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應對突發事件禮儀(1 / 3)

)第一節 麵對無理取鬧,能繞則不迎

處“變”不驚,優雅地處理尷尬與分歧

做事要有計劃,但有時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這裏的“變化”就是指突發事件。麵對突發事件,如何巧應對,對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提出了很高的應變能力要求。尤其是在社交場合,麵對無理取鬧、故意刁難等行為,處理得巧妙,不但能化解尷尬和分歧,還有可能化幹戈於無形。

在工作生活中,我們時常都會遇到像林女士這樣無理取鬧的人。這種人總是有意無意地給別人製造麻煩,時常讓人有一種“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感覺。麵對這種人的無理取鬧,如果針鋒相對,可能不會起到任何效果,反而會讓對方變本加厲。這個時候保持風度是最好的選擇。張林麵對林女士的無理取鬧,一直都保持著做人的風度,因為考慮到林女士心裏的痛苦,所以也就一直忍讓著她。後來,張林也沒有像鄰居建議的那樣選擇報警,而是自己私下給了林女士一個警告,也算是顧全了林女士的麵子。因為一旦報警,林女士肯定是理虧的一方,還有可能會受到法律上的處罰。

張林和婆婆一直相依為命,和樓下的林女士也一直相安無事。但林女士的丈夫因車貨不幸去世後,林女士就莫名其妙地開始找張林家的麻煩,有事沒事的時候就跑到張林家大吵大鬧,說她丈夫的死與張林家“太吵”有關。

自此以後,一到晚上,林女士就用木棒使勁敲打自家的天花板,使得住在樓上的張林和婆婆根本沒有辦法好好休息。張林對林女士的所作所為感到很氣憤,準備去找林女士理論一番。但婆婆覺得林女士剛死了丈夫,可能心情不好才會這樣,所以張林也就忍了。但是,張林的忍讓,並沒有換來林女士的收斂。

有一天,婆婆要去買菜,下樓路過林女士家門口的時候,林女士突然拉住婆婆,不讓婆婆過去。嘴裏說著罵罵咧咧的話!後來林女士還推了婆婆一把,使婆婆跌倒受了傷。鄰居見到以後,都勸張林報警,因為林女士的所作所為,也對周圍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張林便去找林女士理論,告訴林女士不要再無理取鬧了,如果再這樣下去,她就會報警。經過這次事件以後,林女士果然慢慢地收斂了她的行為。

一個有風度的人,在麵對他人的無理取鬧時,也是彰顯自己智慧和修養的時候,所以麵對這種人,能繞則不迎。

禮儀點睛

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易衝動,不夠沉穩,急於表達自己的見解,結果往往被他人“控製”。要想擁有良好的人脈關係,有時需要必要的沉默,穩住性子,這樣你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節 麵對不當要求,拒絕有道

老周在法院工作,他好朋友的親戚犯了法,正好由他審理,好朋友的親戚便托老周的這個好朋友請求老周“幫忙”,並且給老周包了一萬元的紅包,要老周網開一麵,從輕發落。如果老周接受了錢,那麼就是知法犯法;而如果不接受,又可能傷了朋友之情,並讓好朋友在其親戚麵前臉麵無光。老周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

與人相處,人們經常會遇到老周這樣的情況,即麵對愛人、親人、好友等親密之人的不當請求,許多時候,我們並不願意答應這些請求,卻又不好意思說“不”,這時就會使自己陷入十分為難的境地。如果違心地答應下來,是為自己添煩惱;如果假裝答應卻不做,又失信於人。

一般來說,盡可能幫助自己的親密之人,這是人之常情。但是,麵對親密之人的不當要求,我們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特別是當他們的要求有違國家法律法規,有違社會公共道德或有違家庭倫理時,我們更應堅守自己的原則立場,予以拒絕,還應幫助對方改變那些錯誤思想和行為。

拒絕親密之人的不當要求是一門學問,是一項應變的藝術。要想在拒絕時既不讓自己為難,又不讓對方無台階可下,這就需要掌握一些巧妙的拒絕方法:

1.巧用反彈

別人以什麼樣的理由向你提出要求,你就用什麼樣的理由拒絕,這就是巧用反彈的方法。

2.敷衍拒絕

敷衍式的拒絕是最常用的一種拒絕方法,敷衍是在不便明言回絕的情況下,含糊回絕請托人。拒絕親密之人的不當要求也可采用這一方法。運用這種方法時,也需要對方有比較強的領悟能力,否則難以見效。

3.巧妙轉移

麵對別人的要求,你不好正麵拒絕時,可以采取迂回的戰術,轉移話題也好,另有理由也好,主要是善於利用語氣的轉折——絕不會答應,但也不致撕破臉。比如,先向對方表示同情,或給予讚美,然後再提出理由,加以拒絕。由於先前對方在心理上已因為你的同情而對你產生好感,所以對於你的拒絕也能以“可以諒解”的態度接受。

總之,麵對親密之人提出的不當要求時,切忌直接拒絕。盡量使用間接拒絕的方法。從對方的立場出發,闡明自己的觀點,就會使對方自然而然地接受了。

在《帕爾斯警長》這部電視劇中,帕爾斯警長的妻子出於對帕爾斯的前程和人身安全考慮,企圖說服帕爾斯中止調查一位大人物虐殺自己妻子的案子。最後她說:“帕爾斯,請聽我這個做妻子的一次吧。”他卻回答說:“是的,這話很有道理,尤其是我的妻子這樣勸我,我更應該慎重考慮。可是你不要忘記了這個壞蛋親手殺死了他的妻子!”

禮儀點睛

拒絕別人時,要有禮貌。任何人都不願被拒絕,因為被別人拒絕,會使人感到失望和痛苦。當對方向自己提出不合理要求時,你可能感到氣憤,甚至根本無法忍受,但你也要沉住氣,千萬不可大發雷霆,惡語傷人。在拒絕對方時,要表現出你的歉意,多給對方安慰。由於你的態度十分有禮貌,即使對方想無理取鬧,也說不出什麼,這樣別人也會覺得你是一個彬彬有禮的人而願意與你親近。

)第三節 麵對窘境,巧用笑聲解尷尬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人由於不慎而使我們身處窘境,或是向我們提一些非分的請求,或是問一些我們不好回答或暫時不知道答案的問題。此時,我們如果直接表明“不滿意”、“不可能”、“無可奉告”或“不知道”,往往會給彼此帶來不快。如果我們想從窘境中脫身而出,不妨借用幽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