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社交禮儀個人進階(2 / 3)

安塞姆開始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建立起了自己的事務所,並在上麵懸掛了一個紅盾。他將其稱之為羅特希爾德,在德語中的意思就是“紅盾”。他就在這裏幹起了借貸的生意,邁出了創辦巨型銀行集團的第一步。

當蘭德格裏夫·威廉被拿破侖從赫斯卡塞爾地區趕走的時候,他還擁有500萬的銀幣。威廉把這些銀幣交給了安塞姆保管,但沒有指望還能把它們要回來,因為他相信侵略者們肯定會把這些銀幣沒收的。但是,安塞姆非常聰明,他把錢埋在後花園裏,等到敵人撤退以後,就以合適的利率把它們貸了出去。當威廉回來的時候,安塞姆給了他一個喜出望外的好消息——安塞姆差遣他的大兒子把這筆錢連本帶息送還給了威廉,並且還附了一張借貸的明細賬目表。

誠信是格耶·安塞姆致富的“秘密武器”。曾任波士頓市長的哈特先生說,他目睹了誠信和公平交易的深入人心,90%的成功生意人都是以正直、誠信著稱的。這也正是在告訴我們:真正的商人會堅守誠信。

偷奸耍滑隻能蒙混一時,而無法長久贏利。

其實,不光在商業上,交際中我們同樣要講究誠信。

誠信往往是一個人品格的評判標準,一個人能不能受到周圍人的歡迎,誠信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假如你還沒有樹立誠信的形象,那你應該在誠實方麵投資,以此來作為最好的積累財富的出路。

人是一種十分敏感的動物,一個人的品德很快能夠被同伴所洞察。所以,如果總是想著耍一些小聰明,玩一些小手段,久而久之,就會成為別人討厭的對象。美國前總統林肯曾說:“你能在任何時候欺騙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時候欺騙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時候欺騙所有的人。”欺詐之術遲早會被人識破,而一旦他的真實嘴臉暴露出來,那麼上下左右的人必將對他低看一等。

所以,我們要做一個講誠信的人,在與人的交往中,做到以誠待人。

在羅特希爾德這個家族的世世代代中,沒有一個家庭成員給家族誠信的名譽帶來過一絲的汙點,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在事業上的。如今,據估算,僅“羅特希爾德”這個品牌的價值就高達4億美元。

禮儀點睛

科爾斯說:“品格勝於知識。”一個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定會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敬,也自然會有更多成功的機會。古人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論我們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都要以道德來規範自己的行為,這樣才能獲得人生的成功。

)第五節 讓自己充滿熱情

那些極富魅力的成功人士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他們無論是對人還是對工作都充滿了熱情。熱情就是成功的不竭動力,一個人追求成功的熱情越高,成功的幾率也就越大。

歐普拉·溫芙瑞曾是美國熱播節目每日脫口秀的主持人,家喻戶曉。有一次一位叫芭芭拉的女記者問她:“歐普拉,一個黑人小女孩在南方成長是怎麼樣的情況?飽受歧視的感受一定很糟吧?”

歐普拉當時隻說了一句話,就贏得了芭芭拉對她的尊敬與欽佩。歐普拉說:“芭芭拉,我在很小的時候就發現,優秀的人是不會受到歧視的。”歐普拉的精彩回答讓芭芭拉驚訝,也讓她準備好的其他問題沒有再問出口。

芭芭拉覺得歐普拉一定受過歧視,而且這種傷害在她的童年與她生命中的某些時刻都會伴隨著她。不過,在與歐普拉接觸之後,芭芭拉覺得這個問題已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因為歐普拉已經完全為她個人、她的生活態度以及她如何回應生命負起了責任。她在向人們表明:她拒絕譴責那些曾經傷害過她的人,任何強加給她的傷害,產生的隻是她對生活、事業和人生的加倍熱情。

歐普拉最讓芭芭拉印象深刻的特征,就是歐普拉的熱情:歐普拉對生命的熱情,歐普拉對工作的熱情,歐普拉對別人的熱情以及她對追求人生卓越的熱情。

那麼,我們又應該怎樣讓自己充滿熱情呢?

1.振奮起精神來

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努力把它做好。你是充滿熱情還是缺乏熱情,一言一行就是最好的說明。

2.開懷大笑

用你的眼睛去笑。當你笑的時候,人們看到的是一種熱情的、充滿活力的性格,一個他們喜愛的人。

3.高聲致謝

一句小聲、順口而出的“謝謝”,隻不過是一種慣用的表達方式而已。你應該充滿激情地高聲致謝,使你說的“謝謝”意味著“太謝謝您了”。

4.講話時聲音要洪亮

詹姆斯博士在《如何有效地交流》一書中這樣寫道:“當你說‘早上好’時,你真的表達出你的‘好’字了嗎?當你給人祝賀時,你是充滿熱情地去祝賀嗎?當你真心實意地向別人致謝、打招呼、祝賀時,應該引起對方的注意。”

人們都願意和說話時充滿熱情的人交往,所以,無論你是在和誰說話,都要做到熱情洋溢。

禮儀點睛

成功學的創始人拿破侖·希爾指出,一顆熱忱之心是會給你帶來奇跡的。熱忱是富足的陽光,它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給你溫暖,給你自信,讓你對世界充滿愛。熱情的人是極具吸引力的,熱情的人在社交的舞會上,必然是全場的焦點。

)第六節 心量,讓你立刻擁有“別樣”人生

從前有一個年輕人,他很不快樂,整天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唉聲歎氣。為了改變這種生活態度,他請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我總是煩惱,愛生氣,請您開示開示我吧!”

老者說:“你先去集市買一袋鹽。”

年輕人買回來後,老者吩咐道:“你抓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待鹽溶化後,喝上一口。”

年輕人喝完後,老者問:“味道如何?”

年輕人皺著眉頭答道:“又鹹又苦。”

然後,老者又帶著年輕人來到湖邊,吩咐道:“你把剩下的鹽撒進湖裏,再嚐嚐湖水。”

年輕人撒完鹽,彎腰捧起湖水嚐了嚐,老者問道:“什麼味道?”

“純淨甜美。”年輕人答道。

“嚐到鹹味了嗎?”老者又問。

“沒有。”年輕人答道。

老者點了點頭,微笑著對年輕人說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鹽的鹹味,我們所能感受和體驗的程度,取決於我們將它放在多大的‘容器’裏。”

年輕人若有所悟,後來果然變得快樂多了。

其實,故事裏的老者所說的容器就是我們的心量,它的“容量”決定了痛苦的濃淡,心量越大煩惱越輕,心量越小煩惱越重。有成就的人,往往都是心量大的人,很多人為人類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而他們大都是心包太虛的古聖大德。

其實,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許多痛苦,如果你的心量有限,就和這個不快樂的年輕人一樣,嚐到的隻能是又鹹又苦的鹽水。

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他的成就就有多大,不為一己之利去爭、去鬥、去奪,掃除報複之心和嫉妒之念,則心胸廣闊天地寬。當你能把一切都包容在心中時,你的心量自然就能如同天空一樣寬廣。

如果說生命中的痛苦無法自控,那麼我們唯有拓寬自己的心量,才能獲得人生的愉悅。通過內心的調整去適應,去承受必須經曆的苦難。

心量就像一個容器,它可以開合,當我們隻顧自己的私欲時,它就會愈縮愈小;當我們能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時,它又會漸漸舒展開來。若事事斤斤計較,便把自己局限在一個很小的框框裏。這種處世心態,既輕薄了自身的能力,又輕薄了自己的品格。

我們要讓自己的心像海一樣,任何大江小溪都要容納;要和雲一樣,任何天涯海角都願遨遊;要和山一樣,任何飛禽走獸,都不排拒;要和路一樣,任何腳印車軌,都能承擔……這樣,我們才不會因一些小事而心緒不寧、煩躁苦悶!

所以,用更寬闊的心量來經營未來吧,迎接你的將是一個精彩的人生!

禮儀點睛

放寬心量不僅能獲得別人的好感,對自己也是百利而無一害。生活中有很多的痛苦和煩惱,如果心量比較小,那麼我們就會受其左右,而如果能把心量放大,心懷大局,那麼痛苦和煩惱在我們生命中的比重也會變得很小很小。

)第七節 用愛打造親和力

親和力是一種難得的個人魅力,它能喚起人們的熱愛之情,並使人們願意與之交往。

林肯,這位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的品行已成為後世的楷模,他是一位以親切、寬容、悲天憫人著稱的傑出領袖。而這一切成就,都與他的親和力密不可分。

在林肯的故居裏,掛著他的兩張畫像,一張有胡子,一張沒有胡子。在畫像旁邊的牆上貼著一張紙,上麵歪歪扭扭地寫著:

親愛的先生:

我是一個11歲的小女孩,非常希望您能當選美國總統,因此請您不要見怪我給您這樣一位偉人寫這封信。

如果您有一個和我一樣的女兒,就請您代我向她問好。要是您不能給我回信,就請她給我寫吧。我有四個哥哥,他們中有兩人已決定投您的票了。如果您能把胡子留起來,我就能讓另外兩個哥哥也選您。您的臉太瘦了,如果留起胡子就會更好看。所有女人都喜歡胡子,那時她們也會讓她們的丈夫投您的票。這樣,您一定會當選總統。

格雷西

1860年10月15日

我親愛的小朋友:

這就是林肯的親和力。親和力讓人萌發親近的願望,親和力使得即使是陌生人也會“一見如故”。人們總是喜愛與謙和、溫良的人交往,而不會心甘情願地將自己置於一個威嚴的人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