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考進北大的學生都是頭腦聰明、才華橫溢的精英。邁進北大之前,幾乎他們每個人都有過令人羨慕的輝煌經曆,或是出類拔萃的學科尖子生,或是叱吒風雲的高中學生會幹部,他們在那個不全部優秀的高中班裏,曾經麵對的是一雙雙又羨慕又嫉妒的眼神,聽到的是各種順心順耳的讚美之辭,因為他們在這個小群體裏實在是太優秀了,他們在自己的學業生活上注定充滿了明媚的陽光。但是進入北大卻不同了。在北大校園裏,在北大的每個專業裏,幾乎每個人都那麼優秀,在這樣處處是精英的學習環境裏,曾經有過的自豪感蕩然無存,突然之間就沒有了讚美之聲,沒有了羨慕的眼神,與身邊的精英比起來,似乎自己變得一無是處了,失落感悄然而至,伴隨失落感而來的就是強烈的自卑。自卑使一些學生感到不能適應北大的生活,甚至有些人不能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給美好的人生蒙上了一層退之不去的陰影。
北大的學者和講師們總是把去除自卑和怯懦當成重要的一堂課講給邁入北大的新生聽,告訴他們,自卑是自強的敵人,也是自強的動力。讓自卑占領了身心,那麼它就會成為左右你行動的敵人,讓你一無所成;讓自卑變成了圖強的勇氣,那麼它就會消退於無形之中,使你不斷獲得進步。自卑不應該是北大學生的心態,怯懦不應該是北大學生的行為。每個邁進北大的學生首先需要調整的就是自己的心態,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裏,無論麵對怎樣殘酷的競爭形勢,你隻需做最好的自己,做自己該做的,學自己該學的,發揮自己應該發揮的能量,那麼你依然是最優秀的人才。在北大是這樣,在人生的每個階段也應該是這樣,這才是一個真正值得讚賞的精英。
北大校長司徒雷登先生曾給學生講了拿破侖教導士兵不要自卑的故事:有一次,一個騎兵奉命給拿破侖送情報,一路上快馬加鞭,在快到拿破侖指揮部的時候,馬猛地跌了一跤,就再也沒有站起來,被活活累死了。接到情報後,拿破侖立即回信,並讓那名士兵騎著他的戰馬盡快把信送回去。
看到這匹高大英俊的戰馬,士兵說:“這是統帥的馬,我一個普通士兵不配騎這麼好的戰馬。”
拿破侖則說:“法蘭西的士兵可以享有任何東西!”
拿破侖的話讓士兵信心倍增,他騎上高大的戰馬急馳而去,迅速完成了任務。
北大的校園裏也有類似法國士兵的人,他們以為,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都是給那些特殊人物準備的,而自己太普通了,不是特殊人物。正是因為有了這樣自卑的心理,所以他們才處處縮手縮腳,這樣的人怎麼會取得偉大的成就呢?
有人做過一項統計,走出北大的學生中98%的人獲得了巨大的人生成功。北大教授也會常以此引以為榮,用此激勵學生。他們分析後得出結論,之所以北大人能夠有這麼高的成功率,就在於他們在北大受到了去除自卑與怯懦的良好教育,使他們能夠在麵對任何的競爭都能坦然自若,都能冷靜地分析,大膽地行動,而不是讓自卑與怯懦嚇退腳步。自卑是人生最大的障礙,每個人都必須成功跨越這道障礙才能達到人生的巔峰。自卑就像一個完美蘋果裏的蛀蟲,不知不覺就會蛀空甘甜的果肉,讓你的人格發生扭曲,成為你走向成功的絆腳石,成為你獲得快樂的攔路虎。
北大社會係一位教授曾帶幾名頗自卑的學生去動物園看大象,大象周圍有許多矮矮的木樁,學生的腦子裏就產生了疑問:“教授,這麼大的象,有著無窮的力氣,隻要捎一抬腳就可以掙斷這細細的鏈子。但它為什麼不逃跑呢?”教授告訴他們:“這頭象很小的時候就來到這裏,當時就用這小木樁、矮棚圈著它,它當時很想掙斷鏈子跑出去,可是由於力氣小,每次都失敗了,於是就失去了掙脫鏈子的信心。盡管它一天天長大了,但它不知道現在自己有很大的力量,用力掙一下,就能逃出來。它不敢這樣想,當然也就不會這樣去做,因而隻好永遠被鎖在這裏,老死在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