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社交禮儀個人進階(1 / 3)

)第一節 人貴自知,為人處世擺正自身位置

舉手投足間都能透露出優雅與風度

如何成功塑造自身的形象,提高個人魅力呢?關鍵一點就是提高自身的氣質。氣質絕不是注意穿著打扮就可以擁有的,它依賴於一個人豐富的內心世界,良好的品德等。隻有內在美,才能讓你在舉手投足之間都能透露出優雅與風度。

俗話說“人貴自知”,這裏的“自知”就是情商中的自我認知能力,簡單來說就是有自知之明,就是對自己的身份、處境有清醒的認識,這是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自知可以讓你清醒地麵對事態發展,自知可以讓你坦然接受別人的評價,自知還可以讓你在關鍵時刻辨明利害,避過禍端。

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最懂保身之道。攻下金陵之後,曾氏兄弟的聲望,可說是如日中天,達於極盛。曾國藩被封為一等侯爵,曾國荃被封為一等伯爵,所有湘軍大小將軍及有功人員,莫不論功封賞。當時湘軍中官居督撫位子的便有十八人,長江流域的水師,全在湘軍控製之下,曾國藩所保的人物,無不得到封賞。但樹大招風,朝廷的猜忌與朝臣的妒忌隨之而來。曾國藩說:“長江三千馬,幾天一船不張鄙之旗幟,外間疑敝處兵權過重,權力過大,蓋謂四省厘金,絡繹輸道,各處兵將,一呼百諾,其相疑者良非無因。”

頗有心計的曾國藩應對從容,馬上就采取了一個裁軍之計。他在戰事尚未結束之際,即計劃裁撤湘軍。他在兩江總督任內,便已拚命籌錢,兩年之間,已籌到550萬兩白銀。錢籌好了,辦法擬好了,戰事一結束,便即宣告裁兵。不要朝廷一文,裁兵費早以籌妥了。同治三年六月清軍攻下南京,取得勝利,七月初就開始裁兵,一月之間便裁去25000人,隨後亦略有裁遣。

常常會有從政的人說為官就學曾國藩,足見曾國藩的智慧對後世的影響。他曾告誡他的子孫,即使達到頂峰也不可得意忘形,而應時時保持謹慎。

自知之明是為人處世的一種智慧,更是情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有自知之明才能夠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很快清楚自己的處境,明白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在社交中,如果能做到自知之明,便能有效避免尷尬,從而樹立良好的社交形象。

禮儀點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處,敢於承認自己的短處的人是最勇敢的人。很多人不敢在別人麵前承認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其實,每個人都有不足,承認自己的不足也沒有什麼丟人的。相反,你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大家會認為你是個誠實的人,值得信賴,因而就會願意結交你,和你成為朋友。

)第二節 教養,無聲的自我宣傳

現代社會,我們需要走出去,我們要包裝自己,宣傳自己。談到包裝,很多人往往會在相貌和衣著上下工夫,其實,比相貌、服飾還重要的東西是教養,教養是對自己的無聲宣傳。

教養通常通過一個人的舉止言行體現出來,事實證明,比起相貌,得體的行為舉止更能吸引人。如果一個具有美貌的人表現出來的內在品質不好,我們也會對他嗤之以鼻;相反,一個人即使外表上不占優勢,可是他的行為處處讓人感到舒服,那他也是受人歡迎的。

一位先生在報紙上登了一則招聘廣告,他要雇一名勤雜工到他的辦公室做事。約有50多人聞訊前來應聘,但這位先生隻挑中了一個男孩。

“我想知道,”他的一位朋友問道,“你為何喜歡那個男孩?他既沒帶一封介紹信,也沒受任何人的推薦。”

“你錯了,”這位先生說,“他帶來許多‘介紹信’:他在門口蹭掉了鞋上的土,進門後隨手關上了門,說明他做事小心仔細;當看到那位殘廢老人時,他立即起身讓座,表明他心地善良;進了辦公室他先脫去帽子,回答我提出的問題時幹脆果斷,證明他既懂禮貌又有教養;其他所有人都從我故意放在地板上的那本書上邁過去,而這個男孩俯身拾起那本書,並放回桌子上;當我和他交談時,我發現他衣著整潔,頭發梳得整整齊齊,指甲修得幹幹淨淨……難道你不認為這些細節是極好的‘介紹信’嗎?我認為這比寫出來的介紹信更為重要。”

在很多人看來,男孩沒有介紹信,因此在與別人的競爭中自然處於劣勢。可是男孩卻從眾多人選中脫穎而出,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他舉止得體,最後讓事情有了轉機。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行為舉止是否得體,往往關係著他做事的成敗。

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一些情況:很多人不是不隨和,也不是不善良,他的內心也是追求完美的,也想向世人展示他優美的品質,盡管大部分時間都表現得很好,可是一旦有事情發生的時候,他就會表現得粗暴、唐突等,這樣他的品質就會因此受到影響,他所塑造出來的形象也就有了缺陷。

人們的性格應是流線型的,是沒有棱角的,是可以隨心塑造的。可是如果我們經常表現得過激,要知道,如果那些尖銳的品質傷害到了別人,那麼這些品質就抹殺了我們的個性美,就很難成為好品質。

我們要知道,個人教養不僅是人們評價一個人的標準,更是一個人人格和胸襟的重要體現。如,有家幼兒園招聘園長,在眾多的應聘者中隻有一人順利過關,其原因也是由於一個細節——大家在上樓梯時,隻有她為站在那裏的一個小男孩擦了擦鼻涕——而這個被大家忽略了的小男孩,是招聘者提前安排好的。

因為有愛心,所以能夠注意到孩子的需要,這正是幼兒園老師所必需的素質。由此可見,個人教養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揮著力量,而那些平時不注意提升個人品質的人,總是在機遇麵前表現得一塌糊塗。

禮儀點睛

人人都渴望成功,雖然沒有人能說清形象與成功之間到底具有什麼關係,但有一點卻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擁有好的形象,能大大提高你成功的幾率。

)第三節 擁有貴族般的氣質和風度

你表現自己的方式往往會決定別人將會如何對待你。從長遠來說,如果你看起來庸俗不堪,人們將不會敬重你;如果你像高貴的君王一樣行事,那麼你就會得到別人的認可與尊重。

貝多芬,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世界上有無數的人被他感動,不僅僅是他的音樂,還有他的苦難、他的歡樂、他的勇氣以及他高貴的靈魂!

人的生命短暫而脆弱,幾乎任何東西都能置人於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那些東西高貴得多,因為人有一個能思想的靈魂。作為一個自然人,人並無高低貴賤之分。唯有作為靈魂的人,由於內心世界的巨大差異,才有了高貴和平庸,乃至高貴和卑鄙之分。

貝多芬總是高高昂起他那獅子般的大頭顱,從不獻媚於任何人,顯示出比貴族還要高貴的氣度。

有一次,在利西諾夫斯基公爵的莊園裏,來了幾位“尊貴”的客人——侵占了維也納的拿破侖軍官。當時貝多芬正住在公爵的莊園裏,當這幾個軍官們從主人那裏得知這一消息後,便讓公爵請貝多芬為他們演奏一曲。貝多芬不願為侵略者演奏,斷然拒絕,他猛地推開客廳大門,在傾盆大雨中憤然離去。回到住處,他把利西諾夫斯基公爵給他的胸像摔個粉碎,並寫了一封信:“……公爵,你之所以成為一個公爵,隻是由於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為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現在有的是,將來也有的是,而貝多芬隻有一個!”

正如貝多芬所言,公爵是由於“偶然的出身”。這個世界上確有過無數的公爵,然而,曆史最公正,當這些曾顯赫一時的公爵都一個個灰飛煙滅,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時,貝多芬卻沒有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貝多芬沒有高貴的出身,卻有不朽的作品,他有一種內在的、深沉的、自然散發、由裏及外的高貴美。這種高貴是他用自己的努力贏來的,人們表麵上遵從社會地位高的人,但內心真正順服的是那些內心充盈、執著追求的人。

那麼,一個真正高貴的人應具備哪些品質呢?自尊與麵對順境、逆境都能寵辱不驚的風度。

19世紀中葉,美國實業家菲爾德率領他的船員和工程師們,用海底電纜把“歐美兩個大陸聯結起來”。菲爾德因此被譽為“兩個世界的統一者”,一舉而成為美國最光榮、最受尊敬的英雄。但因技術故障,剛接通的電纜傳送信號中斷,頃刻之間,人們的讚辭頌語驟然變成憤怒的指責,紛紛指責菲爾德是“騙子”。

麵對這種情況,菲爾德泰然自若,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事業。經過6年努力,海底電纜最終成功地架起了歐美大陸的信息之橋。麵對重大的波折,菲爾德始終不為所動,表現出一種高貴的氣度。

可見,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度是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心靈上的高貴是一種難得的品格,也因為稀有,所以能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惜。

禮儀點睛

一個人的品質好與壞無疑會影響別人對他的態度。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想要吸引他人的注意,就需要由內而外地將自己打造成一個“精品”。徒有外表而沒有內涵,會讓人覺得膚淺;而擁有內涵而不在意自己的外表則會給人一種邋遢的感覺。因此,做到內外兼修,才能不管走到哪裏,都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第四節 誠信做人,坦誠待人

任何時候,人都要為自己打造一塊誠信的金字招牌,這對每個人都大有益處。

格耶·安塞姆是赫赫有名的羅特希爾德家族財團的創始人。18世紀末,安塞姆住在法蘭克福著名的猶太人街道時,他的同胞們常常遭到殘酷迫害。雖然關押他們的房子的門已經被拿破侖推倒了,但此時他們仍然被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回到家裏,否則將被處以死刑。他們過著一種屈辱的生活,生命的尊嚴遭到踐踏,但是這種情況下,安塞姆依然堅定地打造著自己的誠信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