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進取——褪去理想的光環,燃燒青春的燦爛(1)(2 / 3)

在北大學會挑戰,就是學會了受用一生的不敗哲學!

挑戰是一種追求,一種信念,一種無畏,一種越過冷漠荒原後看到生命綠洲的快樂。因為挑戰,任何一條路都有可能;因為挑戰,你的潛能會被無限激發,你會驚喜地發現你竟如此的優秀。如果不去挑戰,雖然避免了失敗,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機會。跌倒一千次,第一千零一次仍能微笑著站起來的人,生活永遠難不倒他。也許奔流卻掀不起波浪,也許攀援卻達不到頂峰,但我們毫無怨言,因為挑戰過,人生無悔。

挑戰就像一縷風,你若坦然麵對,它就會輕風陣陣,徐徐而去。你若是畏頭畏尾,它則是狂風萬裏;挑戰就像一朵玫瑰,你若用心欣賞,它就芬芳無限,你若肆意輕視,它就滿身帶刺怒目而視。

挑戰是一種力量,它向人們展示出它的強大,激發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潛能和鬥誌;它又是一種精神,時時鞭策著你,讓你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還有很多事情等待你去戰勝。它將精神力量轉化為物質力量,將虛幻轉化為現實,將一切不可能的事情變得可能。

挑戰是一把錘子,為勇敢的人服務,能助其一臂之力,而對於懦弱的人,它隻會壓在其胸口,令人無法喘息。

人不可以相信命運,必須有勇氣麵對挑戰。為了實現理想與目標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有時收獲的成果不能與付出成正比。殘酷的事實會給人留下抹不去的陰影,為此,你可能垂頭喪氣、一蹶不振。但這能證明什麼呢?什麼也不能。那麼,為何不振作精神,瀟瀟灑灑地去麵對,去進行再一次的挑戰呢?失敗並不等於輸,你仍是生命的贏家!現在,你準備好迎接挑戰了嗎?

給發熱的頭腦衝衝涼

時常給發熱的頭腦衝衝涼,是北大教授們教導學生的好方法。因為在北大,許多學生隻要稍作努力,學業成就就會發生很大的進步。這樣也常會使一些學生沾沾自喜,使他們的優越感不斷膨脹,以至於飄飄然起來。給發熱的頭腦衝衝涼,就會立即使他們理智下來,認識到眼前競爭和長遠競爭的現實性和殘酷性,讓他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情緒和自滿傾向。

北大教授發現,潑冷水的教導方法有些時候也是特別有效的,能夠立即止住上升的自滿情緒,就如揚湯止沸一樣,麵對一鍋已經沸騰的鮮湯,如繼續加火升溫,很快就會使鮮湯變成幹鍋。而如果及時加入涼水,就會馬上止住沸騰的湯鍋。對於北大學生而言,他們都早已聽慣了讚美之聲,習以為常的讚美之言猶如不痛不癢的平常之語,幾乎起不到任何的鼓勵作用。而及時嚴厲的冷語相告,卻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北大教授朱自清曾這樣對學生說道:“我們不僅需要原諒別人,更需要批評自己,時時讓自己的頭腦保持清醒,特別是在取得了一點成績的時候,絕不能有自以為了不起的感覺,以為世界上誰也不如自己,而是要不斷地給自己潑冷水,讓心靈喝到清涼的泉水,給發熱的頭腦降溫。這樣才能在成功之後,經得起時間的沉澱和等待。”

有一位北大教授給學生講起了“美國之父”華盛頓“把咖啡倒入碟子裏”的故事:美國建國之初,傑弗遜曾經請教華盛頓,為什麼要同意國會成立一個第二議院,也就是說參議院。華盛頓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問他,“你為什麼要把咖啡倒進碟子裏呢?”

“為了讓它涼下來。”傑弗遜答。

“同樣,我們把立法倒入參議院的碟子裏,也是要讓它涼下來。”

這正是問題的精妙所在。美國的開國者就是要讓兩院形成“高溫冷卻”的機製,同時也給了國會冷卻政府主張的機會。

同樣的設計還體現在聽證製度上。無論是聯邦還是在地方,甚至隻是一所學校、一個社區,但凡涉及民眾的利益或者僅僅是個人的重要利益,都會有規模不同的聽證會出現。這樣可以使決策者冷靜,讓各方麵都有充分的表達意見和建議的時間和空間,避免出現明顯有失公正或者傷害民眾利益的事情“輕易”發生。

“碟子”不僅保護端咖啡的人不被燙傷,也使得喝咖啡的人變得從容。咖啡在合適的時間進口,也使得咖啡本身實現了價值。

北大的一位博士生導師在談及方法論時說道:“當你不知道該做什麼時,就什麼也別做。”的確,忙得喧騰熱鬧的人們,需要在心理上先來衝個涼,讓頭腦降降溫,在冷靜的思考中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增強對各種生活潮流的洞察力。為此,不妨抽出點時間去大自然找個安靜的地方走走,看看山巒,看看大海,看看寂寥的星空,此時你將領悟到原來那發熱的頭腦確實需要冷靜了,所忙碌的隻是一種根基不牢、耐力不足的人生盲動,一種缺乏有力理智調控的自我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