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故事,很有意思。一個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為學曆最高的一個人。有一天他到單位後麵的小池塘去釣魚,正好正副所長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釣魚。他隻是微微點了點頭,這兩個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會兒,正所長放下釣竿,伸伸懶腰,蹭蹭蹭從水麵上如飛地走到對麵上廁所。博士眼睛睜得都快掉下來了。水上漂?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啊。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蹭蹭蹭地從水上漂回來了。怎麼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問,自己是博士生哪!過了一陣,副所長也站起來,走幾步,蹭蹭蹭地飄過水麵上廁所。這下子博士更是差點昏倒:不會吧,到了一個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博士生也內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牆,要到對麵廁所非得繞十分鍾的路,而回單位上又太遠,怎麼辦?博士生也不願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後,也起身往水裏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麵,我博士生不能過。隻聽“咚”的一聲,博士生栽到了水裏。兩位所長將他拉了出來,問他為什麼要下水,他問:“為什麼你們可以走過去呢?”兩所長相視一笑:“這池塘裏有兩排木樁子,由於這兩天下雨漲水正好在水麵下。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位置,所以可以踩著樁子過去。你怎麼不問一聲呢?”
學曆代表過去,隻有學習力才能代表將來。尊重有經驗的人,才能少走彎路。
與有經驗的人相處,方法也要恰當。
1.不要事無巨細都去問。有些得失利益不大的問題,最好不要去請教。畢竟自己也要培養積累處事的經驗。
2.請教時要虛心,注意力集中,否則讓人感到你是假請教,或者誤以為問題不重要。
3.毫不保留地談事情的經過或存在的問題,這樣便於他的思考與拿主意。
4.可以對他的指點提出看法,讓他進行修正。
5.把對方指點的話牢記於胸。趙子龍如果不是不折不扣地執行諸葛亮三個錦囊妙計,他是不可從吳國把沉湎於溫柔鄉的劉備救出來的。
你是朋友的一雙手
有時候,本應一帆風順,同人們的關係相處的得很和諧,但偶爾出現不正常、不順利的事也是正常的。因為,原本正常,暫時的不正常,終究要正常,就像有的女人暫時不生育,不等於他將來不生育一樣。
假如你的朋友中有人經受過一次失敗後,患得患失,辦事猶豫不決,你是不作任何客觀分析草率地批評、處分,還是給予耐心和關心,有的放矢地去開導和引導他呢?我認為,善待人者肯定會取後者。因為人的提高與進步是無數次教訓的積累,但人脆弱的神經係統最經受不起的還是失敗的打擊。
一次失敗的經曆,往往會使那些意誌薄弱者喪失振作起來的信心與勇氣,很可能從此在腦海深處將會銘刻下“我是一個失敗者”的終生定論。這時候朋友就要真誠地告訴他:對於一件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過去有過這樣的痛苦經曆,那麼現在還會有什麼兩樣呢?你最好小心再小心,往最壞的方麵打算。
你的朋友消極了,那他以後也就注定會是個失敗者。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那些意誌薄弱者在學會堅強的同時,為他的失敗實施“冷處理”。幫他們尋找一個台階,一個借口,讓他們覺得自己尚未失敗,隻是在某方麵受挫,小小的不成功而已。
古人說,為朋友可以兩肋插刀。法製社會,兩肋插刀大可不必了,但朋友何嚐不是你的一雙手呢?有了朋友的支持,你的事業會比沒有朋友支持的人,更有條件。
單說朋友之間的幫助和支持,可以包括三個方麵:情感支持、知識支持和生活支持。
◎情感支持
就拿抑鬱問題來說吧,主要讓抑鬱的朋友知道你在真心關心他,並不是因為朋友的抑鬱而關心他,而是因為他是你的朋友,你本來就關心他。可以多聽他講,理解他。
◎知識支持
就是要用一些精辟的心理學知識或生活智慧幫助朋友形成新的看法,形成積極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