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為人處世禮儀(3 / 3)

“懂得它的心”,多麼簡單的字眼,卻蘊含了多麼深刻的含意啊。它告訴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要學會“懂得別人的心”,這樣才能有更多的朋友,而不是更多的敵人。可以說,一個人隻有懂得將心比心,具備習慣換位思考的素質,具有過人的理解力,才能去理解平時所無法理解的東西,才能讓對方感覺到被尊重了。這樣,對方才願意和你交朋友,願意和你交流、溝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換位思考是一個“移情”的過程,要從內心深處站到他人的立場上去,要像感受自己一樣去感受他人。不幸的是,許多人的換位思考卻缺少了“移情”這一根本要素。他們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別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場上去想別人“應該”有什麼想法和感受,或是想當然地假設一種別人所謂的感受。這樣的換位思考,其實仍局限於自己設定的小圈圈之中,絕對無法體驗他人真正的感受和思想。隻有真正地“移情”,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換位思考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禮儀點睛

對待朋友應該將心比心,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考慮對方的利益,這樣一來,對方也會將心比心,考慮你的利益。

)第七節 顧大局需要的是智慧

很多人擁有遠大的理想,但是在麵對他人或者團隊的利益時,總是隻顧自己一時的得失。

趙國有兩個有名的大臣:一個是藺相如,他幾次奉命出使它國,立下赫赫功勞,深得國君的賞識與重用,被封為丞相;另一個是老將軍廉頗,廉頗一生打了很多勝仗,因此他很少把別人放在眼中,居功自傲。他看到藺相如官位在自己之上,對此不服,屢次故意挑釁,而藺相如總是以國家大局為重,不予計較。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門,正好遇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藺相如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他的仆人很不解地問:“為什麼您見了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他有什麼好怕的!”

藺相如對仆人說:“廉將軍和秦國的君王比,誰厲害?”仆人說:“當然是秦國的君王厲害!”藺相如說:“秦國的君王我都不怕,還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國不敢進攻我們,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兩個人鬧不和,就會削弱我國的力量,秦國必會乘機來攻打我們。”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裏,廉頗才覺悟到:原來自己為了爭一口氣,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家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請罪,連忙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兩人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國家。

這個故事有一個專門的成語,叫做“負荊請罪”,藺相如如果斤斤計較,和廉頗明爭暗鬥,最後的結果可能是他們兩人兩敗俱傷。

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優秀的人才,他們自身的技能是無與倫比的,但是他們太過自負,就會忘記自己的局限,而將別人的想法和團隊的想法棄之不顧。這樣的人是最容易被踢出局的,原本想獲得更多,結果卻一無所獲,這不是一種諷刺嗎?

美國有一位年輕人,他特別想發財,一天到晚想著自己怎樣才能成為百萬富翁、億萬富翁。於是,他登門請教當時富豪榜排名第一的美孚石油公司總裁洛克菲勒。

剛好那天洛克菲勒家裏的傭人放假了,於是洛克菲勒拿出一個西瓜來招待這位年輕人。他把西瓜切成了大小不等的三塊,然後對年輕人說:“如果這三塊西瓜代表你以後可能得到的利益,你如何吃才劃算呢?”

“當然是吃最大的那塊!”這位年輕人果斷地拿起那三塊西瓜中最大的一塊,吃了起來。洛克菲勒則選擇了其中最小的一塊吃了起來。就在年輕人還在吃那塊最大的西瓜時,洛克菲勒已經吃完了那塊最小的西瓜,隨手又拿起了另外那塊,然後衝著年輕人哈哈大笑起來。

這時,年輕人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這三塊西瓜,雖然他拿的那塊最大,但是洛克菲勒吃的“兩小塊”加起來,比他吃的那一塊大多了。

吃完西瓜,洛克菲勒跟年輕人講起了自己成長與發財的經曆。最後,洛克菲勒對年輕人說:“要想成功,你先要學會放棄眼前的那些‘小利’,這樣才能獲取長遠的‘大利’,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洛克菲勒教給年輕人的致富秘籍就是要目光長遠,“抓小放大”。這就像“田忌賽馬”一樣,頭一局輸了,並不表示你全盤皆輸,贏回後兩局更重要。

禮儀點睛

生活中,不僅做事情要顧全大局,與人交往也一樣,也要多替別人想想,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或者自己喜歡就隨心所欲。其實,隻有識大體、顧大局的人才容易被人重視和肯定。對此,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一定要謹記於心。

)第八節 與人相處,別太“小心眼”

有一些人喜歡搗蛋——這些人可能是你的朋友、同事或者是愛人。在公共場合,他們會把你突然摟住,然後提起一件你“諱莫如深”的往事,有恃無恐地出你的“醜”,或是公開你的“隱私”,或是闊談你幹過的“傻事”和鬧出的笑話。如果這時你生了氣,就顯得你的神經太過敏,太缺乏幽默感。

雯雯一直深深記得這麼一件尷尬的事。前年3月31日,她接到無話不說、無心不談的好朋友鄒敏的電話,說晚上一幫朋友聚餐,請她務必光臨。

沒說的,好朋友之約,就是天上下刀子也得出席。當天晚上,精心打扮的雯雯按時赴約了。十多個朋友在包房裏邊吃邊侃,極其開心,幾個小時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雯雯,雯雯,你說我該怎麼辦?我……我愛上了黃煒,你把他讓給我好不好,好不好嘛?”突然,鄒敏舉著酒杯,搖搖晃晃地向雯雯走來。

“你說什麼?”聽到有人公然宣稱要自己讓出男朋友,雯雯有些目瞪口呆。

“我說雯雯,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你別那麼小氣嘛。我可是有什麼好東西都沒忘了你呀!再說啦,黃煒也不反對呀!”鄒敏扔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你不要臉!你還是不是人啊,覬覦人家的男朋友,我瞎了眼,才會把你當朋友!”雯雯一急,就有些口不擇言了。

“更正,我不是覬覦你的男朋友,我們是兩情相悅。他已經有兩星期沒有找你了吧?他騙你說出差了,實際上啊,是和我在一起!”鄒敏不停地火上澆油。

“我給你拚了!”雯雯再也忍不住了,張牙舞爪地衝向鄒敏。

鄒敏靈活地在眾人之間穿來穿去,一幫朋友在一邊袖手旁觀,雯雯氣得號啕大哭起來。

“停!遊戲到此結束。現在是4月1日淩晨,雯雯,愚人節快樂!”一位朋友見此情景,忍不住揭穿了謎底。

“你們……”雯雯頓時明白了這是愚人節的玩笑。想到自己不顧形象,追打“死黨”,涕淚交流的模樣,雯雯心裏很不好受。

但她靈光一閃,笑著說:“我的演技不錯吧,這是‘諜中諜’。”

從而轉移了話題,化解了尷尬。

生活中,有些女人易變得“小心眼”,尤其是在眾人麵前被“捉弄”時,往往受不了。麵對這樣的情況,“小心眼”的女人可能會發脾氣,也可能揉著眼睛流下委屈的眼淚。但是,年輕人在一起,並不是真心讓誰難看的,那隻不過是一個玩笑。如果這時候我們表現得太激烈,太“小心眼”,朋友們就可能因為下不來台而感到尷尬,那麼這場聚會就會變得不歡而散。甚至可能引發的後果是,朋友們以後再也不敢跟你開玩笑了,有什麼活動也不可能再找你了。

與其讓一群好朋友不歡而散,倒不如像雯雯一樣,在關鍵時刻封殺自己的“小心眼”,利用自己的大度和智慧化解尷尬,讓這場善意的鬧劇成為一個緩解氣氛的遊戲。

禮儀點睛

日常生活、工作中,嫉妒是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嫉妒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朋友之間,同事之間,同學之間,甚至兄弟姐妹之間,都會出現嫉妒現象。由於每個人所處的社會背景、家庭環境不同,所獲得社會和他人的評價也就相應不同。嫉妒就是通過比較,看到他人的卓越之處,看到他人的成功之處,而使自己產生了羨慕、苦惱和痛苦。

其實,嫉妒心往往是一個人才能、意誌不足的體現。伏爾泰說:“凡缺乏才能和意誌的人,最易產生嫉妒。”因為自己“技不如人”,就隻能用嫉妒的心理去抒發心中的不滿。一旦任由嫉妒心理發展,你就會疏遠那些優秀的人,從而阻礙了自己的發展。所以,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收起你的嫉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