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恢複情緒的絕妙處方:保持情緒穩定的10條健康要訣(2 / 3)

解開你的情緒密碼

感官體驗,是人們了解這個世界最直接的途徑,是人們生活中快樂的巨大源泉。由於身體與精神的不可分割的聯係,當我們在身體上或者說感官上感到快樂,精神上也很少感到不快樂的。

所以,在人們心情鬱悶、情緒消極的時候,感官上的愉快也能使人忘卻精神上的煩惱,獲得放鬆和舒適,讓心中的不快煙消雲散,使心情愉悅起來。

感官體驗,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嗅覺、觸覺都能讓一個人心情平靜下來,如哭泣的嬰兒隻要被母親抱起來就有可能停止哭泣。

情緒加油站

經常去戶外活動,對上班族來說是很奢侈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沒事去窗前眺望一下青草綠樹也對心情有所裨益。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斯蒂芬·開普勒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分別讓兩組人員在不同的環境中工作,一組的辦公室窗戶靠近自然景物;另一組的辦公室則位於一個喧鬧的停車場。結果他發現,前者比後者對工作的熱情更高,更少出現不良心境,其效率也高得多。

潛意識療法:將內在的潛能調動起來隨著人們對潛意識的研究,潛意識對情緒的影響也越來越被心理學家重視,利用潛意識來調控自己的情緒也成為一種卓有成效的情緒控製辦法。

潛意識的力量已經被人們所接受,比如明天要參加一個重要的會議,你告訴自己明天早上要早點醒來,千萬別遲到。第二天早上,鬧鍾還沒響呢,你已經醒來了。在這之前,你向來可以一覺睡到大天亮的。這就是“千萬別遲到”這種念頭在無意中起了暗示作用,然後通過自律神經係統來控製你的睡眠時間。這種現象反複強化,就能建立起一種條件反射,通過身體的反應自由地控製你的睡眠和覺醒。

其他的情緒也是如此,一個從小不受父母寵愛,被父母打罵慣了的孩子,他的潛意識當中會留下“我不受人歡迎”的意念,這種意念一再強化。日後,他就會真的成為一個不受人歡迎的人,在社交上很難取得好成績。

潛意識可以控製人們很多的意念、行為,同樣也可以控製人們的情緒,而且利用潛意識控製情緒的效果比其他的方法更有效,隻不過這種方法需要更多的時間。利用潛意識進行自我暗示,必須講究放鬆技巧,依照命令放鬆身上的肌肉,一般的方法是從腳尖開始:

首先,放鬆右腳的腳趾尖,然後腳踝、膝蓋、大腿、腸、心髒、肺、頸部。這一部分肌肉放鬆之後,換左腳。

然後,放鬆右手指尖,依次是手腕、手肘、肩部,所有的肌肉放鬆之後。換左手。最後是下巴、鼻子、耳朵、眼睛,也依照這個順序放鬆。

這一放鬆練習在反複多次進行之後,就能自如進行,全部過程隻需要30秒的時間,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如上下班、飯前飯後、睡前醒後,都可以練習。

身體放鬆是情緒調節的第一步,學會了身體放鬆,我們還可以通過潛意識的暗示作用來提升自己的情緒,這裏介紹一種“五覺”訓練法。所謂“五覺”訓練法就是通過五種感官元素: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來給予自己心理暗示,具體做法是:

1.找一張紙或者卡片,在上麵簡潔、扼要地寫清楚自己所希望達到的目標,給此目標一個期限,以及你所希望付出的代價。把這個目標隨身攜帶,有時間的時候拿出來讀讀,要充滿自信地朗讀,好像自己真的已經達到這個目標了。每天至少朗讀2遍。

2.給自己一個榜樣,比如如果你想成為楊瀾似的人物,就在牆上貼上她的照片,時常審視,利用視覺潛移默化地進行暗示。

3.利用語言的魔力。一個人的聲音可以反映出很多信息,找個錄音機錄下自己的聲音,從自己的聲音當中尋找不足的地方,再加以改進,如提高音量,放開聲音,可以朗讀一些積極的話語,也可以唱些昂揚的歌曲來振奮自己的精神,每天以肯定、重複的自我暗示來滋養心靈,一步步摒棄過去負麵的思想,代之以正麵積極的信念,這樣情緒也會不知不覺間好轉。

解開你的情緒密碼

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與神經係統具有類似電子計算機一般驚人的能力。它不僅能儲存大量的信息,而且幾乎可以一模一樣地再現這些信息。消極的消息刺激會使思想衝動和感情色彩的大腦皮層下的神經中樞不再促使智慧和熱情迸發、交流,反倒把智慧和熱情禁錮起來,使人感到抑鬱、緊張和焦躁不安。而一個人接受積極的信息刺激,包括回憶和想象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形象,才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活躍、開放,具有應變力和創造力。

情緒加油站

潛意識療法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放鬆,通過反複多次的方式強化自己內心的意念。每天可以規定一段時間,如早晚刷牙洗臉的時間裏,換上寬鬆的衣服,對著鏡子,直視自己的眼睛,大聲地喊出自己心裏的想法,想要達到的目標,讓這種想法直達自己的內心深處,讓心靈感受到這種意念的強烈。當這種意念慢慢固定下來,潛意識就會按照這種意念行動,進而驅使自己朝目標努力。

冥想靜心法:借助宇宙的力量讓心靜下來可以毫無誇張地說,冥想是對抗壓力、抑鬱、煩惱等所有負麵情緒最有效的心理技能之一。所謂冥想就是停止知性的大腦皮質感知作用,而使自律神經呈現活絡狀態。簡單地說,就是停止意識對外的一切活動,而達到忘我之境的一種心靈自律行為。冥想不是什麼超能力,它是心理上本來就有的東西,而且是每個人都唾手可得的東西。冥想可以讓人們的左腦平靜下來,讓人產生無限的想像力、創造力和靈感,而且冥想可以讓人對事物的判斷力、理解力大幅提升,身心也會在冥想的作用之下呈現安定、愉快、心曠神怡的狀態。每個人隻要善加利用,都能夠藉由冥想的方式來創造奇跡。

冥想的作用很多,它可以讓人集中注意力、穩定情緒、控製思維、放鬆身體等等,如今健身房流行的瑜伽也多有冥想的成分在裏麵。我們之所以不能放鬆,有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腦子裏麵太亂了,很難平靜,而冥想正是幫助心靈平靜的方法。

在進行冥想之前,一定要讓自己的身體放鬆,這裏介紹幾個身體放鬆的方法:

方法之一:

讓思想聚焦於兩隻眼睛,然後輕柔地掃描前額,然後是頭皮、後頸、後背,再往下是兩隻手臂、兩隻手,往上回到下頜,向下到胸、腹部,最後是雙腳。

這種方法主要在於提高身體的自我意識,將身體掃視一遍,識別身體的緊張,然後靜靜地排除它。

方法之二:

1.選擇一間安靜的屋子,在保證沒有人打擾的時候,寬鬆衣服,平躺在堅硬的木板上。

2.腳趾,使右腳和腳踝肌肉緊張,扭動腳趾。然後收緊肌肉,放鬆,重複做幾次。隨後換左腳。

3.小腿,收緊小腿肌肉,先右後左,重複幾遍收緊和放鬆。

4.大腿,從右到左收緊大腿肌肉,重複幾遍。

5.臀部,同上述步驟一樣,重複收緊與放鬆的過程幾次。然後向上輪流練習腹部、胸部、背部和肩膀的肌肉。

方法之三:

1.靠在沙發上,閉上眼睛,將注意力集中在頭部,咬緊牙關,使兩邊麵頰感到緊張,然後將牙關鬆開,咬牙的肌肉就會產生鬆弛感,逐次將頭部各處骨肉一一放鬆。

2.然後將注意力轉移到頸部,盡量收緊脖子的肌肉,感到酸痛的時候,再放鬆。重複幾次。

3.將注意力集中到兩手上,將兩手用力握緊,直至發麻、酸痛,兩手開始放鬆,然後旋轉至舒服位置,並保持鬆軟無力狀態。

4.把注意力移到胸部,先做深吸氣,憋幾秒鍾,緩緩把氣吐出,再吸氣,如此反複,讓胸部覺得輕鬆為止。反複類推,將注意力集中在肩部、腹部、腿部,逐次放鬆。最後,全身放鬆,保持2~3分鍾。

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放鬆練習,就像任何事情一樣,很難有什麼事情能夠一次做到位的,放鬆練習也一樣,需要多次逐步進行,千萬不可急躁。

身體放鬆之後,就可以定期進行冥想練習了,盤腿坐直,左腳搭在右腳大腿上,左手放右手之上,拇指尖端輕輕接觸放在懷裏,肘部輕輕地靠在身體之上。頭低垂,背挺直,眼睛閉上,肩膀下垂,自我感覺舒適。

一開始做不到靜心,可以在心裏念數字,時間由短到長,可先從3分鍾做起,慢慢到半小時,最重要的是要定期有規律地練習,一旦進行練習了,就要努力堅持下來。

解開你的情緒密碼

冥想不是要消失意識,而是在意識十分清楚的狀態下,讓潛在意識的活動更加敏銳、更加活躍,進而與宇宙意識波動相連接。人類的大腦,受到天體星球運動的支配,是宇宙的一部分,而且具備了和所有波動同頻道的機能。如同收音機調對了頻率,就能清晰地接收到信息一般,冥想就是調整自己與宇宙波動的一種方式。

情緒加油站

光暗交替靜心法,就是利用早晚在床上的時間來做靜心運動,這種簡單的方法可以在短時間內讓身體恢複活力。每天至少2次,一是清晨起床之前,剛清醒,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時,立刻做,因為此時,由於你剛起來,頭腦裏麵的雜念非常少,差不多就像白紙般潔淨。什麼姿勢都不需要,仰麵躺在床上,閉上眼睛,把身體當成中空的。

吸氣,想著金色的陽光傾注進頭腦中,進入、深深地進入,陽光從頭頂注入,充滿全身,然後從腳趾出來。那金色的陽光會清洗你的身體,並會讓你充滿活力和創造力(記得,當你吸氣時,用這種具象化的方法來做)。

呼氣,想象一條巨大的黑暗之河正通過你的腳趾深深地進入,像漆黑的夜晚,像一條河流,從腳趾往上移動,充滿全身,然後從頭頂流出去。它會撫慰你,使你平靜、寧靜,使你具有巨大的可接受性。

然後,再吸氣,重複剛剛的想象。第二次是晚上睡覺時,當你覺得正在睡與醒之間來回遊蕩、快睡著時做這個靜心,做到不知不覺睡著。每次20分鍾,3個月之後,你就會覺得身體能量慢慢上升。

積極轉念法:每個人的情緒自主權都在自己手裏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賣傘的,小女兒嫁給賣扇的。老太太天天坐在門口看天氣,天晴的時候,她唉聲歎氣,說大女兒家的生意不好了。下雨的時候,她愁眉苦臉,說小女兒家的扇子沒人要了。

過路人看到她隻能繞道而行,因為誰都怕她那憂心忡忡的樣子。後來,有一個人說:“這樣不是很好嗎,下雨的時候,大女兒的傘就好賣出去了。出太陽的時候,小女兒的扇子不就好賣了。”老太太轉念一想,還真是。後來,人們就再看不到她那沮喪的臉了。

認知決定情緒,一個人如果習慣朝著悲觀的方向想問題,那麼他的情緒肯定大部分時間是消極的。反過來,如果一個人的性格是積極的,那麼,即使遇到很困難的事情,他也能朝著樂觀的方麵想,那樣也就能長期保持樂觀積極的情緒了。

情緒的“選擇權”其實在每個人的手上,是願意開心地過呢,還是痛苦地生活,這些完全看你自己。

小雅在一家公司做文秘,做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時間久了,心裏很膩煩,對老板的話不再像當初那麼放在心上,工作也越來越拖遝了。老板讓她打個文件,她心裏煩,打得錯誤百出。老板看她這個樣子,就教訓了她幾句。小雅翻翻白眼,以示抗議,沒想到被老板看到了。老板很生氣,就說:“你要不願意做就算了,外麵有的是人。”

小雅重新打印著文件,心裏很不高興。可她轉念一想,拿老板的薪水就得為老板做事,這是天經地義的,做得不好,挨訓也是理所當然的。這樣一想,她的心情又好了,認認真真地將文件打印了出來。

這就是認知,積極的認知方式可以讓人長期保持愉悅的心情。如果我們的“認知”更冷靜,當我們被別人說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他這樣的口氣,說明他是個直率的人,難道我喜歡跟一個虛偽的人交流嗎?他的建議是好的,至於口氣,等有機會了再跟他溝通吧;他可能是遇到什麼事情了,才會這樣。這樣想的話,哪還有什麼不高興的呢?

心情不好的時候,要學會轉變自己的思想、認知,從正麵、積極的方向去思考問題。積極轉念法可以在短時間內調整自己的情緒,而且有助於建立高情商,在為人處事當中更成熟一些,不會輕易地被負麵情緒控製。

解開你的情緒密碼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貝克認為:認知是情感和行為的中介,認知產生情緒及行為,而異常的認知會產生異常的情緒及行為。情感問題和行為問題與歪曲的認知有關。人們早期經驗形成的固定圖式,決定著人們對事物的評價,成為支配人們行為的準則,而不為人們所察覺,即存在於潛意識中。一旦這些圖式為某種嚴峻的生活實踐所激活,則有大量的“負性自動想法”在腦中出現,即上升到意識界,進而導致情緒抑鬱、焦慮和行為障礙。如此,負性認知和負性情緒互相加強,形成惡性循環,使得問題持續加重。常見的負性認知有:任意推斷、選擇性抽象、過分概括、放大和縮小、個人中心、二分法思維。比方說任意推斷的認知,就是在證據缺乏或不充分時草率地作出結論,作出“我是無用的,因為我去買東西時商店已經關門了”等判斷。而過分概括就是以點概麵,看到自己不漂亮,就作出自己一無是處等判斷,這些都是錯誤的認知,必須通過建立積極的思維模式來轉變這一思想。

情緒加油站

給自己提出好的問題,是改變情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什麼樣的問題就會有什麼樣的答案,唯有提出好問題,才能得到好的答案。比如說,如果你一直不斷地提出像“我為什麼會這麼沮喪?”或“為什麼別人不喜歡我?”這類問題時,你的大腦會自動搜索信息,最終它會告訴你這樣的答案:“因為我天生是一個悲觀的人”、“因為我很笨”等,使你一直擺脫不了這種無奈的狀態。若是你能改變方式問道:“我怎樣才能擺脫沮喪的狀態,讓自己快樂起來且更受人歡迎?”你的大腦就會告訴你使自己振奮的方法。

因此我們盡可能使用具有建設性的和積極意義的問句,如“在這件事上我可以學到什麼?”“這件事有什麼好的一麵?”“我怎樣才能提高語文成績?”“我怎樣才能考取北京大學?”等,通過這些提問可以讓自己的大腦產生積極的思維,讓自己的情緒高昂起來。

脫敏治療法:增加心理對負麵情緒的抵抗力

男孩去請教一位心理醫生,說他失戀了,很痛苦,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已經努力不去想她了,將所有關於她的物品都藏了起來。但是隻要有一刻的功夫閑下來,他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她,那種被痛苦包圍的感覺讓他快要窒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