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桀驁不馴的也大有人在:屈原投身汨羅江,布魯諾烈火焚身,哥白尼遭受迫害……他們是勇士,更是可以造福人類,促進社會發展的人。試想,如果在坎坷麵前,他們低下了自己高傲的頭,渡過了難關,那麼,他們不是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實現自身更多的價值嗎?
麵對外界的壓力,我們要盡力去承受,當承受不了的時候,暫時彎曲一下。能屈能伸,剛柔相濟,在低頭中積蓄自己的力量,在彎腰時鼓足自己的勁頭,在側身時想好前行的道路,一旦過了這道坎兒,我們便可大步流星的向前行,去追逐自己的人生,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在生活中曆練過的人,都能了解,謙虛往往被看成軟弱。這種生活態度與其說是軟弱,不如說是嚐遍人世辛酸之後一種必然的成熟。那些昂然高論不以為然的人,對這個問題,乃至人生的認識顯然有限,因而表現出來的,隻是一種無知的強勁,一種似強實弱的強。真正的智慧,屬於謙遜的人。
魯迅說過,謙受益,滿招損!學會去適應,去包容,成功不是示威,而是示弱!如果我們想活得更瀟灑、更愜意,就讓我們都做一株撒哈拉大沙漠中的艾米花,做那峽穀上的雪鬆吧!
對於傷害過自己的人,沒必要記恨他
博愛是人類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實現博愛的最大障礙就是人們不能對傷害過自己的人寬恕。一個人如果不能寬恕別人,人的內心就很容易被“恨”的感情所占據,惡和恨是世界無法和諧、無法共生的根源。惡和恨讓我們無法快樂。因而,寬恕曾傷害過我們的人會讓我們得到更多人的敬佩尊重,會讓我們得到更多的快樂。
南非著名的領袖曼德拉早年因領導反對白人種族隔離政策而被捕入獄,被囚禁在荒涼的大西洋小島羅本島長達27年,身心受到了極大摧殘。曼德拉被關在總集中營的一個“鋅皮房”裏,白天打石頭,有時還要下到冰冷的海水中撈海帶。由於是政治要犯,平時有三個看守看管他,他們對他並不友好,總是尋找各種理由虐待他。
1990年,曼德拉被“無罪”釋放,1991年,他當選為南非曆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然而在就職典禮上,曼德拉的一個舉動則震驚了全世界。儀式開始後,曼德拉先是起身致辭,歡迎來賓,並依次介紹了親臨現場的各國政要。然後,他平靜地說:“能接待這麼多尊貴的客人,我深感榮幸!使我最高興的是,當初在羅本島監獄看守我的三名獄警也能到場。”隨即他邀請他們起身,並把他們介紹給大家,年邁的曼德拉還恭敬地向曾關押他的三位看守致敬。曼德拉的這一舉動令在場的所有人肅然起敬,也使全世界的人們為他的博大胸襟和寬容精神所感動。
當時在場的美國第一夫人希拉裏也深受感動。由於受白水案牽連並不時遭受媒體攻擊,希拉裏內心一直處於困惑和痛苦之中。她問曼德拉,如何在激流險壑、風雲變幻的政治鬥爭中,保持一顆博大、寬容的心,曼德拉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以自己獲釋出獄當天的感受回答她說:“當我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
曼德拉還告訴希拉裏,感恩與寬容經常是源自痛苦和磨難,必須以極大的毅力來訓練。他年輕時性子很急,在獄中學會控製情緒才活下來,他的牢獄歲月給他時間與激勵,能夠深入自己的內心,學會處理好遭遇的苦痛。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難免會發生這樣的事:有人甚至是你親密無間的朋友,無意或有意做了傷害你的事,你是寬容他,還是從此分手,或伺機報複?有句話叫做“以牙還牙”,分手或報複似乎更符合人的本能心理。但這樣做了,怨恨會越結越深,仇會越積越多,真是冤冤相報何時了。如果你在切膚之痛後,采取別人難以想像的態度,寬容對方,表現出博大的襟懷,你的形象瞬時就會高大起來,你的寬宏大量、光明磊落會使你的精神達到一個新的境界,你的人格就會折射出高尚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