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強強合作,致勝之道(1 / 2)

按理說,大家幹的都是同行生意,絕對存在著競爭,但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隻有同行聯手這招可行。

中國有句俗話說:孤掌難鳴。本義是指靠匹夫之勇,很難成就大事。誠然,辦企業,搞經營,需要自力更生,也是為業之道。但是個體力量與群體力量相比總是很小的、有限的。如果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有選擇的借助外界的力量,形成合力、為我所用,那麼競爭實力就會倍增,抵抗經營風險的能力就會倍增。

胡雪岩經商多年,自然是深諳此道,並經常運用這一謀略。他知道雖然彼此存在著競爭,但為了共同的利益,大家是可以走在一起的。畢竟對於一個商人來說,利益是應放在第一位,如果雙方合作可以謀得更大的利益,何樂而不為呢?芽例如他開錢莊時,官府曾發行一種官票。胡雪岩經過仔細思索後覺得官票可以收購,但阜康一家錢莊畢竟勢單力孤。於是由阜康帶頭,與他的競爭對手,也是他的同行——杭州大大小小幾十家錢莊合作,支持官府發行的官票,此舉果然收到奇效,阜康由於率先認購官票,得到了朝廷的嘉獎,並將投放於“江南大營”的軍餉存進了阜康。

還有胡雪岩聯合其它絲行囤絲,逼洋商抬價一事。其實當時胡雪岩手中的生絲存貨並不多,不足以要挾洋商在價格上妥協。於是胡雪岩聯合潮州的其它絲行。聯手將生絲囤積,拒不出售,隻等洋商抬價。按理說,大家幹的都是同行生意,絕對存在著競爭,但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隻有同行聯手這招可行。此時如有一方將貨售出,那麼所有計劃就將失敗。最後,大家的聯手抵製出售取得了預期的效果,洋商被迫將價抬到了胡雪岩可以接受的價格,胡雪岩和他的同行一同大賺了一筆。

中國有另一句俗語:同行是冤家。這句話指出了同行之間存在著激烈競爭,但卻沒有看到同行也有合作的可能性,胡雪岩正是與其同行合作,才謀取了重大的利益,所以說“同行是冤家”這一提法不可不說是狹隘偏頗了。

特別是在當今之際,世界經濟體係正由分裂趨於重新組合,世界市場也正由割裂走向統一。這個大趨勢使眾多國家及眾多企業開始醒悟到,企業隻有對生產要素在更高範圍內直到全世界進行選擇,才能使資源得到最佳配置。任何一個企業,不論是參與國內競爭,還是參與市場競爭,光靠單槍匹馬是不行的,都需要尋求夥伴謀求合作。從競爭中尋求合作,合作起來參與競爭,這已經成為當代市場競爭的一大特色。

日本東芝公司總裁佐藤斷言:“在世界範圍內,不會出現一家公司獨霸某一技術領域和某一商務範疇的局麵了。任何一家有進取精神的高科技公司,在今天都離不開戰略合作,因為技術已經高度尖端化,市場已經高度複合化,你不可能再指望憑自己的力量能控製整個生產流程。”目前,已經沒有人會再懷疑這斷言的正確性了。

他所領導的東芝公司就是按照他所倡導的實行戰略聯合的部署,由一家小公司一躍成為生產發電設備、家用電器、電腦軟件的世界一流企業。

東芝公司為了進入世界高技術市場領域,他們先後與世界電子產業界巨頭美國通用電器公司、蘋果電腦公司、摩托羅拉公司、德國西門子公司等企業進行聯手合作。其合作範圍不僅包括生產和轉售電子產品而且每年還相互斥資達數十億美元用於產品的更新換代和技術更新及新技術的開發,從而不斷研製和開發無人能匹敵的新產品。例如,創建與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合作建立的半導體工廠,僅五年就確立了在大規模記憶芯片行業世界領先廠商的地位;又如,他們與美國EM公司合作的便攜式電腦彩色方薄型顯示器僅用了三年時間,就成為世界第二大供應商。

尋求合作,不僅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特別是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更需要尋求合作夥伴,共同進行國際市場開拓。我國的一些企業在參加國際市場競爭中,往往注意不到這一點,不僅經常是獨來獨往,孤軍作戰;而且經常將內爭延伸到外頭,讓外國人占盡了便宜,自己人卻吃了大虧。這方麵的教訓太深刻了。而目前國外一些企業在進軍國際市場時,都已經非常注意尋求與同類產品生產企業的合作,出於一個共同目標而緊密聯合起來,協同一致地去開發國際市場,憑著整體實力以求競爭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