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重視自己對別人的承諾(3 / 3)

第二種許諾是針對某一種事情的許諾。別人往往說如果你做成了這件事,那麼你將獲得什麼,這種許諾比較具體。如果這種許諾是當著所有人的麵許下的,那麼實現的可能性比較大;但如果是兩個人私下商量的事情,那你就要擔心別人是在利用你了。作為一個獨立的人要學會在被利用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價值,而不要反複被利用。

第三種諾言是隨口一說,許諾者從來沒有想過要去實現它,而被許諾者當真了。一隻十分饑餓的狼四處尋覓食物。當它來到一家農舍時,突然聽見小孩子在哭。老太婆嚇唬小孩子說:“不要哭了,不然我馬上把你丟出去喂狼。”狼一聽,信以為真,便站在門外等著。天漸漸地黑了,狼又聽見老太婆哄那小孩說:“乖寶寶,如果有狼來,婆婆就殺了他。”狼一聽這話,一邊跑一邊說:“這老太婆怎麼說是一套,做又是一套。”很多人像這隻狼一樣,別人隨口說出了一句話,他們就當真,從來就沒有想過這隻不過是隨口說說而已。最後自己真的按照別人的意思來做了,似乎並沒有得到什麼獎勵。於是不滿的情緒便產生了。

老狐狸認為,很多時候,諾言都當不得真的,它不過是根救命稻草。

少作承諾,多做事情

老狐狸認為,為人處世,要學會少作承諾,多做事情。

這是一種與人交往的基本道理。但是生活中卻仍然有很多人違背這一道理。他們為了證明自己,為了表現自己的義氣,不惜一切向對方做出承諾,但是到最後什麼事情也沒有做成。不但自己形象受損,而且還破壞了雙方的感情。

其實,在生活中,承諾太多,容易被人認為輕狂。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的人,當別人處於困境的時候,自己挺身而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一時間讓別人將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身上,而自己確實也十分盡心盡力地為別人做事情。但是到最後始終沒有做成,別人不但沒有感到“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反而是覺得這個人過於輕狂,誤了自己的事情。

在與人交往中,固然應該注重承諾,注重對別人的信用。但是在做出承諾之前,一定要學會量力而行。這種量力而行,是需要有九分甚至是十分把握的。很多時候,即使自己很有把握能做成這個事情,但是往往因為陰差陽錯而沒有做成,讓自己下不來台。

其實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人在沒有深思熟慮,自己沒有十分把握的時候,還是對別人作出了承諾呢?原因很可能在於他們沉不住氣。他們有熱心腸,但是現實中有很多東西是自己沒有辦法逾越的,光有熱心腸遠遠不行。

少作承諾,多做事情,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把得住嘴巴,不要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而將自己說成無所不能。一旦你給自己這樣定位的時候,必然有很多人會來請你幫忙。這個時候,你不幫忙的話,有傷別人的感情;但是如果幫忙的話,你確實也幫不上。如果勉強去幫忙,把事情弄砸了,很可能會招來別人的怨恨。因此,少作承諾首先就要求不能自我吹噓。其實自我吹噓往往得到的不過是一種自我滿足罷了,在別人眼中也不過是一種自我輕狂。

少作承諾,多做事情,就要求從自己能做的事情開始做。我們如果真的想幫助別人,但是確實沒有能力幫別人解決所有的問題,我們可以不承諾他們做成什麼事情,而是幫他們解決一點問題。這樣的話,往往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和感激。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如果真想和對方成為朋友,一定要給別人一種踏實穩重的印象。這種踏實穩重,首先就在於對承諾的履行程度。如果你做的永遠比承諾的多,人家自然會更加信任你。而如果你承諾的永遠做的多,別人自然會逐漸輕視你。對比一下,如果一個人承諾了一分,做到了十分;而另一個人承諾了一百分,做到了二十分。雖然第二個人比第一個人做的要多一倍,但是第一個人更容易受到人們的歡迎,原因在於這個人做得比承諾的要多。

有的人相信,承諾是鼓勵自己前進的動力。確實很多時候,自己做出了承諾,就會鉚足了勁朝目標努力。但是很多時候,承諾何嚐不是一個緊箍咒?當你承諾越多的時候,自己被限製得也越多,肩上的擔子也越重。而當你什麼都不能實現的時候,你的信用也就隨之而破產。

一個注重承諾的人,一定很珍惜承諾,就像珍惜自己的名譽一樣。他不會把承諾當成玩笑來說,這不是因為他害怕不能實現承諾,而是他看重自己的承諾,認為它不是隨便說出來就能實現的,他的承諾是有分量的,不輕易做出來,隻要做出來,就一定要實現。

現實中,老是跟別人做承諾的人,很少實現自己的承諾,他們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承諾沒有實現,就一定要找另一個承諾來彌補,這樣將自己反複折騰,到最後什麼都沒有做成。我們對待承諾,應該像對待自己的理想一樣。如果理想是整天掛在嘴邊的,要麼就是這個理想過於簡單,根本沒有挑戰性,不成為理想;要麼就是這個理想根本沒有辦法實現,隻不過每天通過念叨來自我玩味罷了。我們一定不能將承諾整天掛在嘴邊,而應該將它放在心裏,通過自己不斷的行動來實現它。

其實,如果我們在沒有給別人任何承諾的時候,幫別人做成了很多的事情,未嚐不是一個驚喜,這種驚喜往往帶來一種感動,而這一感動往往給你帶來一生的朋友。為此,當別人請求自己幫忙的時候,自己不要滿口包票說“這個沒問題,就包在我身上”,這種承諾往往給別人很大的依賴。當時別人的壓力減輕了,但是後來承諾沒有實現,反而會誤了別人的事情。倒不妨告訴別人:“我試試吧,估計很難成。”不要讓別人對你形成很大的期望和依賴,最後你做成了,自然他會覺得你很是了不得。

老狐狸認為,人一定要學會少作承諾,多做事情。就像理想一樣,小的時候可以經常談理想,那時候年幼。等長大以後,還天天將理想掛在嘴邊,而從來不願意付諸行動,隻能被別人認為是淺薄。

自我尊重和尊重別人

老狐狸認為,人要學會自我尊重和尊重別人。要學會用一種初相識的心態去對待別人,這樣才能既尊重別人,又使得自己得到尊重。

人首先要學會尊重自己。

尊重自己在於從來不輕視自己,這是尊重別人的基礎。人們往往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別人。比如在魚的想象中鳥一定是會飛的魚。人們也會根據自己的形象來判斷別人。因此人要想尊重別人,首先就要尊重自己。即使不想尊重別人,也要尊重自己。從來都不要看輕自己,不要把自己想象得一無是處,即使其他人都認為自己不行,也絕對要認為是別人錯了,而不是自己真正不行。人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實現理想,因此就必須樹立理想。人是要理想的,沒有理想的人跟行屍走肉沒有任何區別。

尊重自己還要尊重自己對自己的承諾。樹立了理想,對自己有了一個承諾,那麼新的生活就正式開始了。在這種新的生活中,人們要對生活投入熱情,要讓生活中充滿陽光和希望。約定了今天要做的事情,今天一定要完成,明天要做的事情,明天也一定做到。這樣一天天下去,是很容易實現自己的理想的。

尊重自己還在於不自我輕賤。不要把自己看得很是卑微。即使自己確實一貧如洗,也不要如此看待。什麼叫窮人,那些沒有思想、沒有文化、沒有抱負、沒有人性的人才叫窮人,而那些雖然沒有錢但是有思想、有文化、有抱負而且通人性的人怎麼能叫窮人呢?他隻不過是沒錢,所以頂多是困住了。

尊重自己的同時還要尊重別人。尊重別人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的勞動,要對別人的勞動給予比較積極的評級,即使別人做得確實不好,但是你完全可以不說,或者說還不錯,不過有些地方可以改進。永遠都要提建設性建議,而不要提破壞性建議。一個人的勞動成果是應該被尊重的。

尊重別人還在於不輕慢別人。人一旦處於一種優勢地位,往往容易輕慢別人,殊不知任何人都是不應該被輕慢的,你和別人換個位置來思考一下,如果你處於他的那個位置,如果你得不到起碼的尊重,你心中會怎麼想。輕慢別人的人往往是自己的心中存在著種種缺陷,他要通過輕慢別人來求得自己內心的平衡。

尊重別人還在於不恣意地幹涉和打擾別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空間,在他們的空間裏,自己是自由的。他們希望得到最起碼的尊重,希望別人不要來幹涉。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想去看看別人在做什麼,我們總是想知道別人的狀態。這種幹涉別人隱私的事情還是盡量不要去做,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其實在我們的日常問話中,我們經常去詢問別人的隱私,比如打電話問別人現在在哪裏,或者問別人要去哪裏,這些都是別人的隱私,是應該尊重的。

老狐狸認為,自我尊重和尊重別人是做人的兩個基本準則,必須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