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強強合作,致勝之道(2 / 2)

日本農產品市場向來是很難攻克的鐵板一塊,盛產馬鈴薯的美國為打開日本市場,盡管眾多馬鈴薯經銷商在國內市場連年戰爭紛飛,爭鬥得不可開交,但出於進軍日本市場這一共同目標,便自覺自願地聯合起來,共同研討方案,統一營銷策略,聯合采取進攻行動。他們組織陣容強大的遊說集團,督促美國政府運用外交手段,使日本政府放寬馬鈴薯進口限製。同時他們還聯手把日本著名的《讀賣新聞》的廣告版麵全部買下,持續不斷地刊登廣告。並在日本市場份額的占有上協調一致,實行利益均沾。從而,把鐵板一塊的日本農產品市場打開了一條口子。

今天,日本消費者吃的馬鈴薯大多自美國進口。試想,如果美國馬鈴薯經銷商們隻顧爭來鬥去,不去尋求合作,而是單個出擊孤軍奮戰,甚至把“內戰”的火焰燒到日本市場,恐怕很難在進軍日本市場中有所建樹,即使攻了進去,也很難站穩腳跟,取得令人滿意的經營效果。所以,企業競爭在市場競爭中要謀求與競爭對手的合作、而且還要善於與過去舊怨未了的競爭對手謀求合作。隻要這種合作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利益均沾的基礎之上的,那麼就應該摒棄前嫌,攜手合作。

有一個意味深長的宗教故事:有一個人被帶去參觀天堂和地獄。他先去看了地獄,發現這裏所有人都坐在酒桌旁邊,而桌上擺滿了各式的美味佳肴。然而,這些人卻一個個都餓得皮包骨頭,因為每個人的左臂都捆著一把叉,右臂上都捆著一把刀,刀叉都有四尺長,這對於他們各自來說,刀叉顯然是太長了一些,而他們又不能挪動,故而盡管食物就在手邊但他們什麼也吃不好,隻好挨餓。

他又去了天堂,看到這裏也是酒桌旁邊都坐著人,這些人臂上也捆著四尺長的刀叉,但這裏的人卻都吃得很好,而且很快樂。這是為什麼呢?這人發現了答案,原來天堂裏的人,每個人都在喂自己對麵的人,他自己也被對麵的人喂著,因而幫助他人,結果也幫助了自己。而地獄裏的人隻是試圖喂自己,結果他們隻好挨餓。

企業采取以聯合製勝的策略時,如果隻注意與利益相關的企業合作,而忽視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合作。不管市場形勢如何變化,也不論自身實力強弱,一個念頭隻想把對手擠出競爭,並為之血戰到底,即使對方破產倒閉了,自己也免不了元氣大傷。

其實,在市場競爭中對立的雙方,並非一定要拚個你死我活,應該是既有競爭,也要有合作,甚至有些時候,合作比競爭更重要。企業在競爭中謀求與競爭對手的合作,常常能夠取得一榮俱榮、共同發展的結果。

正如一個古老的比喻,幾個人分餅吃,是為了多爭一點兒而打得不可開交,還是大家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把餅做得盡量大一些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曾有人這樣說中國人,說中國人彼此之間像是打麻將,既防下家,又要堵上家。又說一個中國人是條龍,幾個中國人在一起便全變成蟲。而一個日本人是條蟲,幾個日本人在一起便變成龍。說的便是中國人之間沒有合作精神,難怪另有這樣的說法: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