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自強——奠定人生的基石,擔當生命的責任(3)(2 / 3)

教授還告訴學生,自卑是危險的。它會迷茫你的雙眼,讓你看不清自己的能力,認識不到自己的長處。克服自卑就應該是不要失去信心,不斷嚐試,也許改變就在下一次。

路是人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築師。隻有自己不斷添磚加石,才會讓自己的建築更高更漂亮。唯有這樣,自己定位的人生坐標才會有實際意義。否則,自卑和怯懦的心態就像一個無限增長的心理黑洞,必然會使你止步不前,甚至讓你的人生失重,導向無所作為的深淵,不用說建高樓大廈,就算是個小土屋,也永遠都堆不起來。

每個人的生長環境都不盡相同,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更是在所難免,你有你的長處,他有他的短處,何必拿自己的不足比別人的長處呢?泰然自若地走自己的路,朝向自己的目標邁進,還有什麼可自卑和怯懦的呢?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和定位決定著我們的未來之路。北大教授反複告訴學生們說,裁判自己命運的法官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隻要征服了自己的自卑和怯懦,就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你前行的腳步,就沒有不能被征服的高山和大河。既然每個人都不是偶然地來到塵世的,都有長成一座高山而非縮成一顆沙粒的願望與目的,那麼每個人都要努力發揮自己的才能,才能達成所願。

北大就是你捧起來的金碗,懷揣著這樣的金碗卻不懂得開發它的價值才是最可悲的。有那麼多人在背後支持著你,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你的生活便不會孤單。為了實現自我,為了不辜負他們的期望,必須把自卑和怯懦甩出校外,義無反顧地去行動,這樣才會讓自己的價值呈正數遞增。

自戀不如自強,北大的日記裏沒有昨天

優秀的人更容易自戀,容易自我陶醉和自我滿足,他們總是覺得自己是最優秀的,沒有人能夠與他們相比,他們也總是留戀曾有過的輝煌,因而也總是夢想重溫過去的舊夢,重新得到過去的成功。北大的學生中不乏強烈的自戀者,因為他們確實非常的優秀,他們有自戀的資本。他們都曾當過老師眼裏的尖子生,學校裏的大紅人,因而有的學生在剛入北大校園時,就會因過去的風光而沾沾自喜,卻忽略了眼下的競爭形勢,沒能及時從過去的美夢中清醒過來,以為到了北大就該吃過去的老本了。這種自戀傾向影響了一些學生的心態和成功的腳步。

還有一種流傳北大多年的說法:“無狂不北大”,似乎“狂”是北大的重要特征。這也難怪,滿心憋著“幹大事”的北大學子很愛陶醉於別人和自己營造的精神氣質中,熱愛宏觀、張揚個性、藐視權威或世俗的東西,迷戀於摧枯拉朽、大砍大殺的批判,淋漓酣暢,激情飛揚。生活在北大就像生活在一個神話之中,即便是發一篇小隨筆、聽一次學術報告,甚至是到未名湖邊散個步,都無不充滿了一種神聖和崇高之感。

北大教授告訴學生,北大的厚重文化底蘊總是在容舊納新中積累著,而且總是一年更比一年深厚和博大,北大的文化是麵向未來的文化,而不是留戀過去的文化,北大的日記裏永遠沒有昨天。同樣,作為北大人也是如此,昨天再輝煌也是過去時,一個人的昨天再成功也隻能代表了過去,不能代表現在和未來。過去的成功會麻醉一個人的心理,如果一個人過於自戀,就會在現在和未來中失去鬥誌,因為沉淪於過去的成就而變得平庸起來,直到成為一個缺乏成功激情和奮鬥精神的懶漢。

一名北大學生在畢業時寫下這樣一首《不再留戀昨天》的詩,他這樣寫道:

流星劃過夜空,燦爛隻有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