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感恩——照耀心靈的太陽,人生幸福的源泉(2)(3 / 3)

一個北大學生讀完這個寓言說:“你給別人一拳,別人會還你一腳;你給別人一巴掌,別人會還你一個耳光。同樣,你給別人一個煩惱,別人也會還你一個煩惱;反之,你使你周圍的人快樂了,周圍個個對你對笑臉相迎,豈不讓你更快樂?你使你的朋友同事快樂了,朋友同事人人見你如春風拂麵,給你的何止是一個快樂?你送出的都是快樂,那麼每天包圍著你的,到處回贈給你的,也是這不盡的快樂……”

台灣《商業周刊》刊登了一篇主題文章《開啟你的快樂腦》,詳細告訴了人們如何獲得快樂。文中引用了心理學大師塞利格曼在《真實的快樂》一書中的詩:

假如你想快樂

一個小時,就去睡個午覺

一整天,就去釣魚

一個月,就去結婚

一整年,就去繼承一筆遺產

一輩子,就去幫助別人

無論是什麼人,他們快樂的秘方,都是給別人幫助,給別人快樂。想想我們不是沒有東西,而是你有沒有想過你有什麼。雖然沒有改變世界的能力,但是有調整自己的力量。

兩個老頭,陰差陽錯住進了同一家醫院的同一間病房。一個是百萬富翁,一個是汽車修理工。兩人如此地不同,富翁有錢,修理工沒有;修理工有親人,而富翁沒有。但相同的地方是,他們在同一天知道了自己的死期,他們同樣沒有多長時間的活頭了。修理工給自己列了一個遺願清單,盡管那都是些看起來很微小很瑣碎的事,比如幫助一個陌生人,看看無與倫比美麗的風景等等,已經陷於絕望中的富翁發覺這是一個好主意,於是他們結伴出發,完全沒有了往日身份與地位上的芥蒂,一同快樂地去做清單上那些沒有做但要在死之前要做的事情。他們跳了傘,賽了車,去了世界各地,回來的時候一個變得更像個丈夫,一個變得更像個父親。幸運的是,清單在他們生命結束的時候完成了,所以生命完滿的時候他們都感到很快樂。

傳說當靈魂見到上帝,上帝會問兩個問題,你在生命中得到過快樂嗎?你可曾在你的生命裏把快樂帶給過別人?似乎這是影片的主旨,他要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在於你在生命中得到快樂。這當然包括很多,快樂不僅是指你所認為的快樂,還在於讓別人快樂,這也是為什麼遺願清單的第二條就是幫助一個陌生人。不用等到死,不妨現在就問問自己,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繼續下去,如果是否定的那麼就想點辦法吧。

其實,快樂並不難。發現生活的意義,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給別人快樂讓自己心樂。

如果把人際關係比喻為人生所必須踏波逐浪的河流,那麼人就應該是在水麵上揚帆的船,而不是攔在河流中的礁石去阻擋別人的前進。再頑固的礁石即使能讓人無奈地搖頭,也總有一天會被別人群起而攻之,或者被憤怒的炸藥炸個粉碎。還是俗語說得好:“與人為善”。你給別人笑臉,別人也會報答給你笑臉,人際關係如同在銀行存錢賺取利息,要想收到回報,必須先存入本金,而且存入越多,回報便越豐厚。

有一位北大學生說:“人這一生都在尋覓。尋覓相知的朋友,尋覓相親的愛人。有些溫暖是別人給予的,但同樣也要自己真誠付出。兩個人可以撐起一把大傘,風大雨大,一路同行。這樣會溫暖很多。”

人生苦短,我們沒有必要也沒有時間去痛苦,去圓絕望了的夢;當我們被愛的時候,我們希望得到的是幸福快樂而不是負擔,我們不要浪費時間、青春。當我們去愛的時候,我們就要千方百計給予他人幸福,雖然有時候達到的不是我們預期的效果,但隻要不給他人過多的負擔,不是悲傷的包袱,我們就能安心,我們就會幸福和快樂。正如一個北大學生的網絡日誌所言:

摘一朵玫瑰,送給你,留給我滿身的馨香;

折一隻小船,送給你,留給我滿心的希望;

斟一杯美酒,送給你,留給我滿屋的醇香;

發一條短信,送給你,留給我滿眼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