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商務應酬禮儀(1 / 3)

)第一節 以茶待客,活躍氣氛

注重細節,讓交際更成功

商務應酬禮儀是在商務活動中體現相互尊重的行為準則,它包括了語言、表情、行為、習慣等方麵。沒有人願意在社交場合中,因失禮而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給人們留下不良的印象。因此,掌握商務應酬禮儀在交際中是非常必要的,這不僅是時代要求,更是體現良好素質、樹立良好形象、提升競爭力的現實所需。

中國有句老話:“茶是話博士。”這是說以茶待客可以活躍交際氣氛,增加賓主交談的興致。

在中國的商務應酬中,接待客戶時,沏茶、上茶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待客禮節。若是缺少這一禮節,或在奉茶的某些細節上掉以輕心,就是對來賓失之於恭敬,這往往會讓來賓感覺到不受尊重,讓本來就微妙的商務關係陷入尷尬的局麵。

李美所在的公司是中國香港一家實力雄厚的外企,這家公司看準了內地潛在的巨大商機,想要在內地開拓新的市場。公司在內地尋求代理商的消息一出,許多商貿企業紛紛來電來函聯洽,公司經過多方考核,最終確定了為數不多的幾個名額,派出李美作為洽談代表,前往內地對幾個商貿企業進行實地考核,以確定最終合作夥伴。

方慶在深圳的公司就是入選的其中之一。為了迎接李美的到來,方慶事先列出了詳細的接待流程單,一一做了十分周全的安排,盡全力贏得這個合作的機會。

很快,李美來到方慶的公司進行實地考察,她對方慶的公司的專業性和強大的市場拓展能力極為滿意。隨後,在方慶的引領下,李美來到方慶的辦公室對合作協議進行進一步的會談。事情進行得這麼順利,方慶高興得滿臉紅光。一進辦公室,方慶就張羅著為李美沏茶。他從櫃子裏取出一個透明的玻璃罐子,一邊用手從裏麵抓茶葉放到茶杯裏,一邊對李美說:“這是我朋友送我的上好碧螺春,你可一定得嚐嚐。”看到這一幕,李美心裏很不是滋味,對方慶的評價一下子從90分跌到了50分,冷卻了合作的熱情。

在接下來的談話中,李美一改先前熱切的口吻,對方慶提出的市場拓展方案中的許多弊端都緘口不言,一味顧左右而言他。最終,方慶的公司被淘汰出局。

方慶怎麼也想不到,讓他錯失這個良機的居然隻是一個小小的奉茶細節。麵對李美,他不注重奉茶之道,讓李美心生惡感,於是漸漸關上了合作的大門。

商務應酬中,人們很容易忽略奉茶中的一些小細節,從而扼殺了合作的良機。在為客戶奉茶的時候,隻有注意這些小細節,才能引出客戶商談的欲望,讓“話博士”順利開口。

1.多備幾種茶

對於茶,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喜好,有人喜歡綠茶,有人喜歡紅茶,有人喜歡花茶……要想讓客戶滿意,不妨綠茶、紅茶、花茶、烏龍茶等各類常見茶葉都備上一點兒,因人而異,奉上合其口味的茶。

2.茶具要專業

現在許多人為了方便,常常用一次性紙杯沏茶。生活之中這無可厚非,然而在商務應酬場上,這會顯出你對客戶的極端不尊重,也讓客戶自此輕視你。為客戶奉茶,最好備有專業的茶具,才能更好地發揮茶的香味,營造商談的和諧氛圍。

3.茶水要清淡

茶水要清淡,除非客戶主動提出濃茶要求。一般認為,飲茶不宜過濃,否則極有可能使飲用者“醉茶”(因攝入過量的茶堿而令人神經過度興奮,血液循環加速,呼吸急促,甚至驚厥、抽搐)。

4.左後側奉茶

奉茶多是在主賓交談之時,這時為了不打擾客戶商談的情緒,盡量從客戶的左後側奉茶,條件不允許時也可從右後側奉茶,切不可從其正前方奉茶。

5.上茶不過三杯

中國人待客有“上茶不過三杯”這一說法,第一杯叫做敬客茶,第二杯叫做續水杯,第三杯則叫做送客茶。如若一再勸人用茶,卻又無話可講,則有提醒來賓“打道回府”的意味。

注重奉茶的細節,才能給客戶留下一個好印象,才能營造一種和客戶商談的融洽氣氛,順利進行自己的商業計劃。要想做商務應酬高手,必須要通曉奉茶之道。

禮儀點睛

別人給你奉茶,在品茶中,有“叩指禮”一說,也叫“屈指代跪”,就是把右手食指、中指並攏,自然彎曲,以兩手指輕輕敲擊桌麵,表示感謝。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放茶壺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壺嘴對著客人,否則有催促對方“你走吧”的意思。

)第二節 合理安排座次,會讓人如沐春風

在商務接待這類的應酬活動之中,“坐”是一個看似不起眼兒,卻有時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舉動。“坐”不對位置,就可能引起客戶的反感,從而弄砸了和客戶的關係,生意自然無法談成。

這是為什麼呢?

故事中的楚文,沒有弄清楚座次的安排之道,不知道“以右為尊”的乘車禮儀,示意馬力坐在左側,那麼他無疑就坐在右側,這就造成了主客座次顛倒,他的無心卻讓馬力感到了一種不尊重,感受不到楚文一方的誠意,沒有誠意的生意還怎麼談得下去呢?所以馬力才會憤憤地離開了。

馬力是香港某貿易公司的商務代表,應廣州一家廠家的邀請,前來廣州談生意。廣州的廠家安排新上任的銷售部主任楚文代表公司負責接待工作。在機場見麵的時候,兩個人做了簡單的介紹,馬力對於這個合作夥伴還是很滿意的。接下來,他們準備乘車前往廣州的廠家進一步商談。為了表示對這次商談的重視,廣州廠家特意安排了一輛寶馬車前來接待馬力,馬力看到了廠家的誠意,對這次商談更加充滿期待。

然而,馬力的這種愉快的感覺很快就被潑了一盆冷水,因為楚文為他拉開了寶馬車後座左側的車門,示意他坐進去。這讓馬力很是不高興,他沒說一句話,轉身就離開了。本來已經培養好的印象,在一瞬間土崩瓦解。

在商務活動中,尤其是前去迎接遠道而來的客戶時,不可避免地要與客戶一起乘車。這時,謹遵乘車的座次安排,才能延續客戶對你的好印象,增進彼此的好感,從而利於促進商談順利進行。

當與客戶一起乘車時,如果乘坐的是前後兩排四個座位的轎車,一般司機側後靠門的座位是上座,是主賓的位置。司機正後麵的次之,是主要陪同人員的座位。司機旁邊的位置是最低級的座位,一般是由秘書、向導或警衛人員來坐。上車時,應請客戶從右側門上車。陪同者要從左側門上車,避免從客戶座前穿過。如果客戶先上車,坐到了陪同人員的位置上,也沒有必要請客戶挪動位置。車門應由位低者關上。下車時由位低者先下車,打開車門等候其他人下車。

乘坐飛機或火車時,靠窗的位置是上座,向著前進的方向則更好。如果火車是四人對座,向著前進方向靠窗的是第一位,對麵的是第二位,第一位的旁邊是第三位,第三位對麵的是第四位。

在生活中,座位的分配也許不過是一件小事,然而在商務應酬中,常常是細節決定成敗,座次的安排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造成不必要的利益損失。所以,在商務活動中,一定要謹慎安排座次,不要一不小心,為客戶拉開了“左側的車門”,為自己的生意種下惡果。

禮儀點睛

與女性客戶一起乘車時,不論她的職務高低,一律先讓女性上車,男性坐在她的左邊。如果是接待人員親自駕車,客戶則要坐在“司機”旁邊的位置上,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

)第三節 送人的禮品要精心包裝

包裝是用來盛裝禮品的,它作為禮品不可缺少的外在形式,已逐漸成為禮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包裝能起到美化禮品、增加禮品價值的作用。包裝是形式,禮品是內容,二者統一起來,才會產生和諧美。就這方麵而言,包裝與禮品是一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