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閃爍,卻夜夜點綴美好穹蒼;
我們所享有的永遠是今天。
也許所有的日子都不輕鬆,
也許所有的負重都不甜美,
可是我們並沒有竭盡付出,
於是讓後悔占領了心胸,
於是讓遺憾充盈了靈魂。
時間沒有輪回,
歲月也不會再生,
讓擁有的今天沒有無奈,
就必須不再留戀昨天!
感歎過去就是在蹉跎時光,
北大給了我起程遠航的動力,
不必為失去的而遺憾,
讓自戀的情緒滾蛋吧,
奮鬥今天,希望之火才能越燒越旺!
自戀者總是留戀昨天,自戀者又總是回避今天。這首詩真實客觀地反映了許多臨近畢業學生的一種心態。許多學生可能都會有相同的感受,而且許多學生也隻有到了畢業之時才會回憶起求學的曆程,當他回憶曾經的歲月時,就會產生無窮無盡的悔意,因為在求學中自己並沒有把心思全部用於學業上,沒有兌現曾經有過的宏圖大誌,轉眼之間就使求學歲月蹉跎而逝。回頭再看走過的時光,許多學生才感到,其實自己就是活在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的自戀當中。經常性的自我讚美,自我欣賞,樂於高估自己及自己的智慧,自大自負,對他人卻抱以排斥或蔑視,對外部世界缺乏興趣,而極端關注自身。正是這種自戀的傾向,使自己產生了排他的性格特征,以至於不能接受新事物,使自己陷於止步不前的可怕境地。
自戀者總是用已有的成績驕人,在驕傲中陶醉和滿足,而麵對眼前的事物卻總是缺乏足夠的興趣和激情,不願意作任何努力。他們不是通過檢查反省認清現實,而是通過逃避使現實符合主觀妄想,其沾沾自喜、自我滿足的態度導致自我封閉和不思進取。當代美國最著名的心理治療大師斯科特·派克認為,漫無節製的自戀容易使人喪失鬥誌,是心理與心靈疾病的主要前兆。
北大教授告訴學生,在北大繁重的學業麵前,曾經很優秀的學生如果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或者在北大的環境裏出現了許許多多遠遠勝於他、遠優秀於他的學生,他的自尊心就容易遭到嚴重傷害,如果以自己現有的能力無法改變局麵,難於忍受又不得不忍受,就容易把自己想象成厲害人物,在幻想中戰勝困難,打倒對方,挽回麵子,贏得稱讚和羨慕。一旦形成習慣,天天這樣幻想,在幻想中沉醉不可自拔,就跌進了自戀的泥潭。一個人一旦陷進自戀的泥潭是非常可怕的,它使人的心靈發生扭曲,讓人沉淪和沒落,靠過去的成功來滿足虛榮心,最終就會一事無成。
還是前麵那首詩寫得好:“讓自戀的情緒滾蛋吧,奮鬥今天,希望之火就會越燃越旺!”自戀是精神能量的禁錮。人的精神能量、生命力本來時時刻刻處在與外界不停的交流溝通之中,可以自由滲透世界萬物。如果我們的心靈能夠欣賞、領略大自然的美景,能夠告誡自我要想獲取偉大的成功,就必須腳踏實地地去奮鬥,用自強不息的精神求得進步,我們就能取得成功。
生命力從來都不會甘於寂寞,它總是尋求充分的表現,把自己與對象合為一體。生命力的具體表現形式,既與一個人的天賦有關,也受環境、社會的製約,受文化教育的影響。在正常情況下,人是充滿好奇的,他生機勃勃地與外物相互交流溝通,投身於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發展出種類繁多的興趣愛好。北大的學生都是生命力強盛的傑出代表,他們承載著時代的希望,擔負家庭甚至民族的未來。激起對新事物的熱情,產生不竭的追求動力才是一個北大學子應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