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書信

立法不難,行法為難。凡立一法,總須實實行之,且常常行之。

——曾國藩書信

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曾國藩家書

名位與聲譽

大約凡作大官,處安榮之境,即時時有可危可辱之道,古人所謂富貴常蹈危機也。

——曾國藩書信

凡居官不可有清名,若名清而實不清,尤為造物所怒。

——曾國藩家書

居官四敗,曰:昏惰任下者敗,傲狠妄為者敗,貪鄙無忌者敗,反複多詐者敗。

——曾國藩筆記

常守“花未全開月未圓滿”之戒,不稍涉驕矜之氣,則名位日隆矣。

——曾國藩家書

就吾之所見,多教數人,因取人之所長,還攻吾短。

——曾國藩筆記

蓋天下之理,滿則招損,亢則有海,日中則昃,月盈則虧,至當不易之理也。

——曾國藩家書

“勞、謙”二字受用無窮,勞所以戒惰也,謙所以戒傲也。

——曾國藩日記

謙抑之道,小事須力戒爭勝之心,痛自懲艾。

——曾國藩日記

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禍。

——曾國藩日記

襟懷資宏大,世俗之功名得失須看得略平談些。

——曾國藩日記

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將,俱要好師、好友、好榜樣。

——曾國藩日記

勤政與清廉

勤政是居官首務。

——曾國藩日記

勤奮之道,精力雖止八分,卻要用到十分,權勢雖有十分,隻可使出五分。

——曾國藩日記

勤之道有五:一曰身勤。險遠之路,身往驗之;艱苦之境,身親嚐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詳細察看;接一文,必反複審閱。三曰手勤。易棄之物,隨手收拾;易誌之事,隨筆記載。四曰口勤。待同僚,則互相規勸;待下屬,則再三訓導。五曰心勤。精誠所至,金石亦開;苦思所積,鬼神亦通。五者皆到,無不盡之職矣。

——曾國藩《勸誡淺語十六條》

大約勤字、誠字、公字、厚字,皆吾輩之根本,刻不可忘。

——曾國藩書信

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身到者,如吏則親驗命盜案,親查鄉裏;治軍則親巡營壘,親冒矢石是也。心到者,凡事苦心剖析,大條理,小條理,始條理,終條理,先要擘得開,後要括得攏是也。眼到者,著意看人,認真看公牘是也。手到者,於人之短長,事之關鍵,隨筆寫記,以備遺忘是也。口到者,於使人之事,警眾之辭,既有公文,又不憚再三苦口叮嚀是也。

——曾國藩書信

居官以不要錢為本。

——曾國藩日記

以做官發財為可恥,以宦囊積金遺子孫為可羞可恨。

——曾國藩日記

食能止饑,飲能止渴,畏能止禍,足能止貪。

——曾國藩日記

為官儉,則以儉養廉,局高不敗。

——曾國藩日記

清、勤、慎,為居官三鑒。

——曾國藩書信

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欽,到處人皆敬重。

——曾國藩書信

禍咎之來,本難逆料。然誰不貪財,不取巧,不沽名,不驕盈,四者究可彌縫一二。

——曾國藩家書

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

——曾國藩書信

愛才與用人

初非預定之品,要以衡材不拘一格;論事不求苛細,無因寸朽而棄達抱,無施數罟以失巨鱗。

——曾國藩書信

中興在乎得人,不在乎得地。

——曾國藩日記

細思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並重。得人不外四事:廣收、慎用、勤教、嚴繩。

——曾國藩書信

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滿意之選不可得,故且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曾國藩書信

英才乃製勝之本。

——曾國藩書信

餘所見將才傑出者極少,但有誌氣,即可予以美名而獎成之。

——曾國藩家書

天下之事理人才,為吾輩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弗存一自是之見。

——曾國藩書信

凡將才有四大端: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覘敵情,三曰臨陣膽識,四曰營務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