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認為,好的人緣是事業成功的助力。
承諾是一種責任
老狐狸認為,重視承諾,意味著承擔責任。一個人要實現對別人的承諾,首要的前提是這個人是個有責任感的人。隻有有責任感的人,才會重視承諾,才會去認真履行承諾。
在社會中,我們有各種各樣的身份,我們就必須履行我們這種身份所對應的承諾。
對於國家來說,我們是公民,公民的責任在於愛國,愛國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天生的對國家的承諾。
正如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所說:“我讚美目前的祖國,更要三倍地讚美它的將來。”別林斯基也認為:“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誰不屬於自己的祖國,那麼他也就不屬於人類。”其實何止他們。巴斯德說:“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凱洛夫認為:“愛國主義和其他道德情感與信念一樣,使人趨於高尚,使他愈來愈能了解並愛好真正美麗的東西,從對於美麗東西的知覺中體驗到快樂,並且用盡一切方法使美麗的東西體現在行動中。”巴甫洛夫說:“我願用我全部的生命,從事研究科學,來貢獻給生育我、培養我的祖國和人民。我無論做什麼,始終在想著,隻要我的精力允許我的話,我就要首先為我的祖國服務。”車爾尼雪夫斯基認為:“愛國主義的力量多麼偉大呀!在它麵前,人的愛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麼呢?在它麵前,人本身也算得了什麼呢?”居裏夫人說:“我們是波蘭人,當國家遭到奴役的時候,是無權離開自己的祖國的。”……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貝多菲的一段詩來作個總結:“縱使世界給我珍寶和榮譽。我也不願離開我的祖國,因為縱使我的祖國在恥辱之中,我還是喜歡,熱愛祝福我的祖國!”公民的責任就是在於愛國,永遠忠誠於自己的祖國,公民偉大與否是用他的愛國熱忱來衡量的。
對於企業來說,我們是員工。無論我們是管理者還是基層員工,我們都必須承擔各自的責任,這也是我們對自己崗位的承諾。
作為管理者,在統籌企業全局的前提下,一個基本的職責就是通過科學合理地分解責任將企業工作目標落實到崗、交代到人。向員工交代責任,不要過於草率、隨便,要善於把握時機。如果你賦予責任的當事人是參與某項工作目標的製定人,目標一經確定,就應當當著所有參與目標製定者的麵立即交代責任;如果責任人不是工作目標決策的參與者,你應根據工作目標的大小,及時地、慎重地選擇諸如當麵親自交代責任、會上當眾交代責任、與責任人簽定責任書等某種形式,讓責任人感受到你對他的信任與重視,使其從擔負責任的第一分鍾起就受到激勵。及時不僅是一種工作作風、一種效率,更是你對責任人的一種重視與信任。
企業中的每一個工作目標都是具體的,分解到每一個崗位、每一個責任人的責任也都是具體的。作為管理者,在賦予員工責任的時候,一定要明晰責任的具體事項,認真交代清楚責任內容。有些管理者在這個工作層麵上的認識往往有偏差,總以為隻要把工作任務布置下去,員工應該知道責任,沒有必要對責任內容作過多的強調。其結果,一些員工往往會因責任界限不清而草率了事,更談不上從中受到什麼激勵了。因此,管理者應該把員工分內應做的事盡可能地講清說細,伴隨對具體責任要求的表述,要注意對員工給予相應能力的肯定,以增添責任人履行責任的自信,從而鼓足工作的勇氣。同時,管理者還應該向員工交代清楚實現不了工作目標所要承擔的責任和追究的形式,給責任人必要的壓力,迫使責任人不斷提升工作的責任感。
對於社會來說,我們是社會的一分子,要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這也是我們對社會的承諾。
在台灣有這麼一所學校,學生年齡在15~18歲之間,學校沒有工人,沒有保衛,沒有大師傅,一切的必要工種都由學生自己去做。學校實行學長製,全校集合隻需3分鍾。學生見到老師七米外要敬禮。學生從來就沒有寒暑假作業,但沒有一個學生考不上大學。這就是在台灣享譽30年的以道德教育為本的忠信高級工商學校。其校長高震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學者,他曾在大陸進行過一次十分著名的演講,演講題目是天下興亡,我的責任。
很多人都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但他並不這麼看。他說:“如果今年高考每個人都額外加10分,那不等於沒加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於大家無責。‘匹夫有責’要改成‘我的責任’。”“以天下興亡為己任”是孟子的思想。禹是人,舜是人,我們也是人,他們能做到的事情,我們同樣也能做到。
做人必須樹立責任意識和思想。學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責任;國家教育辦不好,是我的責任;國家不強盛,同樣也是我的責任。隻有人人主動負責,人人都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才能夠建立和維護起比較和諧的關係,才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正因為忠信高級工商學校的學生是負責任的學生,所以才受到社會的歡迎,所以才有許多學校隻招忠信畢業的學生。
所以做人第一步就是要樹立責任意識,不要說什麼“權力,我的”,“成果,我的”,而應該學會說“責任,我的。”這是做人的第一步,也是做人的根本。
老狐狸認為,在處世過程中,我們必須重視我們的承諾。很多承諾不是我們開口說出來才算作是承諾。我們隻要處在那個位置上,我們隻要擁有那種身份,我們就是在作出相應的承諾,承諾就是明白責任,並且堅定不移地履行自己應盡的責任。隻有有責任感的人,才能有擔當精神,才能完成對社會、對群體的承諾。
不要迷信於別人的承諾
老狐狸認為,不要迷信於別人的承諾。人要培養自己的自主能力。不要過分依賴別人,太依賴別人的人往往最後無所依靠。
不要迷信任何人許下的諾言。人在貧賤的時候,為了團結別人和自己一起共同努力,往往喜歡許一些諾言,比如同生死、共富貴,又比如結義的時候,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再比如“苟富貴,勿相忘”,甚至還有很多君王對臣下許諾裂土封王等等。這些諾言雖然說得漂亮,但是沒有幾個真正實現的。
朱元璋和徐達等人結為兄弟的時候,約好同生死,共富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但是最後呢,朱元璋對這些兄弟下手的時候絲毫沒有講半點情麵,痛下殺手,而且很多都株連九族。
陳勝在沒有得誌的時候,對和他一起耕田的人許下“苟富貴,勿相忘”的諾言,其結果呢,等到陳勝富貴了以後,這些人結伴而行地去找陳勝,卻被他殺了。劉邦在奪得天下的過程中,為了團結更多的人共同反對項羽,大封異姓諸侯為王,甚至許諾永世為王。其結果呢,得了天下以後,劉邦開始大殺這些異姓王,轉而封自己的子嗣宗族為王。
其實很多人都會許諾,許諾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別人要求自己做事情的時候,往往會許諾如果做成了,會怎麼樣怎麼樣。其結果也是大多沒有兌現。雖然人無信而不立,但是很多時候,諾言是被一些人當作一種手段來籠絡人心。在他們看來,要想團結別人,就必須向他們保證將來會得到什麼。結果是有的人真的做到了,但是更多的人沒有履行自己的諾言,而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借口來替自己辯解。
別人對自己的許諾自然有用意,他的用意也是再明確不過的事實,那就是讓自己更好地工作。但千萬不要迷信別人的諾言,因為諾言聽起來都十分悅耳,但實質上往往是實現不了的。如果過於迷信這些諾言,對別人抱很高的期望,到時候諾言無法實現,自己就會十分的沮喪,而這種情緒很容易被別人觀察到,自然會讓別人對你存有戒心。倒不如一開始就不相信會實現諾言,隻是抓緊做事情,做自己覺得應該做的事情。到最後,如果諾言得以實現,固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實現,也不會過分沮喪。
據說,有一次,拿破侖視察軍隊的時候遇見了一個波蘭士兵,他問波蘭士兵想要什麼,他一定可以幫他實現。波蘭士兵說想要一條魚,拿破侖聽了一驚,然後很是爽快地命人給了他一條魚。事後,別人都嘲笑這個波蘭士兵目光短淺。為什麼不讓拿破侖解放波蘭呢?這個士兵回答說:“這個諾言太長遠,他要解放波蘭不是立刻能實現的,即使能實現,拿破侖也不會因為我的一句話而去解放波蘭。”那為什麼不讓拿破侖給你個軍官做做?別人又問。這個士兵回答說:“因為我知道我沒有能力去做軍官。即使有的話,他也不會因為我的一句話而提拔我,我還不如要一條魚,這個比較現實,今天晚上就可以兌現。”
要對諾言有基本的識別能力。其實大凡別人要求你為他做事情的時候許下的諾言無非有三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是共患難時,別人為了讓你為他幫忙,許諾將來會考慮給你一些東西。這種許諾其實就是一種空頭承諾。如果事情真的辦成了,這些東西是勞苦功高的你應該得到的。需要憂慮的是,如果真到了那麼一天,很多人會忘記了當初的許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