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感恩——照耀心靈的太陽,人生幸福的源泉(2)(2 / 3)

警察太太看到瘦弱的司機太太,心裏非常難過,一種同情心油然而生,她決定取消所有的賠償費,也取消查封房子。司機太太要把保險費送給她,她很誠懇地說:“這些錢你留作安家用吧!”

一念心轉,化仇為愛。如果世人時時保有這份愛心,人生就必然沒有怨恨,並且能展現溫馨的人性光輝。

佛說:“無人不怨,有情皆孽。”既然人生注定無法完美,愛情難免會有缺憾,何不把那愛那人儲存進心的最深處?記憶的極點,或許就是遺忘的起點。敢愛,就要敢失,就要敢忘。失去的,就讓他去得更遠些;淡忘的,就讓它忘得更快些。

今生不長,何不清空仇恨的回收站,讓我們從容麵對?往事不再,何不捂住昨日的傷口,讓我們靜靜懷念?幸福不多,何不拚湊情感的碎片,讓我們永遠忠於愛心。心念種種,苦樂入禪。紅塵中,除了溫暖,別的什麼都不重要。當腳步讓我們進入了遠方,唯一不能忘記的是生命裏純粹的堅守,無可替代的貼心,那一抹愛和希望的燈火。不論,你曾坐在人生的哪一節車廂,看到的是花園還是荒野,不論,你錯過了多少最初的美麗,喪失了多少不期然的緣分,幽深的時光,終將會因為溫情相望,盡顯平淡之中的妖嬈和褪色之後的明媚。

送人快樂,加倍快樂

快樂是人生的主題。生活在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裏,想想每天都迎接溫暖的陽光,暢飲甘甜的泉水,欣賞美麗的風景,傾聽鳥兒歡快的叫聲,享受親朋好友的問候,人生還有什麼不快樂的呢?當這樣的快樂每天都洋溢在臉上的時候,實際上我們也把快樂傳遞給了別人,而收到這樣快樂的人馬上就會回報給我們相同的快樂。一個快樂轉眼間就變成更多的快樂。難怪北大學者說:“送人快樂,加倍快樂。送人悲傷,加倍悲傷。做一個送人快樂的人而不是送人悲傷的人,每天就會隻收到快樂而沒有悲傷,這樣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每個人都很偶然地匆匆來到了這個世界上,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光陰可以揮霍,在這短短的幾十年裏,生活並不因為艱難煩惱就賞賜給我們更多的時間,生活也不因為順心如意就扣除我們更多的時間,愁苦皺眉是24小時,快樂無比也是24小時,何必要讓自己總是陷於愁苦之中呢?我們會愛,會被愛;我們會痛苦,會讓人痛苦。但隻要我們能夠放下痛苦,追求快樂,那麼整個世界就會其樂融融。

印度哲人奧修在《生命的真意》一書中寫道:“每一樣東西都依賴其他東西。當你看著一朵玫瑰花的時候,你感到快樂——你的快樂是玫瑰花創造的。科學家已經證明,當你快樂的時候,玫瑰花也感到快樂……如果你愛玫瑰花,它就會長得更快,它就會開出更大的花來,因為有人在關心它,在愛它,在看它;如果沒有人愛它,它就不會快樂,也不會開出這麼大的花朵。”

世界上的萬物都是相互依賴的,生命的整體都是相互依存的。你使它快樂,它也會使你快樂。如果你能用心欣賞一朵鮮花,精心嗬護它,而不去隨意損毀它,在你苦悶煩惱時,它就會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溫馨;如果你能讓一株小草快樂成長,而不去隨意踐踏它,在滿目枯黃時,它將為你送去一抹翠生的新綠;如果你能使一條小溪歡快流淌,而不去隨意玷汙它,在你口幹舌燥時,它將為你送來一捧純潔潤喉的清爽;如果你能使一株大樹快樂,而不去隨意砍伐它,在驕陽似火炎炎烈日下,它將為你送去一片濃濃的陰涼。

不僅世上萬物相互依賴,在人的社會中,千千萬萬個人也是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的。“人”字是互相支撐的結構,把快樂撒向他人,同樣也會收獲一片明媚春光;反之,送人怨恨就像為了逮一隻耗子而不惜燒毀自己的房子,最後是兩敗俱傷的代價。

有一個寓言故事發人深省:在一片大森林裏,低矮的灌木和挺拔的青鬆一起生存。本來大家在一片土地上生長,彼此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立足的土壤,可時間長了,低矮的灌木看見高大的鬆樹心裏很不是滋味,恨不得有一把野火把眼前的一切燒得幹幹淨淨。一次,一個農夫在灌木麵前燒荒,灌木趕緊對農夫說:“你把森林也點燃吧,我恨這一切。”農夫也巴不得把森林燒了,他有更多的土地耕種。於是,農夫放了一把火,森林頃刻便烈火熊熊。農夫還來不及逃走,就被燒死在大火中,灌木也被燒為一堆黑灰,而高大的鬆樹隻被燒去低處的樹枝,軀幹損傷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