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 俞盛珠恢複三軸台(2 / 3)

舒禮銀哪裏聽得進,一定要連夜裝起來,好在東洋人麵前顯露顯露。他眼睛掃到那四十公斤的鉻鋼球,招呼韓熙光,意思是將其搬到那球軸承裏去。韓熙光對他說道:

這東西沒處下手使力,憑我們兩個人,恐怕難將它弄上去,更難使它就位。又不是球軸,弄進去還得再弄出來。

試試吧。

不信那就試試吧!

舒禮銀和韓熙光兩個將那鉻鋼球用紗布包了一層又一層,然後再用結實的布兜著,兩個一齊使勁,提了起來,可剛剛離了盛它的木箱子,稍一歪就滑落到地上。幸而那家夥特硬,看上去毫發無損。舒禮銀自言自語:

俞盛珠說是吃完飯就來的,八點多了,怎麼還不到?

話語剛落,汪江南卻到了。舒禮銀見來了生力軍,又來擺弄那鋼球,想將它弄到軸承裏麵去。韓熙光道告訴他們。

就這樣搬,再多兩個人怕也弄不到軸承裏麵去,需是先連箱子搬到與那軸承同等高度,挨在一齊,然後再用紗布兜著提著,旁邊人扶著穩著,慢慢移動到軸承裏去。

舒禮銀覺得有道理,照韓熙光說的辦法,三個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那球弄到了軸承之內。

時間過了九點,舒禮銀看了看表。

不早了,老韓,你回去吧,明天可以晚些來。

韓熙光看看確實不早,走出了試驗室,騎車回家。

第二天一上班,韓熙光放下東西就下到了試驗室,發現那草帽已經架了上去,與球軸連成了一體,馬、黃二位師傅在繼續安裝。小汪告訴韓熙光,昨晚他們加班到淩晨三點多。

通氣試過沒有?

試過了,重心太高太偏,一通氣就翻,我和小陶、小穆三個人扶著都穩不住,試了幾次都這樣。

那東洋人來,怕是不能通氣給他們看的了。

通氣那就出洋相了。

下午上班後果然有兩個日本人來參觀,錢述宗不在,舒禮銀介紹了單軸懸浮台後,通氣浮起來讓東洋人看了看,日本人表示鑒賞。

然後舒又介紹那三軸台,告訴日本人。

這三軸台是二十年前的設備,最近剛剛恢複,尚不能浮起來,或者說浮起來不穩定。

能作什麼用?

準備將它的重心降低,作單軸台用,用來做撓性擾動試驗。

舒禮銀告訴東洋人,日本人點點頭。

介紹完後,舒禮銀又叫小汪、小穆和俞盛珠三人成百二十度站立在那草帽邊沿,通氣試給東洋人看。

一通氣,那草帽抖動了兩下就急速一直傾斜下去,因有三個人抬著按著,沒有翻掉到地上。

通氣隻有幾秒鍾,算是讓日本人飽了一下眼福,知道中國尚有這樣一件寶貝和一堆寶貝人。

日本人走後的第二天,馬、黃二位師傅與俞盛珠將那草帽台體從球軸上卸下來,繼續安裝。小汪打電話上來。

韓老師,舒組長讓你將卡尺拿下來,他要測量加工好的台子。

韓熙光瞢了,我設計的那些東西用不著量啊。他拿著卡尺下到試驗室。隻見舒禮銀、俞盛珠和小汪、小穆圍著那草帽,馬、黃二位師傅也在。

要量什麼?

量這草帽的中心孔啊。

韓熙光這才注意到草帽已從球軸上搬了下來,當看到其中心的圓錐孔被擴成了圓柱孔時,立刻問:

我記得這中心孔是八十的錐孔,怎麼變成柱孔啦,又大了許多,誰幹的?

剛開始改造時就擴了,俞盛珠、老俞幹的。

韓熙光知是舒禮銀的主意,便對俞盛珠道:

你怎麼將中心的錐孔擴成柱孔拉,它是整個台麵體的中心孔、基準麵。將這基準麵破壞了,整個台麵的位置精度就都破壞了,旋轉就不平穩了。

舒組長叫幹的,他怕八十毫米的軸承載力不夠,讓我擴成一百毫米的。

這台麵包括所有試驗件和儀器設備充其量也不過五六百公斤,軸是豎立的,旋轉是平麵旋轉,正常情況下每分鍾不到一轉,最快也不到十轉,動載荷很小,軸怎麼能承受不了呢?再加幾倍的載荷上去也完全沒有問題。錐孔是自然緊配合,裝卸方便。你改成圓柱孔,用滑配合,易晃蕩,得用銷釘鎖住,才能被球軸帶動一起轉;用緊配合,裝卸又不方便。當初設計這個台麵體的人構思巧妙,可以裝載好多儀器設備及試驗件。又可以輕而易舉地將草帽從軸上整體取下、安上,換成其它台麵體,經過精確計算,保險係數是足夠的。

那球軸的軸孔是一百毫米柱孔,不擴孔就不匹配。

軸不都是通直的圓棍子,匹配極其簡單,球上一端為一百毫米圓柱體、緊配合,草帽一端車成錐體不就得了。

俞盛珠無言以對,卻又說道:

舒組長讓幹的。

你是學機械、搞機械的,難道不知道這中心孔是整個工件的基準麵,不知道其它加工麵是以此為基準加工的,動它就必然破壞了基準。聽說又是用銑床銑的,精度比車更低了許多。你難道不知道柱孔與錐孔的配合不是一碼事,用處不一樣,錐孔裝卸方便你知道嗎?

舒組長說,用它做的試驗不要求很高的精度。

即使沒有精度要求,也不應該降低和破壞原有的精度,更不應該自找裝卸的麻煩啊!

這草帽狀台麵體,上台麵直徑一米,厚四十毫米,上台麵下是外徑三百毫米、內徑二百上下的筒狀體,中間上端是那八十的錐孔,孔長亦八十,筒狀體長三百。筒狀體上、台麵長著四對八塊十二毫米厚梯形翅膀向下向外延伸,連著下台麵。下台麵是幾個寬三十毫米、厚十二毫米、間隔五十毫米的同心圓,最大直徑一米八,由梯形翅膀將上下台麵連成一體。另外又有寬三十毫米、厚十二毫米的與梯形翅膀等間隔的八根徑向筋連著。上下台麵相距六百毫米,整體澆鑄而成。中心錐孔錐度是一百比五。

俞盛珠沒有了言詞,韓熙光也沒有多說,放下卡尺,看著俞盛珠和馬、黃兩位師傅擺弄那草帽台體和球軸、球軸承。

錐孔改成柱孔後,需用銷釘將其鎖住。那八級鉗工真是藝高人膽大,竟一手抓住軸,一手用手電鑽在軸上打孔,用肩膀頂著,俞盛珠兩隻手死死抓住那軸的另一端。韓熙光見了,立刻警告:

你們這樣幹,太過危險了。

沒有事。

韓熙光怕分散他的注意力,沒有再言聲,欲等他打完一個孔再提醒他們。誰知大約半分鍾後,隻聽嘣一聲,那鑽頭折了,手電鑽失去支撐,一抖動,滑向黃師傅抓著軸的那隻手,在虎口著了一下。黃師傅扔下電鑽,握著左手,鮮血已然冒了出來。俞盛珠立刻放開軸,抓住黃師傅的手問:

怎麼樣?有事嗎?

還問什麼,還不趕緊到醫務室去清洗包紮。

韓熙光一說,黃金海為了寬解大家的心,連連說:

不挨事,不挨事。

但那鮮血還是從他緊按著的傷口冒了出來。在大家的催促下,俞盛珠陪著黃師傅去了醫務室。

二人去了醫務室之後,一所舒禮銀同學派來修理熱源模擬器熱板的馮天慶正有滿肚子的牢騷發不出,這下可來了機會。

工作以來還沒有見過這麼打孔的,有這麼蠻幹的嗎?有這麼設計的嘛?不靠定位麵定位置、定中心,靠墊片、靠銷釘、螺釘,那有什麼精度可言?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俞盛珠主管熱源模擬器後,熱板和冷板改用舒禮銀同學指定的廠家。驗收時熱板不合格,這馮天慶就是他同學讓廠家派來修理熱板及附件的。

一會兒,黃師傅和俞盛珠回到了試驗室,黃師傅還要繼續幹,韓熙光和舒禮銀一起製止道:

使不得!使不得!黃師傅你回去休息吧,這裏的事你不用管了。

你不用幹了,剩下的事我來做就是了。你現在不想回去就坐到走廊上抽支煙,喝口水,休息休息。我將這調一下,咱倆一起回去。

馬啟程如此說,黃金海道:

不挨事,紮得不深。

還不深,要將手掌紮透了才算深啊?

馬啟程如此一說,黃金海這才不言語。俞盛珠搬了把椅子,又給他倒上水,讓他坐在走廊上抽煙、喝水。

第二天,黃金海還是來了,眾人一見,齊道:

你怎麼不在家休息休息,還來幹什麼?

昨日晚上疼了一夜,沒有怎麼睡好,現在不怎麼痛了,好多了。在家閑待著,怪難受的,所以就來了。

還是小心為上。我看你紮的那麼深,血流的那麼多,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它感染發炎。

是啊,小心點好。

眾人也都附和著勸說黃金海。

不礙事,不礙事,不要緊。

黃金海說罷,就要幹活,眾人一起製止。

這使不得,使不得。這活兒嘛,你是無論如何不能幹的了。實在不願意回家休息,就坐在旁邊指導指導吧。

拗不過大家,黃金海在旁邊坐了下來,看著大家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