左,客方為右。座位不夠可在後排加座。

雙方會談時一般使用長方形的桌子,賓主相對而坐,各自坐在桌子的一邊,以正門為準,主人占背門一側,客人麵向正門。主人與主賓應坐在正中間,譯員坐在交談人右側,其他人按禮賓順序左右排列,記錄員可安排在後麵。有的國家把譯員也安排在後麵。

如會談桌的一端對著正門,應以進門的方向為準。右為客方,左為主方。

小範圍的會談可不擺放會談桌,按照會見時座位的排列擺放沙發即可。舉行多邊會談時,可把座位擺成圓形或正方形,使其無尊卑可言。

會見、會談座位的排列十分重要,所以要提前在現場預備好中外文的座位標簽。

主人應在會見或會談開始之前到達,可以在正門門口迎候客人,也可以在會客室的門口迎候,由工作人員負責把客人引入會客室,待賓主雙方進入會客室後,工作人員負責關好門並退出現場。若安排會見或會談的雙方合影留念,應在賓主見麵握手之後。合影完畢,主人請客人首先入座或雙方一起就座,主人不可以自己搶先坐下。會談或會見結束時,主人應將客人送至車前或門口握別,目送客人離去後再退回室內。

在會見或會談中,旁人不要隨意進出。主談人交談時,其他人員不得交頭接耳,或翻看與此無關的材料。不允許打斷他人的發言,或使用人身攻擊的語言。

第五節 迎接禮儀

迎接和送別是常見的社交禮節。在商務往來中,對於如約而來的客人,特別是貴客或遠道而來的客人,表示熱情、友好的最佳方法,就是要指派專人出麵,提前到達雙方約定的或者是適當的地點,恭候客人的到來。

若客人來自外地或海外,接待人員應專程提前趕往機場、碼頭或火車站,迎接客人的到來。對外國來訪的客人,通常應視其身份和訪問性質,以及兩國關係等因素安排相應的迎送活動,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體均應首先確定接待規格。按照國際慣例,主要負責迎送的人員通常都要同來賓的身份相當,主人身份總要與客人相差不大,同客人對口、對等為宜,也有從發展兩國關係或從當前政治需要出發,破格接待,安排較大的迎送場麵。

迎接人員應準確掌握來賓抵達的時間,提前到達機場、碼頭或車站的站台,以表示對來賓的尊重。對外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軍方領導人的來訪,通常要安排盛大的歡迎儀式,而對一般身份的個人或團體則不必如此。

如果是身份較高的客人,應事前在機場(車站、碼頭)安排好休息室、備好飲料。最好在客人到達前就把房間和乘車表告知客人。若做不到,應在客人到達後立即將住房和乘車表告訴客人,或請對方聯絡人轉達。如有必要,應指派專人按規定協助客人辦理入境手續及機(車、船)票和行李提取等事宜。在迎候地點人聲嘈雜或客人甚多,可事先準備好一塊牌子,上書“歡迎××××來訪”。也可以準備一些小旗子,這樣可以使客人一目了然,便於尋找主人。

客人抵達後,若賓主早已認識,雙方直接行見麵禮;若是初次見麵,一般由禮賓人員或我方迎候人員中身份最高者,率先將我方迎候人員按一定順序一一介紹給客人,然後再由客人中身份最高者,將客人按一定順序一一介紹給主人。若來賓係貴賓,可安排獻花儀式。賓主相互介紹後,可進入機場、港口、車站的貴賓接待室,請客人休息一會兒,也可以陪同他們直接坐專車前往住宿處。若來賓係一般身份,主人可主動幫助客人提取行李,但是不要主動要求幫助男賓拿公文包、幫助女賓拿手提包。

在迎接外賓的整個過程中,迎候人員應始終麵帶微笑,以表示歡迎之意,不要故作矜持,一語不發。

對於來自本地的客人,接待人員一般應提前在本單位住地的大門口或辦公樓下迎候客人。待客人的車輛駛近時,應麵帶微笑,揮起右臂輕輕地晃動幾下,以示“我們在此已經恭候多時了,歡迎您的光臨”之意。若來賓德高望重或是一位長者的話,接待人員則應在對方的車子停穩之後,疾步上前,為之拉開車門,並同時伸出另一隻手擋住車門的上框,以協助對方下車。在來賓下車之後,迎候人員應按照身份的高低,依次上前,與對方人員一一握手,並同時道一聲:“歡迎光臨!”或是“歡迎,歡迎!”若對方此刻到場的人員較多,則應有專人出麵,按照有關禮儀規範,為雙方人員引見、介紹。接待來賓時介紹的順序是先介紹主人,後介紹客人。若賓主雙方需要介紹的人員較多,則應依照身份的高低順序,先將己方人員的姓名、職務一一介紹給來賓,再將來賓一一介紹給己方人員。彼此見麵後,即由接待人員引導到預定的會客室。

第六節 送別禮儀

送別客人是接待工作最後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當客人告辭時,應起身與客人握手道別。對於本地客人,一般應陪同送行至本單位樓下或大門口,待客人遠去後再回單位。如果是乘車離去的客人,一般應走至車前,接待人員幫客人拉開車門,待其上車後輕輕關門,揮手道別,目送車遠去後再離開。

對於外來的客人,應提前為之預訂返程的車票、船票或機票。送別外賓,要按照迎接的規格來確定送別的規格,主要迎候人員應參加送別活動。一般情況下送行人員可前往外賓住宿處,陪同外賓一同前往機場、碼頭或車站,也可直接前往機場、碼頭或車站恭候外賓,必要時可在貴賓室與外賓稍敘友誼,或舉行專門的歡送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