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宋是位新進公司不久的年輕人,工作經驗不足,一次和客戶聯係業務時發生口角,結果被公司經理狠狠批評了一頓。老劉得知後就當眾陰陽怪氣地說:“你這小夥子,那麼點兒小事都處理不好,難怪經理收拾你,你還太嫩呀!”
幾句話氣得小宋臉色都變了,沒等到他反駁,老劉轉身對其他同事說:“大夥不知道吧,小宋搞對象倒挺有本事,昨天我還看見他摟著女孩逛大街,玩瀟灑呢。”
語言是引起風波的罪魁禍首,如果別人不能容忍你的話。短短的一句話,能使你的職場步履維艱,能使姻緣斷絕,能使友情破裂……語言的威力可謂驚人,如若語言含有毒物,它可以毀滅人生;如若語言含有芳香,它可以愉悅生命。
語言的傷害力我們不可小視,隨口說的一句話可能給人以巨大的創傷,或者使人痛苦不堪。語言不是槍或刀等利器,但殘忍的言語比利器還要厲害,它會給人留下無法磨滅的心靈創傷。肉體上的傷害容易愈合,但精神上的創傷卻難以撫平。
不要取笑或言語傷人,說者無心,聽者未必無意。和氣之道和避禍之道表現為言語的和氣。以和氣的言語、富有愛心的言語對待他人,自己也會有美好的人生。智者的過人之處就是能用很少的話語,使人明白很多的事情;愚者則相反,他們的本事是滔滔不絕地說廢話,甚至用最“犀利”的語言獲得“快感”。
刻薄,雖然逞了一時的口舌之快,卻得罪了人而不自知,真有些得不償失。因此,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現在停止你的刻薄,在和氣的言語中,廣交各路朋友吧。
接著他站起來,倒了一杯水說道:“太嫩了,還是太嫩了。”
禮儀點睛
尖酸刻薄的人常常是不受歡迎的,所以我們待人接物要大度。但是如果我們遇到這類人該怎麼辦呢?一定要和這種人保持一定距離,不要去惹他們。萬一聽到一兩句刺激的話或閑言碎語,就當沒有聽到,隻要不太過分,最好不要和他們計較。
)第四節 不要口無遮攔,更不能出口成“髒”
現實生活中人們很容易受一些不良社會因素的影響,養成不好的習慣,比如說爆粗口、說粗話等。也許有人不以為然:“我跟一般人不會爆粗口,隻有關係好的朋友才會,大家都是朋友,都知道我沒有惡意,所以沒事。”真的是這樣嗎?跟朋友就可以毫無顧忌地出口成“髒”嗎?
陸飛帶著女友回國,打算宴請幾個很久沒見的老同學。吃飯那天,天下著大雨,這時,一男一女相伴進了飯店,隻聽到男的說:“陸飛這小子可真會挑日子,他××的,這麼大的雨跑到他××這麼遠的××飯店!真××!”旁邊女的勸他說:“你就少說兩句,要讓陸飛聽見多不好啊!人家好心好意請你吃飯,誰想會下雨啊!”
看到陸飛,也沒有寒暄一番,那位男士直接劈頭就罵:“陸飛,你這××小子,出國混了幾年,真是××,還以為××死外頭了呢,真××的……”陸飛一個勁地說:“抱歉,沒想到會下雨,給大家添麻煩了。”在場的老同學都說沒事。可是那位男士又開始了:“陸飛,你這話說得就見外了,咱們是什麼關係啊,老朋友了,你××不要以為我剛剛是××抱怨,你知道的,我××就是一大老粗,別××誤會啊,沒別的意思。”陸飛在一旁賠笑道:“不會,不會。”與宴的其他同學都在笑著議論:“你怎麼這樣啊,也不看什麼場合,一點兒不顧及咱們的麵子。”
朋友聚會就可以出口成“髒”嗎?很多人覺得,朋友都是自己人,說話可以無所顧忌,殊不知,朋友也是人,也需要尊重。案例裏那位仁兄毫不注意場合,暴露出了自己粗鄙與無知,他不文明的言行隻會招致朋友們的反感與厭惡,下次誰還敢與他同桌共餐呢?
朋友聚會相對於其他社交宴會來說,氛圍會輕鬆一些,可是這並不表示你可以毫無顧忌地大爆粗口,那樣一方麵會讓朋友覺得尷尬,如果還有其他人在場,朋友會因你的不注重場合而怨恨你,懊悔自己結交了不該結交的人。另一方麵,你也因此成為全場的“中心”,大家都在看你“自我陶醉”於自己的低級趣味中,並對你避而遠之,畢竟誰也不想與一個張口爆粗話的人待在一起。
因此,我們平常一定要注意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不可隨意講髒話,參加宴會更要注意文明禮貌,不可留給別人出口成“髒”的壞印象,從而導致社交失敗,生意泡湯。
禮儀點睛
禮貌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第一步,有了禮貌人與人之間就會更加融洽。因此,恰當的禮貌用語永遠都會讓人有如沐春風的美好感覺,禮貌用語不是虛偽客套,它是對他人發自內心的一種尊重。
)第五節 真心才能好辦事
一個人如果掌握了說話的技巧,那麼他在求人辦事的時候,往往比別人更容易成功。
一句充滿人情味的關心話語,比通盤大道理更有說服力,因為人還是比較重情義的。
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以適應對方的心理需求而提出誠懇的請求,往往是成功說服的好方法。
請求別人,要把握恰當的時機,對方時間寬裕,心情舒暢時,請求他做點兒事得到答應的可能性很大;相反,對方心境不佳時,你的請求可能隻會令他心煩,很難得到確定的答複。
請求別人,要注意禮貌。“請”字當頭,因為畢竟是你有求於人,如果請求別人對疑難問題指點迷津,應說:“請教您一個問題,可以嗎?”你不知道去市體育中心的路,應向路人問:“請問到市體育中心的路怎麼走?”在商店買東西,你應對服務小姐說:“請把那個文具盒給我看看。”風從窗口吹進來,你對坐在窗邊的人說:“請關一下窗,好嗎?”凡有請求必須使用請求語,這樣對方容易接受。
請求別人,還要端正態度,注意語氣。請求別人雖無須低聲下氣,但也絕不能高人一等,非得別人答應不可,正確的方式應當語氣誠懇,要用協商的語氣,如“勞駕,讓我過一下,行嗎?”、“對不起,請別抽煙,好嗎?”、“什麼時候有空了請跟我打打球,怎麼樣?”這樣說。
同時,還要體諒對方的心理:“我知道這事對您來說不好辦,但我實在沒有辦法,隻好難為您了。”
當有客觀原因,對方不能答應請求時,千萬不要抱怨,依然要記得感謝。這樣對方在有條件幫忙時肯定會鼎力相助;如果你不能體諒對方,而對對方施與抱怨,這等於堵死了再次向對方提出請求的路。
禮儀點睛
如果你想在交際中如魚得水,那麼就得在個人形象方麵下點兒工夫,這裏為你提供以下幾點建議:
1.說話的聲音
音調、語氣、語速、節奏都會影響你的形象。如平時說話語速較快,就要有意識地放慢語速,以免對方聽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2.平易近人
與人交談時,要開朗、熱情,讓人感覺隨和親切,容易接近。
3.以禮相待
和別人第一次見麵時最忌諱的事情莫過於兩件:眼睛看著別處和不停地打哈欠。你大概正聚精會神地關注著什麼,或者真的特別困乏。但是,你這樣做卻給別人留下了很乏味的印象。
4.找準自己的位置
如何給自己定位?這影響到你和別人交往時,是不是自覺地把自己和對方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冷靜地想一想,你是不是把自己看得太高或是太低了?一句話,你能不能找準自己的位置,關係到別人是否接受你。
5.身體語言使你“露餡”
與人交談時,最好保持合適的姿態,因為身體語言會泄露你內心的秘密。比如身子前傾讓人感覺你對談話內容有興趣,而抱著雙臂站在後麵則有點兒漠不關心和不耐煩。
)第六節 肆意炫耀,得不到別人的好感
在日常生活中與朋友交往,尤其是和一些地位與處境不如你的人交往,你內心是否會滋生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如果有,你應該及時“鏟除”人際交往中的這種“有害病症”。
富蘭克林是美國的政治家、科學家、《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在美國建國時,曾留下了許多功績,故有“美國之父”之稱。
有一次,年輕的富蘭克林到一位前輩家拜訪,當他準備從小門進入時,因為小門低了些,他的頭被狠狠地撞了一下。
出來迎接的前輩告訴富蘭克林:“很痛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拜訪我的最大收獲。要想平安無事地生活在世上,就必須時時記得低頭。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做人要保持低調。”
從此以後,富蘭克林記住這句話,並把“低調做人”引入人生的生活準則之中。
其實,喜歡炫耀自己、鋒芒畢露的人大多是有一定才華的人,他們不甘心寂寞,常在言語行動上爭強好勝。但是,中國有句俗話:“槍打出頭鳥。”如果你什麼事都要占盡優勢,很可能會招致有些人的嫉妒,有時你的爭強好勝還可能無意中傷害了他們,時間一長,難免有個別人對你有所“行動”。所以即使你才華橫溢,也不要到處炫耀,逞一時之快。
生活中,有些人總喜歡在別人麵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總以為這樣就會讓朋友高看自己,使別人敬佩自己。殊不知,別人並不願意聽你的得意之事。特別是失意的人,你在他麵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他會更惱火,甚至討厭你。
如果你不想失去朋友,就要時刻注意低調、謙遜的風度,如果你不想讓有真知灼見的朋友對你避而遠之,最好收斂一些,把你僅有的一點兒見識藏好。要記住,喜歡炫耀隻會令你失去的越來越多。
一次,有人約了幾個朋友來他家裏吃飯,這些朋友彼此都是熟悉的。主人把他們聚攏來主要是想借著熱鬧的氣氛,讓一位目前正陷入低潮的朋友心情好一些。
這位朋友不久前因經營不善,關閉了一家公司,他的妻子也因為不堪生活的壓力,正與他談離婚的事,內外交迫,他實在痛苦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