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附錄 論胡雪岩的成敗(2 / 3)

要想成為一個有大成就的人必須有這樣的大自信。要有立誌在我、謀事在我、事在人為因而成事也在我的自信,有大自信才會有大誌向,才可能有大成功。這是一方麵,與此相聯係的,除立誌自信之外,還要有認準方向就不避艱難、鍥而不舍地幹下去的決心和毅力。換句話說,也就是做事要有恒心,要有韌性。任何事要麼不做,看準了,決定做而且開始做了,就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做下去,一定要做出個樣子來。這也是一個渴望有大成功的人必備的素質之一。

胡雪岩就特別看重這一點。太平軍攻占杭州,杭州城裏什麼都變過了,惟有更夫老周沒變,無論杭州被太平軍攻占之前,還是被太平軍占領期間,抑或是最後被朝廷收複,更夫老周都是每夜按時打更,從沒有間斷過一天。更夫老周讓胡雪岩在戰亂剛過重返故裏的第一夜,就聽到了“篤,篤,鏜!篤,篤,鏜!”的梆鑼之聲,久曆戰亂,剛剛平複,還都是兵荒馬亂的樣子,這“篤,篤,鏜!篤,篤,鏜!”的太平時世的聲音,帶給人的無疑是一種安定、恬適、振奮,使胡雪岩也為之肅然動容。當他了解了老周的情況之後,不禁連聲讚歎:“難得!真難得!”且當即決定把老周收到自己的門下,並委以重任,用他的話說,是要“借重”老周,請他來幫自己的忙。在胡雪岩看來,如老周這樣,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一本正經做自己的事情的人,就是一個不同於一般的“了不起”的人。他認為,“世界上很多事,本來就用不著有才幹的人去做,平常人也能做,隻看你是不是肯做,是不是一本正經地去做。能夠這樣,就是個了不起的人。”

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就他個人的心理素質來說,自信總是必不可少的。其實,一個商人具有的所謂自立門戶的意識,開疆拓土的氣魄,乃至敢於刀頭舔血的膽量,都源自他的自信,堅信自己能夠憑著自己的能力自立起自己的門戶,開拓出一片自己的疆土的自信。西方有一種說法,叫做一個認為自己不可能獲得成功的人,他一定會選擇一條失敗的路走下去。這說法真的是很有些道理的。

一個希望獲得成功的人,必須建立起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獲得成功的自信。一個希望獲得大成功的人,必須有大自信。古往今來,凡是想成大事、能成大事者,都有大自信,所謂“當今之世,舍我其誰”,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所謂“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所謂“會當水擊三千裏,自信人生二百年”——這些名言展示的都是有大成就者的豪邁胸懷。

當然,我們並不能以為隻要有了自信就一定能夠成功,有大自信就必定有大成功。能不能真正獲得成功,確實還需要許多方麵的條件,比如主體是否真正具備能成就大功的能力,比如是否具備某種必不可少的成就一番事業的客觀情勢,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地利、天時或時勢、機遇。但是,不可否認,有沒有相信自己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自信,無論如何也是一個人能否成就一番事業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

常言道,自信方能自強。能自信,才能有知難而進的鬥爭勇氣,才能有臨淵不驚、臨危不懼的英雄本色。說到底,一個人的自信心,實際上是他能為某個高遠的人生目標發憤忘食、奮力拚搏的內在支撐。我們可以做一個假設,如果胡雪岩當初沒有我們已經看到的那份自信,他也許根本就不會想到自己也能開錢莊,那他哪裏還會有後來的巨大的成功呢?

當然,做生意的確是要有才幹的,但是比較而言,腳踏實地、實實在在、鍥而不舍地去做,實際上更加重要。道理很簡單,立誌在人、謀事在人、成事在人最終還是事在人為,在於自己能充滿自信的一步一步努力去做。成天在那裏做黃金夢、做老板夢,成天隻是躺在床上謀劃如何去賺大錢,卻不願意去品嚐創業的艱難和辛酸,或者淺嚐輒止、遇難即退,盡做些半途而廢的事情,要想賺錢也隻能是白日做夢。哪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縱覽古今,沒有一個成功的商人不是在艱難困苦中憑著一股鍥而不舍的韌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一步一步幹出來的,例如很多人都知道香港愛國商人李嘉誠就曾經做過很長時間的穿行於大街小巷推銷商品的推銷員,“金利來”的老板曾憲梓創業之初也曾不辭辛勞出入於大小商店,為推銷自己生產的領帶向人陪盡笑臉,也嚐盡了別人的冷眼。

對於該幹的事情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持幹下去的人,確實是了不起的人;而看準了的事,隻要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充滿自信堅持不懈地幹下去,就一定有可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