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欲稍有至就,須從有恒二字下手。
——曾國藩家書
步步前進,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計算遠近而徒長籲短歎也。
——曾國藩家書
多作與多寫
藝成以多作多寫為要,亦須自辟門徑,不依傍古人格式。
——曾國藩日記
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四字,每日不可缺一。
——曾國藩家書
讀書記性平常,此不足慮。所慮者,第一怕無恒,第二怕隨筆點過一遍,並未看得明白,此卻是大病。
——曾國藩家書
天下事皆須沉潛為已之,乃有所成,道藝一世。
——曾國藩日記
至作文,則所以浦此心之靈機也。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如泉在地,不鑿汲則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則不成令器。
——曾國藩書信
凡詩文欲求雄奇矯變,總須用意有超群離俗之想,乃能脫出恒蹊。
——曾國藩家書
有氣則有勢,有識則有度,有情則有韻,有趣則有味,古人絕好文字,大約於此四者之中,必有一長。
——曾國藩家書
文章與品味
作文有崢嶸雄快之氣,則業進矣。
——曾國藩家書
意盡則止,辭足則止。
——曾國藩家書
日內心沾滯於詩,明知詩文以積久勃發為佳,無取乎強索,乃思之不得,百事俱廢,是所謂溺心者也,戒之。
——曾國藩日記
文章之道,以氣象光明俊偉為最難而可貴。
——曾國藩讀書錄
文章之道,分陽剛之美、陰柔之美二種。大抵陽剛者,氣勢浩瀚;陰柔者,韻味深美。浩瀚者,噴薄出之;深美者,吞吐而出之。
——曾國藩日記
不朽之文,必自襟度遠大、思慮精微始也。
——曾國藩讀書錄
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文以引聲,聲亦足以引文。循環互發,油然不能自已,庶漸漸可入佳境。
——曾國藩日記
讀書與教養
實者,不說大話,不務虛名,不行駕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偽之習。
——曾國藩家書
好譽者,常謗人;市恩者,常奪人。其傾危一也。
——曾國藩日記
凡人一身,隻有“遷善改過”四字可靠;凡人一家,隻有“修德讀書”四字可靠。
——曾國藩家書
禍福由天主之,善惡由人主之。由天主者無可如何,隻得聽之。由人主之,盡得一分算一分,撐得一日算一日。
——曾國藩家書
吾輩在自修處求強則可,在勝人處求強則不可。 ——曾國藩家書
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
——曾國藩家書
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常用則細,不用則粗。
——曾國藩家書
處毀譽要識有量,今之學者反有向上底,見世所譽而趨之,見世所毀而避之,隻譽我而喜,聞毀我而怒,隻是量不廣,真善真惡在我,毀譽與我分毫無幹。
——曾國藩日記
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曾國藩家書
少剛勁之氣,須用一番工夫,切莫把天分自棄了。
——曾國藩家書
戒奢要從苗頭開始,而不是等待以成習慣再行改變,那就是極為困難了。
——曾國藩家書
總要養得有胸次博大活潑,此後更當有長進也。
——曾國藩家書
決不可存苟且心,決不可做偷薄事,決不可學輕狂態,決不可做憊賴人。
——曾國藩家書
大凡人之自詡智識,多由閱曆太少。
——曾國藩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