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指手畫腳是缺乏教養的行為
掌握餐桌禮儀,讓你完美參宴
餐桌禮儀在眾多禮儀中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社交離不開用餐。可見,用餐不單是為了滿足基本生理需要,有時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交形式。為此,無論你是主人,抑或隻是一位客人,掌握餐桌禮儀知識便顯得舉足輕重了。
參加宴會時,我們中國人習慣邊吃邊聊,說話無可厚非,可以增進感情,加深彼此了解,但說話時指手畫腳,就顯得不那麼優雅了。
很快就要大學畢業了,畢業後,大家就各奔東西、各奔前程。麵對即將離別的現實,雖然大家都很感傷,但在飯桌上卻沒有表現出來這種情緒。這時班長站了起來,隻見他左手端著酒杯,右手食指一個一個指著在座的同學,說著四年來的點點滴滴……
正當班長說到興頭上時,一位平常不怎麼說話的同學站了起來。他說:“班長,四年了,你對大家一直照顧有加,大家不會忘記你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你能事業有成。”班長指著他說:“謝謝啊,承你貴言!不過,這四年來,大大小小的場合中從沒見你發過言,這回竟然主動發言,真是不容易啊!”那位同學說:“既然班長這麼說,那我今天就多說兩句。這樣吧,今天是咱們的散夥飯,我給大家講個故事,緩和一下離別在即的傷感情緒。我不會說話,說得不好的地方還請大家見諒。話說蘇東坡某日去拜訪好友佛印,問佛印看他像什麼,佛印說他像一尊佛。佛印便問蘇東坡自己看起來像什麼,蘇東坡說:‘我看你像一堆屎!’說罷哈哈大笑。回家後蘇東坡得意地向蘇小妹提起此事,以為自己占了很大的便宜,蘇小妹說:‘哥哥你錯了,佛家講究佛心自現,你看別人是什麼,就表明你看自己是什麼。’故事並不算長,但是寓意卻是一目了然的。他人是我們的另一麵鏡子,讓我們可以反觀自我,時時處處檢驗自己的言行舉止。當你用手指著別人時,有三個手指是指向自己的。這就是我要給大家講的故事,希望這個故事對大家以後的生活有所幫助。”
這位同學坐下後,班長明白了他在故事中隱含了一直想對自己說的話,於是將酒杯換到右手上,輕輕放下了自己的左手。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說話時喜歡像案例中的“班長”那樣以手比劃,這是很沒有禮貌和教養的行為,尤其在宴會中,這樣的表現體現出了你對別人的不尊重,會嚴重影響對方的情緒,導致對方對你產生厭惡,如此一來,也就不必再指望對方給你提供任何性質的幫助了。
因此,不管是在飯桌上,還是在其他應酬中,一定要謹記:當你用食指指著別人的時候,有三根手指指著自己。
禮儀點睛
在自己家裏,我們吃飯時可以不用顧及太多,但如果是外出應酬,那麼就必須懂得一些基本禮儀,這樣我們才不會讓人家覺得我們是一個缺乏教養的人。這裏有一些飯桌上使用筷子的禮儀禁忌,年輕朋友們不妨學習一下:
1.同一道菜不能連夾3次以上。
2.不要把筷子插在飯菜上。
3.擺筷子,不要分放在餐具左右,隻有在吃絕交飯時才這樣擺。
)第二節 如何坐不失禮
一次,小西參加別人70歲大壽的生日宴會,由於堵車遲到,小西到現場時參加宴會的人已經來得差不多了,小西想趁著沒人注意,閃進場再找個空位坐下來,可是目光所及之處都是人,根本不見有空位。突然,小西看到一個空座,他趕緊三步並作兩步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入座,並與同桌的客人打招呼,同桌的客人盡管都給予了回應,但表情都十分勉強。
小西隻當那不過是別人不認識自己的正常反應,也就不多想了,安下心來等待開席。過了一會兒,小西感覺眾人都將目光轉向他,心裏正納悶呢,這時,有一位先生指了指他身後,小西轉過身一看,隻見後方牆壁上竟掛著巨大的紅色“壽”字,原來小西情急之下竟坐了壽星公的位置,他頓時感到臉上火辣辣的,尷尬地站了起來,在好心人的指點下找了個角落的位置坐下。
小西由於疏忽大意,一不小心,喧賓奪“座”,惹來眾人“關注”的眼光,場麵好不尷尬。盡管小西此舉是無心之過,可在場的其他與宴者不會這麼認為,他們隻會覺得小西是個不懂禮的人。在我們參加宴會時,除了要知道自己當天所扮演的角色外,還要了解男女主人在餐桌上的位置,男女主賓的位置,以及其他男女陪客的位置,然後再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入座,切不可像小西一樣做出“喧賓奪主”的行為來。那麼,到底怎麼坐才不會失禮呢?
1.客人到達自己的位子時,一屁股坐下來,是相當不禮貌的行為。正確的入座方式為從左側入座,先用一隻腳跨入桌椅間的空隙,另一隻腳再隨後跟上。等到雙腳到達定位時,上半身保持挺直,下半身彎曲垂直坐下。
2.赴宴入座不可一見空位就自行坐下,高級飯店往往是由服務員帶路入座,以免坐錯席位。如是參加宴會,進入宴會廳之前,應先了解自己的桌次和座位,入座時注意桌上座位卡是否寫著自己的名字,不要隨意亂坐。
3.應聽從主人安排,按主方給定的座位就座。不要隨心所欲地尋找熟人或與想要結識的人為鄰,或過分客氣,以至於拉拉扯扯。另外,入座時,應讓年長者、地位高者和女士優先,如鄰座是年長者或婦女,應主動協助他們先坐下。然後,自己以右手拉開椅子,從椅子左邊入座。同時,應與同桌點頭致意。
4.中式的宴會,多采用圓桌。但每桌照例有一個主人或招待者,在主人兩旁的座位,一般是留給上賓或主客,如不是主人邀請,則不宜選此座。
5.工作餐是一種非正式的商務宴請,對於座次的安排一般沒有嚴格的要求,雙方可自由入座。但出於禮貌,主人應等客人落座後再入座,且應把座向較好的位置讓給客人。如果主人與客人為同性時,主人可坐於客人的對麵,也可坐於客人左側。客人為異性時,主人應選擇客人對麵的位置。
6.如果你是第一個走近桌子的人,那就順勢向裏移,以方便其他人就座。在餐廳用餐,當人多椅子不夠用時不可亂拉旁桌的椅子,應請服務員協助搬取足量的椅子,或另找個寬敞的餐桌落座。
禮儀點睛
作為宴會的主人,應該怎樣為客人安排座次呢?
1.中餐的座次安排
如果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主客左手邊依次為2、4、6等以此類推,右手邊依次為3、5、7等直至彙合。巡酒時自首席按順序一路敬下。
如果是八仙桌,若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麵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然後首席的左手邊坐開去為2、4、6,右手邊為3、5、7。
2.西餐的座次安排
如果用西餐請客,則有如下禮儀,千萬不可坐錯了位子。
(1)桌次
在正式宴會上,桌次的高低尊卑以距離主桌位置的遠近而定,越靠右的桌次越尊貴。桌次較多時一般擺放桌次牌,在同一桌上,越靠近主人的座位越尊貴。
(2)位次
英國式的座位順序為,主人坐在桌子兩端,原則上是男女交叉坐;法國式的座位順序為,主人相對坐在桌子中央,以女主人的座位為準,主賓應當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
(3)在非正式宴會上,座位遵循女士優先的原則
如果是男女二人進餐,男士應請女士坐在自己的右邊,還要注意不可讓女士坐在人來人往的過道邊。若隻有一個靠牆的位置,應請女士就座,男士坐在她的對麵。如果是一對夫妻就餐,夫人應坐在靠牆的位置上,先生則坐在夫人的對麵。如果兩位男士陪同一位女士進餐,女士應坐在兩位男士的中間。如果兩位同性進餐,那麼靠牆的位置應讓給其中的年長者。
)第三節 誰來點菜更合適
假如把餐桌比喻成戰場,那麼“點菜”絕不亞於戰前的“點兵”。點菜是個人飲食文化的集中表現,融合了地域風格、個人品味,其中大有學問。在餐桌這個戰場上,到底誰來點菜更合適呢?這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一般情況下,可以有以下幾種選擇:
1.主人點菜
點菜時,一般都應有禮貌地征求一下客人的意見,但怎麼問大有講究。一般來說,主要有兩種問法:一種是封閉式問題,比如“來條草魚還是鯉魚?”,如此在兩者之間進行選擇,大大縮小了選擇的餘地。又如“喝茶還是喝咖啡?”,就是告訴對方,你不要喝酒。而另外一種問法則是開放式的問題。比如,“您想喝什麼?”,由被問者自由選擇。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了解客人不吃什麼,尤其注意不要犯宗教禁忌或民族禁忌。
2.客人點菜
入席後,主人往往把優先點菜的權力讓給客人,這是出於禮貌而為。一般來說,客人不好意思點價格較貴的菜品。如果你看出客人有些為難,可以從側麵來提醒和幫助他。例如,“這裏的咖喱牛肉比較有特色,你可以試試看”,或者“咱們共同點道海鮮濃湯吧,這裏的海鮮比較新鮮,值得一嚐”等。用輕鬆的語氣向客人提出建議,意思是這樣的價位你可以接受,客人盡管依此類推來點菜,不必感到拘束。
3.領導點菜
和領導一起吃飯時,往往是領導一個人說了算,決定大家吃什麼菜,而下屬通常異口同聲說“都行都行”、“什麼都行”,將選擇權拱手讓出。當然,也有那種隨和的領導,讓大家群策群力,想吃什麼就說,或者索性放手讓下屬去點菜,畢竟吃飯不是什麼原則問題,輕鬆一點兒才好。不過,和領導一起吃飯還是應該優先讓領導點菜,這也是職場中的一門藝術。
4.女賓點菜
在當今世界,除了少數地方外,在一些較正式的場合,“女士優先”這句話可以說是放之四海皆準。男女在餐館、飯店約會,點菜時應讓女士先點,尊重女士的意見。在西餐廳,如果女士對吃西餐已經輕車熟路,那就大大方方點好了。當然,要不時征詢一下在場男士的意見。但如果不熟悉西餐的點法,菜單又全是英文,女士可以坦率而誠懇地說:“你來點吧,你熟悉,我相信你點的菜很美味。”
5.輪流點菜
親朋好友一起吃飯,大多是一人點一個菜。不過,如果大家都不愛吃你點的那道菜的話,你就有責任吃掉三分之二。點菜吃飯是個人行為,和工作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機會和選擇權,不必有太多的顧慮。
6.職業點菜師代勞
如今,社會上出現了一種職業——點菜師。如果你對飯店的菜實在拿不準,不妨請個職業點菜師。實際上,上檔次的飯店都會培養一些訓練有素的點菜師,當客人麵對菜單無所適從時,點菜師會為客人配出一桌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