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無論做什麼事,均有不得不增加的傾向。其實,隻要減省某些部分,大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倘若這裏也想插一手,那裏也要兼顧,就不得不動腦筋,過度地使用智慧,容易產生奸邪欺詐。所以,隻要凡事稍微減省些,便能回複本來的人性,即藏鋒而靜,返璞歸真。
所以,人千萬不要為欲望所驅使。心靈一旦為欲望侵蝕,就無法超脫紅塵,而為欲望所吞滅。隻有降低欲望,在現實中追求人生的目的,才會活得快樂。
任何人的一生總會有不遇的時期,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會有和預期相反的結果。長此以往,任何人都不免產生悲觀情緒。然而,人生並不僅有這種不遇的時候。當雲散日出時,前途自然光明無量。所以,凡事必須耐心地等待時機的來臨,不必驚慌失措。相反,在境遇順利的時候,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成功;可是總有一天,不幸的時刻會悄然來臨,因此,即使在春風得意之時也不要得意忘形,應該謹慎小心地活著。身處順境要藏鋒,身處逆境也要藏鋒,這才是聰明人所應采取的生活態度。
放低姿態並不表明自己低下
人生在世,不盡如人意的事情人人都會碰到。比如:有些需要放下身段才辦成的事情如果隻是固執地、一味地以強硬的態度去麵對,隻會讓事情落空。有時候,需要我們暫時的退卻以麵對現實。
雖然敢於碰硬是一種壯舉,但胳膊擰不過大腿時,盲目碰硬就是愚蠢。如果硬要拿雞蛋去碰石頭,隻能是無謂的犧牲。這時,就需要用另一種方法來迎接生活——適時低頭。
在一條東西走向的峽穀上,南坡長滿了鬆、柏、女貞等樹,而北坡隻有雪鬆。造成這種景象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北坡的雪總是比南坡的雪下得大,當雪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雪鬆那富有彈性的樹枝就會向下彎曲,直到雪從枝上滑落。這樣反複地積,反複地落,雪鬆完好無損。其他的樹因無此本領,便無法在北坡存活。
非洲的大沙漠中有一種叫艾米的小花,天生一花四色,美麗異常,但是,每一次花開卻要等待4年的漫長花期。在惡劣的環境中,它隻能低頭,默默地收起自己的枝葉,將根深深地紮於泥土中,積蓄力量,為的就是那鮮花綻放的一刻。對於艾米花,低頭——不是屈服,而是另一種無形的抗爭。
我們從小所接受的教育是“永不低頭”、“永不言敗”,否則你就是懦夫。可事實並非如此,有時候,適當的低頭,是一種處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生活中,我們隻有保持該低頭時就低頭,才會在人際網中自如地穿梭。其實,“學會低頭”是一種人生智慧。
低頭不是妥協,而是戰勝困難的理智忍讓;低頭不是倒下,而是為了更好更堅定地站立。該低頭時就低頭,調整一下目標,改變一下思路,就能巧妙地穿過人生荊棘,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無限風光。
漫漫人生路,總有一扇扇需要我們低頭側身才能踏過的小門,總有一道道需要我們忍痛堅持才能越過的坎坷,總有一段段需要我們默默奮鬥才能渡過的時期。
韓信雖有過胯下之辱,但相對於以後的楚王位置相比,“胯下之辱”豈不是無所謂的嗎?
退一步海闊天空。懂得暫時退卻,養精蓄銳,等待時機重新籌劃,這時再進便會更快、更好、更有力。有時候,不刻意追求反而更容易得到,追求得太迫切、太執著反而隻能白白增添煩惱。以柔克剛,以退為進,這種曲線的生存方式,有時比直線的方式更有成效。
一個人雖然不能沒有自己做人的準則,但一味“方正”,不會“圓通”,該“低頭”的時候不能“委屈”求全,就不能進退自如而陷入被動。隻有硬度而沒有彈性和韌性的鋼材稱不上好鋼;負重前進的車輪,必須是圓形,還得加上潤滑劑。我們在為人處世上倘若過於“有棱有角”,直來直去,凡事沒有變通的餘地,一味的剛強,一味的強撐,隻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甚至犧牲。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有時遇到人生路上的坎坷,我們其實不必昂首挺胸,自己去撞得頭破血流,稍稍低一低頭,彎一彎腰,側身就過去了。這一低頭,一彎腰,一側身,不是一味的屈服於強權,不是一味的逆來順受,不是一味的懦弱無能,而是另一種大智慧,大胸懷,大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