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職場必修禮儀(2 / 3)

“你做錯了!”王經理斬釘截鐵地說。

隔了兩天,總經理果然做了處理——張小姐接到一份解雇通知。

禮儀點睛

在職場上,你必須時刻牢記這一條:上司永遠是決策者和命令的下達者,無論你有多大的把握,無論你代替上司決定的事情有多細微,都不能忽略上司同意這一關鍵步驟。否則,當上司意識到本應由自己拍板的事情,被下屬越俎代庖,他所產生的心理上的排斥感和厭惡感,以及對於下屬不懂規矩的氣惱,足以毀掉你平時在他心中樹立的良好形象。

)第五節 把忠告和進諫變成提醒

向上司、決策者貢獻自己好的建議與計劃,是我們應盡的職責。然而,我們在獻計獻策的時候,往往會遇到不受重視、不被采納的苦惱。尤其是當一個經過自己潛心研究,周密思考,確信是一個非常合理、非常優秀的建議和計劃被上司斷然拒絕的時候,我們的苦惱會更大。領導之所以拒絕你,是因為他與你身份、地位的不同,存在一些微妙的心態。因此,如果你有很不錯的想法要告訴上司,就得需要一點兒策略。

美國第28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恃才傲物,對別人的意見根本瞧不起,要麼不采納,要麼不理睬。許多人都覺得他是“一扇老橡木做的門”,任何新鮮的意見都會被毫無例外地拒之門外。

但有一次,威爾遜單獨召見豪斯,豪斯看準機會,盡自己所能,清楚明了地陳述了一個政治改革方案。由於精心研究過,自認為切實可行,說得也理直氣壯。然而,豪斯還是得到了和其他人相同的命運。威爾遜當即說:“在我願意聽廢話的時候,我會再次請你光臨。”但是,數天之後的一次宴會上,豪斯很吃驚地聽到,威爾遜總統正在把自己數天前的建議公開發表。這件事啟發了豪斯:原來總統不願意第三者在場的時候,才“接受”別人的意見,且私底下即使被說服了,還要裝作不承認,這可能是一切偉大人物共同的特點吧,因為他們總認為自己比別人要高明許多。

通過這件事情,豪斯先生學到了把意見悄悄“移植”到總統的心中,如果總統對他的計劃感興趣,然後就會把他的計劃作為總統自己的“天才構思”而公之於眾,使總統覺得是他本人想出了這個好主意,這就是最好的進諫辦法。

對大多數人而言被人比下去總是件不舒服的事,而超越主宰自己命運的人不是愚蠢就是自找倒黴。那些自認為優人一等的人往往令人嫌棄,尤其易於招來上司的嫉恨。財富、性情和氣質等被人超越,許多人並不太在意,但是卻沒有人願意在智力上被人超越,上級更不願如此。要記住,領導者總希望自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能高人一籌。

1914年春季,豪斯奉命赴法國做外交上的接洽。出發前,威爾遜表麵上同意了豪斯的計劃,但是態度極其謹慎,離正式批準還差得很遠。豪斯到巴黎後不久,給總統寄回了同法國外長的談話記錄。在信中,豪斯把經總統謹慎同意的計劃,說成是“總統的創見”,並熱烈讚揚說,這是“天才,勇氣,先見之明”。看了信,威爾遜總統毫不猶豫地正式批準了這個計劃。計劃的順利實施,不僅給兩國帶來巨大的利益,而豪斯也為自己實際發揮的作用由衷地高興,威爾遜也更加喜歡豪斯,對他更加倚重。豪斯也從來不表示某項計劃是他想出來的。豪斯曾說:“我不願意說那些計劃是我的創造,我的計劃充其量隻是一粒種子,它要長成參天大樹必須有空氣、土壤、水分和陽光,而總統就是這些條件。公平地說,把種子變成大樹的是總統,我隻不過把種子種在總統心中。”

整個威爾遜執政期間,豪斯這種簡單而有效的“種子移植”的策略對威爾遜的影響,比當時所有政治家加在一起的影響都大。有人開玩笑說:“豪斯發明了‘思想試管嬰兒’,威爾遜則是這次偉大試驗的母體。”

禮儀點睛

我們每個人都有麵子,尤其是領導者。他們更注重自己的麵子,因為他們還管理著其他下屬。試想,如果你是領導,每天有人對你指手畫腳,或者幫你拿主意,幫助你發號施令,你是什麼感受?所以,細心的員工,要懂得從領導的角度想問題,懂得不隨便給領導提意見,而是用委婉的口氣,向他提出建議。

)第六節 多請教,給他人留下好印象

小李和小陸是同一所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他們的成績都很優秀。兩人被分配到同一家單位。一年以後,小陸被提升為部門主管,小李則被調到公司下屬的一家機構,職位沒有實權,地位明升暗降。同在一家單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原來,他們被分配到該單位後,領導各交給他們一件工作,並交代他們可以全權處理。

小李接到任務後,做了精心的準備,方案也設計得十分到位。他一心投入工作,全然不記得要向領導請示一下。領導是開明的,既然說過讓他全權處理,自然也不幹涉,但也沒有和下麵人交代什麼。等到小李把自己的計劃付之於實踐時,各部門人員見他是新來的,免不了有些怠慢,小李心直口快,與一個人頂了起來,這可惹了麻煩,因為這人正是公司總經理的親信。後果可想而知,他的工作處處受阻,最後計劃中途“流產”。

而小陸接到任務後,經過周密分析調查,提出了若幹方案給領導看,又向領導逐條分析利弊,最後向領導請教用哪個方案。這時,領導對他的分析已經信服了,當然采取了他所推薦的那個方案。這時他又問領導如何具體實施。領導說:“你自己放手幹吧,年輕人比我們有幹勁。”小陸連忙說,自己剛來,一切都不熟悉,還得多聽領導的意見。因為小陸的態度謙恭,意見又到位,領導很滿意,當即給幾個部門的主管打電話,讓他們大力協助小陸的工作。因為有了領導的交代,加上小陸在實施自己的方案時又時時注意與各部門人員的協調,所以他的工作完成得又快又好。

造成小李和小陸兩種不同待遇的原因就是:小陸注重和領導與同事的溝通,即使這件事他已經成竹在胸,但他還是去征詢了領導的意見,很虛心地請求領導的幫助,給領導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利於他的工作的開展。而小李卻忽略了這一點。

當然,即使是領導,也可能在某方麵的能力並不如你,但是作為領導,他定然有自身的長處,多向他請教不但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有助於做好工作,還能給領導留下良好的印象。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你或許會想:如果我總是向領導問問題,會不會顯得我很沒能力呢?當然,這種擔心也不是多餘的,如果你請教領導的問題經常是那些很簡單、很基礎的問題,而且事無巨細都要去問,領導肯定會懷疑你的能力,而如果你請教的問題是一些帶有自己想法的,甚至是建設性的,領導不但不會懷疑你的能力,還會覺得你這個人很聰明,非常值得培養。

有心的上司都很希望他的部下來詢問,部下來詢問,就表示他在工作上有了不明之處,而上司予以回答,就能減少錯誤。

禮儀點睛

一般人都愛犯一個毛病,就是自以為最了解自己。事實上,我們對自己的所知極為有限,幾乎無法具體地描述自己的個性、能力、優點和缺點。正所謂“當局者迷”,當你以為“這就是真正的自己”時,通常隻看到“有意識的自我”和“行動的自我”,但這些都隻是自我的一部分而已。要想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工作中少走彎路,那就要多向別人,尤其是領導請教。

)第七節 時機不宜,懂得設法回避

當羅斯福繼麥金萊就任美國總統之後,他的老友菲萊邱到華府拜謁他。而後菲萊邱自述他到總統的府邸謁見羅斯福的情形:“我那位老友站著向我微笑,把手搭在我肩上,說:‘你需要什麼?’當他問我此話時,哈哈大笑起來。但是,我覺得他這一笑是為了掩飾一些厭惡。或許我不是唯一急於加入政治生涯的人,因此,我也笑著表示,我並不需要什麼。而他顯然就此寬心多了,說道:‘怎麼可能!你是這些人中唯一的人才,其他人不是做官升職,就是入了監獄。’當時我認為,我到此拜謁已令他十分高興了。雖然我知道我時刻都可獲得一個好差事,但是,我認為假如我能無求於他就告辭了,那麼,我與羅斯福的交情將會更進一層。所以,我就此告退了,帶著一本西班牙文的自修字典,回到家中開始準備外交的職務。大約於一年之後,我從報紙上看到一則要派遣一位美國的第一公使前往哈瓦那的公告。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機會,我一向對古巴頗為熟悉,而且我一直在研讀西班牙文,我認為我早已非常熟悉那個地方了,其餘的事情就更容易,我隻須再到華府,把我的衷心希望及以往的研究告訴羅斯福即可。果然我的目的達到了。”

這就是菲萊邱之所以能出任古巴公使,繼而得以展開他曆久且光輝的外交事業之故。也是他用以毛遂自薦的另一種方式。當初,他感到羅斯福的心中隱約藏有一點兒莫名的反感,於是,立即伺機引退,以等待另一個時機。這就是他於日後自我推薦得以成功的妙策。而他隻帶著一本西班牙文的字典回去自修,準備外交上的事務,也就是他順利地擔任古巴公使的基礎。

由於時機不宜,領導表現出抗拒、反感之意,這類的障礙是時有之事。然而,遇有此種障礙之時,有遠見的下屬必定立即設法回避。

菲萊邱說:“我不願意做別人也想做的事情,但是,我常參照別人的方法去完成我想做的事情。”這句話正是我們所謂的“讓步”訣竅之最好的詮釋了。

想要取得領導的認同和支持,最好的方法,就要懂得如何站在領導的立場,為領導著想。自己所堅持或是爭取的事情,如果也保障領導的權益,當然就容易取得領導的認同。

禮儀點睛

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相輔才能相成的,所以就要思考,如果換作自己,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自己才會被認同?懂得退讓一步,獲得領導的支持,一切事情才有可能在良性循環的軌道上順利進行。

)第八節 危急時,別忘幫同事一把

潘敏在某家塑料製品企業經營部工作。一天,經理心急火燎地過來問:“楊麗呢,她的那份合同做好了沒有?”

今天恰巧楊麗出去辦事,臨走時對潘敏說了一下。潘敏便說:“楊麗剛剛出去,您需要哪一份合同書?”

“就是與宏達塑鋼窗廠簽訂的那一份合同,真是越到節骨眼兒上越找不著人!”經理說道。

“楊麗一會兒才能回來,我先幫您找一下吧。”經理走後,潘敏馬上給楊麗打電話,找到了那份合同,並及時給經理送了過去。

關鍵時刻潘敏解決了難題,楊麗非常感動。此後兩個人的關係非常密切,成為紅粉知己。

在工作中,一個人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在同事遇到困難時幫同事一把,不僅播下人情,得到同事的感激,還為彼此的關係抹上蜂蜜,使彼此的關係融洽而甜美。況且,幫助別人搬開腳下的絆腳石,有時恰恰也是為自己鋪路——幫助同事即是幫助自己。在幫助別人時,任何一種努力都不會白費。幫助同事,既贏得了同事的尊重,也容易得到老板的器重,因為你在幫助同事的同時也向老板展示了你的能力。

在同事有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是我們分內的事情,切不可以此作為人情記在心頭,更不要沾沾自喜,時常將對別人的幫助掛在嘴邊。這樣的人,別人也不願意接受他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