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越感是一種自我滿足的情感。優越感使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成為阻礙人生成功的絆腳石。像打掃衛生一樣把優越感打掃幹淨,就可以清清爽爽而沒有任何負擔和羈絆地去追求偉大的人生,享受蕩滌心扉的成功。
邁進北大等於邁進了挑戰
北大就是一艘巨大的“挑戰者號”航空母艦,它承載著中國最尖端的科學,最前沿的理論。每個能邁進北大的學生都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先天優越感,這種優越感來自於他們自身較高的頭腦素質和較強的心理素質,北大給這些最優秀的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最優秀的學子也未必一定會成為最優秀的成功者,人們對北大學生寄予了最大的期望,整個社會都在翹首以待,這樣期望讓北大學生承受著難以想象的壓力。這種不來自於自身,而是來自於家庭、來自於社會的巨大壓力對每個北大人來說都是一種巨大挑戰。邁進北大等於邁進了挑戰。
北大不乏優秀人才,每個邁進北大的學子都是聰慧的高才生。沒有聰明的頭腦就很難邁進北大的校門。麵對來自四麵八方的高才生,挑戰也相應而生,能不能成為強者,能不能學有所成,能不能掌握到最前沿的科學理論,對每個學子來說都是未知數,大家站到了相同的命運起跑線上。每一個理想的實現都意味著一次嚴峻的挑戰,北大學子必須麵對,他們沒有退路。更重要的是,他們必須勝利。一次失敗了,再來一次,跌倒了就從原地爬起來,繼續麵對挑戰。隻有這樣,才能最終實現偉大的理想。
北大教授告訴學生:人生充滿了挑戰,任何一次挑戰都是一次機遇,迎接挑戰就沒有什麼不可以戰勝的,隻要你抱有堅定的信念,永不妥協,永不低頭。隻要有一個信念,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持著,並朝著那個方向努力,這樣,成功就隻是時間上的問題了,才會有一種精神動力支撐著你去贏取勝利。否則,就像一位帶兵打仗的將軍,本身就不對勝利抱任何希望,還硬著頭皮上陣,結果可想而知,可能還未等到雙方交兵,便已被對方的氣勢擊潰。
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雖然不是北大學生,但他卻用自己的經曆一次又一次地在北大演講了挑戰自我,終獲成功的經曆。
李陽讀大學的時候,英語成績一塌糊塗,尤其是聽力和口語。
有一次,李陽被老師叫起來回答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李陽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可是他卻難以用英語口語表達出來。於是他用中文說:“我可以寫出來給你看嗎?”同學們都哄堂大笑。英語課上說中文是對老師很不禮貌的行為。老師生氣地說:“這麼簡單的句子都答不上來,你還算個大學生嗎?”接著老師又轉過身去對同學們說:“如果你們不好好學習口語就會像李陽這樣。”
“就會像李陽這樣”,這句話深深地傷害了李陽。從那時起,他就下定決心,非要把口語練好不可!
於是,他每天早晨都堅持到學校後麵的小山上去練習口語。他練習的時候,不是說,而是大聲喊出來,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的嘴裏竟然含著石頭。李陽是這樣認為的,口語不好,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膽子小,不敢說;二是發音不準,說出來別人也聽不清楚。喊英語,能練膽子;含石子,能練發音。
就這樣,李陽堅持不懈地練口語,風雨無阻。遇見熟人,也不怕別人恥笑,即使別人罵他瘋子,他也不在乎。他認定了這樣做一定會成功。
3個月後,奇跡出現了,李陽不僅能流利地回答出英語老師的問題,甚至還為老師糾正部分錯誤的發音。今天,李陽瘋狂英語早已是英語學習產品當中最響亮的一塊牌子。他的瘋狂英語給了無數學子學好英語的希望與信心。
李陽的經曆告訴人們,挑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挑戰的勇氣。命運不是天注定的,沒有人敢斷言你的失敗與否,關鍵是看你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去迎接挑戰。如果連這點勇氣都沒有的話,這已經證明了你的失敗。
美麗的花兒,是挑戰生存環境並戰勝風雨的強者,因此才有了人們的驚羨!
茂盛的竹林,是挑戰冰雹阻擊嚴寒的勝者,因此才有了人們的感歎!
在人生的道路上,挑戰無處不在,小到一道小題,大到科學研究,這一切一切都在你的左右,如何提升自己,豐富自己,將會成為你生活的重點,希望你能夠把握現在,迎接挑戰。這樣,相信成功將伴你前行。記住:挑戰無處不在!
人生的道路上,想成功,就要挑戰,就要有勇氣去麵對身邊的每一件事,懷著必勝的信念,哪怕前麵困難重重,我們也應該持之以恒,頑強拚搏。即使是失敗了,也沒有什麼好遺憾的,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從頭再來,相信成功一定會屬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