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心態——直麵自我的風範,無欲則剛的境界(5)(3 / 3)

功高蓋主,主必壓之;才高過人,人必傾之。沒有人能夠容忍身邊有個處處顯強於自己的人。所以,出自北大這個中國第一學府的學生更容易受到這方麵的排斥,如果不注意收斂自己的聰明而處處逞能好強,不僅在同事中無法立足,也會成為領導的“眼中釘”。掌握好這樣的做人哲學,對於拓展未來的成功之路何等重要啊。

藏起鋒芒,穩步前進

北大學者們很早就認識到,作為中國最高學府,從這裏畢業的北大人都是一本讓別人讀不透的書,他們聰明絕頂,才華橫溢,個性突出,意氣風發,心裏無不洋溢著匡扶天下、一展鴻途的美好希望。在北大精英遍地的環境裏,也許還體現不出他們的優勢來,而一旦步入社會,他們的智慧、能力、才華都會很快凸顯出來,猶如羊群裏站著一隻駱駝,成為眾目睽睽的焦點。盡管他們可以接受任何工作的挑戰,也有能力完成別人難以完成的工作,但畢竟他們的社會閱曆還很膚淺,思想也還比較單純,棱角分明、鋒芒畢露的“書生意氣”將成為他們步入社會的一把“雙刃劍”。一方麵,銳利的刀鋒會傷及過慣了不緊不慢、無憂無惱生活的人們;另一方麵,也會反過來使自己成為眾矢之的。北大學者教導學生,北大的培育可以使學生生出棱角,讓自己羽翼豐滿起來。離開校園融入社會中去,學生們卻必須學會收擾自己的棱角,隱藏起自己的鋒芒。刺蝟伸出刺可以保護自己,而書生伸出“刺”卻隻能紮傷自己。

老子是個大智者,但他從不表現自己,並勸告世人不要太愛表現自己。因為,顯山露水,出盡風頭,帶來的往往是無窮的後患。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張揚自己的才能,不吹噓自己的功績。不爭的事實說明,隱藏自己的鋒芒是多麼的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成敗的關鍵。鋒芒太盛,人人都會覺得不舒服,日久天長就會感覺受到了鋒芒的威脅,必然產生除之而後快的想法。就算容忍了鋒芒,心裏也會非常憎惡,使鋒芒畢露的人出現人脈關係危機,直到影響到事業的健康發展。

北大教授用了兩個故事,告誡學生們不要年輕氣盛,顯露鋒芒,而處處碰壁。要想適應社會,必須學會隱藏鋒芒,愛顯擺自己沒有絲毫好處可言,金子就算埋在土裏也是散發光澤的,事業的成功不在一時一刻的出風頭、露棱角上。在人人都能做好的事情上顯示自己的本事,不僅不會受人稱道,反而會落下“能力也不過如此”的壞印象。鋒芒在最關鍵、最緊要的時候再展露出來,那時人們才會敬佩你的過人之處。如果不合時宜地拿出來炫耀一番,把別人都比得黯然無光,那麼,最終吃虧的肯定是自己。

春秋時期,楚莊王非常信任才華出眾的孫叔敖,先後三次給他極高的權力和豐厚的物質待遇,讓他擔任出國令尹承擔出使別國的重任,孫叔敖盡心盡力,每次都出色完成了出使重任,保護了楚國的利益。然而,位高權重的孫叔敖卻深知自己正處於鋒尖浪穀中,隨時都可能遭受滅頂之災,於是,他想盡辦法隱藏自己的鋒芒,極盡可能地向楚莊王推薦其他大臣,使他們都得到相應展示的機會,得到楚莊王的賞識。

楚莊王不解孫叔敖的用意,就問他:“難道你嫌我給你的賞賜還少嗎?”孫叔敖誠懇地回答說:“我的爵位已經夠高的了,官位也已經不能再高了,俸祿已經花不完了。如果我還不滿足,我就該受到老天爺的懲罰了。我認為,並不是別人的才華比我差,而是莊王您未發現他們罷了。經常讓我承擔重任,別人就沒有機會了,這樣久了,都會對我產生怨恨。所以,我的爵位越高,我的態度就越是謙恭卑順;官職越大,我就越發小心謹慎用權;俸祿越豐厚,我施給別人的財物就越多。”楚莊王讚賞他的做法,說:“楚國人團結一致,是因為有你這樣甘願當配角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