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學會無所謂一點,你會活得更謙厚(3)(1 / 3)

他的確開的是輛老寶馬車,朋友左右看看說:“二手?看來很好哇!馬力也足!”

“是呀!”他大笑了起來,“舊車有什麼不好?就好像我太太,前麵嫁個廣州人,又嫁個上海人,還在演藝圈20年,大大小小的場麵見多了。現在老了,收了心,沒有以前的嬌氣、浮華氣了,卻做得一手好菜,又懂得做家務。說老實話,現在真是她最完美的時候,反而被我遇上了,我真是幸運呀!”

“你說得挺有道理的!”朋友陷入沉思。

他拍著方向盤,繼續說:“其實想想我自己,我完美嗎?我還不是千瘡百孔,有過許多往事、許多荒唐,正因為我們都走過了這些,所以兩人都變得成熟,都懂得忍讓,都彼此珍惜。這種不完美,正是一種完美啊!”

正因為這位男士能夠承認自己的不完美,他才不苛求愛人的完美,結果兩個有瑕疵的人才能湊到一起,組成一個幸福的家庭。從某種意義上看,人就是生活在對與錯、善與惡,完美與缺陷的現實中,我們既然能從自己非常優秀與完美的現實中受益,為什麼就不能從自己的缺陷中受益呢?

我們應該明白有缺陷並不是一件壞事,那些自認為自身條件已經足夠好以至於無可挑剔、不必改變現狀的人往往缺乏進取心,缺少超越自我追求成功的意誌;相反,承認自己的缺陷,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卻可以使我們處在一種清醒的狀態,遇事也容易做出最理智的判斷。

在人世間,人是注定要與“缺陷”相伴,而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既是對生活現實的承認,也是對自己的了解和認識,它會使你更能理智的生活。

聽聽不同意見又如何

如果自己是位領導者,為使自己所製定的管理決策更符合現實,需要聽聽屬下的聲音,而不應把聽屬下的意見看作是自己的無能。

假如下屬對你的方案沒有異議,並不能證明此項提案就是完美無缺的,也許別人隻是不好意思當麵批評你而已。這時做領導的切不可沾沾自喜,而應該盡量鼓勵別人發表不同的意見。

對此,領導者要學會用無所謂的態度做好下麵的兩項工作:

一是放棄自信的語氣和神態,多用疑問句,少用肯定式。不要讓人覺得你已然成竹在胸,說出來征求意見不過是形式而已。

二是自己挑選一些薄弱環節暴露給人看,把自己設想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點告訴別人,引導別人提出不同的意見。

隻有集合多方麵的意見,不斷改進自己,才能使自己更上一層樓。

良好的相處,往往不是相互忍耐而得到的,在很多時候,反而是爭吵的結果。

要注意的是,當你在下屬的不同意見中選擇一種用時,切記不要傷害未被選用意見那部分人的自尊心。首先應該肯定他們的辛苦是有價值的,其次要以最委婉的方式說明不采用意見的原因。不要讓持不同意見的下屬有勝利者和失敗者的感覺,不要讓他們之間產生隔閡和敵意。

若能妥善處理好這些問題,反對之聲不僅不是領導者的禍水,相反,或許還是領導者的福音。

聽不到意見,管理人員何以盡職?某些管理人員,對於別人提出的意見總是步步設防,似乎接受意見就是承認自己無知,暴露自己的不足。

某些更為武斷的管理人員則幹脆“拒忠告於門外”。在做出任何答複時都擺出一副傲慢的神態,似乎自己無所不知。如果你鬥膽對他們提出意見,他們會搖頭、皺眉並打斷你。

但當組織機構有所變動,或者新領導上任時,那些抵製忠告的管理人員通常會遭到應得的懲罰。

優秀的決策者本身也善於關注細節,而且樂於接受他人意見,博采眾長。如果不能提供意見,他也會向你提議能獲取意見的地方。他的忠告總是為了幫助別人,或是解決問題,或是改進工作。

諸如此類,他提出意見的動機總是高尚的,而絕不是帶有其他目的。

現實生活中你會看到某些優秀的決策者拉著某人的胳膊,溫和地勸告他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中信口開河;或者當某人進辦公室要他簽字時,他會說:“坐下吧,我們談談,我想給你提些建議……”

另一方麵,優秀的決策者總是接受來自各方麵的意見,部下的、同事的或經理的。如果對需要做出的決定不是很明確,他會尋求別人的建議:“張先生,也許你能給我提些意見。如果處在我的地位,你將怎麼周全地處理這個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