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活到老,學到老。連蘇格拉底臨終的時候都說:我知道,我很無知。我們這些更加無知的人又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呢?我們要注意自己的狀態,此刻的狀態決定了下刻的命運,學習在任何時刻都不能停下來,否則自己就停止了進步。當然學習的重要內容在於培養思路和獨立判斷,不能人雲亦雲。平時,我們工作過於忙碌,與其這樣緊張忙碌,還不如片刻學習。要學會定期把自己清零,這是一種很健康的心態。
我知道,我很無知
老狐狸認為,人貴有自知之明。
在原野上飛跑的野馬通過人的馴養而成為能夠駕馭奔跑的好馬,濺到熔爐外麵的金屬最終還是被人放在模具中熔化成可用之物。如果人到了遊手好閑不思振作的地步,那麼就不會有什麼出息。所以白沙先生說:“人有很多毛病並不可恥,那些一生都找不到自己毛病的人才是令人擔心的。”這是至理名言。
人應該有一種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並沒有多大成就,知道自己其實什麼都不知道。
知道自己無知的人往往不會行為太過。他們會把握事情的分寸,會去聽取別人的意見,綜合別人的意見來決定該如何去做。他們會虛心求教,在求教的過程中讓自己不斷得到成長。正是因為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去做,所以對別人的意見會格外地看重,這樣別人會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同時也是因為自己比較無知,所以不會走極端,不會將事情辦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知道自己無知的人往往會比較注重學習,注重自己能力的提高。他們不會太相信自己的經驗,他們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往往能夠得到更大的成長。人是需要不斷學習才能成長的,蘇格拉底臨終的時候還覺得自己一無所知。
他們往往以一種虛懷若穀的精神贏得別人的尊重。在很多時候事情已經處理得很好的,但是自己並不因此而自滿,反而是反複去征求別人的意見。
正是因為有這種無知的空杯心態,所以能夠學到很多的東西,而學到的東西將是自己成長的重要基礎。有一個人去一家公司麵試,公司的領導對他說在大學裏有什麼成就。他想了想,於是用了三十多分鍾來詳細介紹自己在大學裏的成就,說完以後領導問是否還需要補充。他說沒有了。於是領導發話了,以前所有的成就都忘記吧。
人在社會中生存一定不要把自己裝得滿滿的,這樣會覺得活得很累。有個人去聽老師講課,但是他總是聽不進去,原因在於他總想表達自己的觀點,總認為老師的觀點不正確。其實很多時候,即使不同意別人的觀點,也應該尊重別人。更何況去聽人家講課,一定要有個空杯的心態,這樣才可以舀回水來。學問在於掌握,而並不是爭論或者辯論。辯論隻不過是提高思考的一種方法,並不是學問本身。
我知道,我很無知,其實質是一種忘我的精神。人們在很多時候都不能忘掉一個自己。在任何時候都想強調一下自己。開會的時候,總是想出出風頭,如果確實感覺到自己很是無知,確實感覺到自己雖然知道很多,但是今天主要是聽別人來講的話,那麼就不會毫無顧忌地信口開河了。
同時正是因為一個人比較無知,所以他無所畏懼。在他心中不會有太多的條條框框,這樣他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才能夠掌握到更多的東西。
無知也是一種很謙虛的心態。這種心態不但會尊重別人,而且不會因為自己的鋒芒而讓別人受到傷害。很多時候很多人往往表現得鋒芒畢露,他們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很有才華。其實這種愛自我表現的人不但是自己虛弱的表現,而且容易讓別人受傷。很多時候的表現並不是別人所喜歡的,人們都希望能夠和你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現在你拚命地想表現自己,反而讓人覺得難堪。
老狐狸認為,無知是一種藝術,一種以退為進的藝術。它不會傷害任何人,同時也為自己的表現找到了一個十分充足的理由。因為我不知道,所以我就不發表意見。也是因為我不知道,所以我才有希望能夠繼續聽取你們的意見。這樣自己就可以有很多的學習機會。
此刻的狀態決定了下刻的命運
老狐狸認為,此刻的狀態決定了下刻的命運。
有一個木匠在一個老板那裏幹了很長時間。有一天他覺得自己特別勞累,於是想退休。他去跟自己的老板說了他的想法。老板挽留不住他,於是,老板對木匠說:“希望你再幫我搭建最後一座房子,無論花費多少木料我都不在乎。”木匠想了想,於是答應了。
然而木匠的心思全部在回家上,完全沒有放在搭建房子上,建房子的時候也漫不經心。過了三個月房子搭建完了,表麵上很漂亮,但實際上並不耐用。
這個時候木匠來向老板辭行,老板給了他一串鑰匙,對他說:“你是我的老夥計,這麼多年多虧了你,你最後搭建的那套房子,就是打算送給你的。”
木匠聽了這話目瞪口呆,同時也後悔莫及。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自己搭建房子,從我們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在做這個工作。我們小的時候養成的各種習慣都是在給這個房子打地基。如果我們養成好的習慣,比如遵守諾言,珍惜時間,自然是把人生的地基打得更加牢靠。如果我們養成一個很是隨意的習慣,信口開河,浪費時間,那麼這個人生的地基自然很不牢靠。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都在給自己搭建房子。我們今天的種種努力,是為了明天的房子更加寬敞和亮堂,我們今天的種種放棄隻能讓明天的房子更加灰暗和狹窄。時間是永續的,人是慢慢成長的,隨著人的不斷成長,我們會發現昨天做的種種事情到了今天都有了結果。小的時候就像春天的播種,等到長大以後就會收獲。而且很顯然,播種得越早,所積蓄的力量就越強大。起點越高,以後所創造的成就就越輝煌。
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為別人而活著,而是為自己活著。今天有的人喜歡用不吃飯、離家出走甚至是自殺來威脅自己的親人,其實這和親人關係不是很大。你的生命是你自己的,不是別人的。固然你可以通過這種要挾來傷害你的親人,但是你要想想真正傷害的隻是最關心你的人,那些對你絲毫不關心的人才懶得管你死活。然而人就是很奇怪,總是喜歡為一些不值得的事情恣意去傷害最關心自己的人。這種行為令人十分寒心。
人年輕的時候,為祖國讀書,為社會讀書,這些都是後話。人首先是為自己讀書,為自己而好好活著。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隻有你自己活得好了,成功了,你才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否則幫助別人、報效祖國都隻不過是一句空話而已。人在年輕的時候就要明白自己是在給自己搭建房子,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喜惡而恣意妄為。
搭建房子最重要的是打好地基,這種地基包括以下內容。
首先,要學習知識。沒有知識在這個社會上很難生存,沒有知識就很難開闊眼界。知識是基礎,知識水平越高,將來能看到、能做到的事情就越多。知識水平越低,自己能做到、能想到的事情就越少。要學習的知識不僅包括書本上的知識,還應該包括自己感興趣的任何知識。人年輕的時候是一生中好奇心最強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一定要盡量滿足自己的求知欲望。當你發現你學到更多的知識的時候,你才知道未知的領域還很多。當你一心撲向更大的領域的時候,你會發現未知領域又增加了許多。正是這種忘我地、完全沉浸在知識海洋中的學習精神,到最後會造就一個見識不凡的人。
其次,要養成各種各樣的好習慣。在前麵已經反複說過,人很多時候都會遵從於一種習慣,各種各樣的習慣造就了一個人。其實人在處理事情、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往往是從自己的習慣出發的。一個小偷小摸的習慣日後很有可能造就一個盜賊,而一個仗勢淩人的習慣十有八九會創造一個劫匪,這是任何人都不願意看到的。在很年輕的時候必須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因為時間就是生命;要養成謙虛的習慣,因為隻有謙虛才能使人進步;要養成自尊的習慣,這樣可以培養自己的氣質。
再次,要學會與人相處,與人相處是永遠的學問。在家應與家人好好相處,在外要和他人好好相處。人在社會上究竟能有多大的成就,固然和這個人的能力有關,同時也和這個人與人相處的本領有關。所有的人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而隻有廣結善緣才能夠得到別人的最大幫助。每一個人都不是孤立的,他是這個社會的一分子,也隻是社會的一分子。因此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固然要有自我,不要成為別人,但是也不應過於自我,不要總是事事時時都脫不開一個我,總是為自己的個人利益著想,絲毫沒有考慮過別人的利益如何得到滿足。
最後,人生搭建自己的房子必須有明亮的窗戶。明亮的窗戶是指人擁有一種積極的心態,這種心態對於人生特別重要。很多成功人士,雖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他們並不開心。最快樂的文字往往是最困難的人造就的。每個人都希望成為偉人,但絕對不希望活得很不開心。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這些人往往忘記給自己一個明亮的窗戶。在他們的世界裏一片灰暗,他們對陽光的渴望格外地強烈,於是才有了那麼陽光的文字。在美國作家海倫·凱勒的筆下,世界上那麼多很是稀疏平常的景象被描述得那樣富有神采,原因是海倫·凱勒看不見。其實這些偉大的人物最後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但是他們已經沒有辦法改變,或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願意再去改變什麼。人在年輕的時候就應該立誌做一個偉大和崇高的人,同時還要注意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這是幸福的源泉。
老狐狸認為,人要善於為自己搭建房子,要保持良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