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想最壞的結果
麵對一件事情感到恐懼的時候,不妨問一問自己,最壞能壞到哪裏去呢?就像麵試一樣,很多人會這樣安慰自己:頂多就是應聘不上唄,有什麼大不了的。這樣一想,會勇氣倍增,迎難而上,問題可能就解決了。
2.暗示
潛意識具有神奇的力量,在心中鼓勵自己,“我能行”、“我一定可以”、“我絕對沒有問題”,反複不斷這樣想,暗示語會進入潛意識,彌補我們從小因為受否定而形成的心靈黑洞。
3.從容易的事情做起
之所以恐懼,很多時候是因為自信心不夠,從小事做起,能夠逐漸培養自己的自信心,一次次的小成功會增強自己的自信,有了能夠把一件小事做好的自信心,以後,對於一些大事也就能夠慢慢地做好了,恐懼自然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4.注意力集中法
人們總是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以為別人都在注意自己,所以過分地害怕、拘謹,這種時候,集中注意力去做自己該做的事,安慰自己,就像自己不會去過分關注別人一樣,別人也不會過分關注自己,專心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好了。
5.自我欣賞
自卑的人跟自信的人比起來,前者的恐懼更多一些,稍微困難一點的事情都有可能讓他產生恐懼心理。自我欣賞能夠讓自己更加自信,多多發掘自己性格中的優點,欣賞自己,這樣會慢慢自信起來,恐懼會在無形中減少很多。
恐懼症是很多人都有的一種心理症狀,心理專家指出,隻要接受適當治療,85%~95%的患者都可以得到明顯改善,而且無論病程多長、病情多重,治療效果都會很好。所以,恐懼心理嚴重的患者有必要接受專業的治療,不要諱疾忌醫,讓自己長期活在陰霾下,麵對生活的痛苦束手無策。
解開你的情緒密碼
恐懼症可分為3種類型:
1.單一或單純性恐懼症。即對某特定環境或某特定物體的恐懼,如恐高、懼怕乘坐電梯、怕蛇、怕蟲等。這種單純性恐懼症多是由於兒時某一次遭遇引起,成長後會逐步減弱。單純性恐懼症患者一般可以生活如常,隻需避開那些引起恐懼的因素就行了。
2.社交恐懼症。即對公眾的注視或與他人交往,會感到一種毫無根據的恐懼,害怕自己的行為會帶來羞辱。這種患者會回避在公眾場所吃飯,甚至不敢利用公眾場所提供的種種方便。
3.廣場恐懼症。即對公眾場所的恐懼,患者害怕離開自己熟悉的“安全”的地方,例如家裏,這類人主要是怕自己無法自我控製,無力逃往安全地方。
情緒加油站
有些食物中含有類似於治療恐懼症藥物的成分:香蕉:香蕉當中含有一種被稱為生物堿的物質,這種物質可以振奮精神,提高信心。而且香蕉也是色胺酸和維生素B6的來源,這些物質可以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減少產生憂慮的情形。
菠菜:菠菜中含有人體所需的葉酸,而人體缺乏葉酸則會導致精神疾病,包括社交恐懼症和早發性癡呆等。
另外,還有深海魚,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魚油中的Ω-3不飽和脂肪酸,和常用的抗焦慮性的社交恐懼症藥物碳酸鋰有相類似的作用。
社交恐懼症——“人”並不可怕
寧寧是個非常漂亮的姑娘,文靜內斂的她在大學的時候是很多男孩的夢中情人。然而,由於她不像別的女孩那樣活潑,不愛搭理人,對人很冷漠。因此,大家給了她一個綽號“冰山美人”。
寧寧碩士畢業後,進入了一家學術研究機構,工作性質很簡單,沒有太多的人事糾紛,這一切寧寧很滿意。後來,寧寧結婚了,丈夫方劍是父親同事介紹的,年輕有為,28歲的年紀已經獨當一麵,是一家外企的銷售經理。
婚後的生活很幸福,兩個人相親相愛,閑暇時一起回父母家聊聊天,看看電影,欣賞欣賞音樂劇,小資情調十足,加上二人郎才女貌,走到哪裏,都會引起一片讚歎。
事情起因於方劍公司的一場酒會。那是方劍公司每年都會舉辦的酒會,主要是為了答謝公司的大客戶,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這樣的酒會,都是要求帶家眷的。方劍作為公司的銷售經理,毫無懸念地成為了酒會的重要角色,同事們都嚷嚷著讓他一定帶上夫人,說是聞名許久了,還沒有一見廬山真麵目,這回一定要見識見識。方劍笑著答應了,事實上,他也一直希望將美麗的妻子介紹給大家認識。
然而,出乎方劍的意料,寧寧死活不肯參加這個酒會。任憑方劍好話說盡,寧寧就是不點頭。一直到酒會舉行的那一天,寧寧還是沒有鬆口。那一晚,方劍強裝笑臉跟各路來賓周旋,看著酒會上成雙成對的夫妻,方劍心裏滿是苦澀。酒會結束之後已經很晚了,方劍一個人又跑去酒吧接著喝了很多酒,一直到淩晨兩點鍾才晃晃悠悠地回家。
因為這個事,兩人冷戰了很長時間,夫妻關係明顯出現了裂痕。後來,方劍再有什麼需要攜帶夫人出場的活動,他都不再跟寧寧打招呼,要麼一個人去,要麼就找以前的同學或者同事去。寧寧呢?雖然她慶幸方劍不再要求她出席那些人多的場合。但是,麵對方劍的冷落,她的心裏也很不是滋味。
在“閨蜜”的勸說下,寧寧走進了心理醫生診所,展開了她的社交恐懼症治療過程。
像寧寧一樣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不在少數,社交恐懼症是恐懼症當中最常見的一種,占了恐懼症患者的一半左右。據調查,在中國,每10個人中就有1個為社交恐懼症患者。社交恐懼症越來越被心理學家所關注,因為它的危害僅次於抑鬱症、酗酒,是排名第三的心理疾病。
現代人麵臨的壓力越來越大,所以患心理疾病的人數呈現越來越多的趨勢。對心理醫生而言,要治療這些病人的困難不在於患病的人越來越多,而是患了社交恐懼症的人常常因為害怕或是不願意接觸陌生人,或是害怕被貼上“有精神病”的標簽而不願意就醫。
要想治愈社交恐懼症,首先要認識到患有社交恐懼症並不可恥,想想10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患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懼症,那麼還害怕什麼呢?你並不是特例。社交恐懼症的發病原因有很多,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更多是後者,由於從小沒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對,對孩子過多的苛責、辱罵,導致孩子自卑心過重,性格壓抑,對自己沒有信心,認為別人都比自己強,因此不敢見陌生人。另外可能本身所處的社會環境較為惡劣,與人交往時受到的挫折過多,因此對與人交往產生恐懼心理。
社交恐懼症並不難治,最重要的是要克服自己恐懼的心理,勇敢地走出自己的狹小圈子,向心理醫生求助。自我治療社交恐懼症,一般是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擴大社交圈,慢慢地克服恐懼心理,讓患者恢複自信,在人群中談笑自如。
1.要相信社交恐懼人人都會有,輕重程度不同而已,而且這種恐懼是可以消除的,樹立起主動積極克服社交恐懼症的信心和勇氣。
2.要查找出讓自己恐懼的原因,並試圖挖掘心靈深處的根源。
3.在一個假想的空間裏,不斷地模擬發生社交恐懼症的場景,不斷練習重複發生症狀的情節,並不斷地鼓勵自己勇敢麵對這種場景,以便從假想中適應這種產生焦慮緊張的環境。
4.適當地采取強迫療法,逐步遞進。先站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觀察來往的人群,並試圖微笑;適應之後,嚐試著去商場購物;接著再減少人數,參加一些大規模的聚會;然後參加小聚會,並試圖發表你的觀點;最後和自己懼怕的人交往,並時刻給自己以獎勵。利用這種方法,經常不斷地練習,會使病症有很大的改善。
解開你的情緒密碼
社交恐懼症患者害怕在社交場合和人際接觸,在公共場合,他們會把注意力過於放在自己身上,對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總覺得別人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關注,擔心自己會出現錯誤而被別人嘲笑,時常處於一種莫名的心理壓力之下,這些人往往有著嚴重的完美主義和自卑心理,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過分注意。
社交恐懼症會導致口吃、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甚至興奮性暈厥等並發症,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狀態。
情緒加油站
就像麵試緊張時,在心裏告訴自己,大不了應聘不上。緊張原本就是對自己的過於在意,麵對社交恐懼症也可以如此,當心理過於緊張或焦慮時,不妨兜頭一問:再壞又能壞到哪裏去?最終我又能失去些什麼?最糟糕的結果又會是怎樣?大不了是再回到原起點,有什麼了不起!想通了這些,一切就會變得容易起來。
疑病症——“杯弓蛇影”是心病
還記得2001年趙本山演的那個小品《賣拐》嗎?趙本山憑著超乎常人的忽悠本領,硬是將範偉飾演的身體健全的路人給忽悠成了瘸子,買下一副拐杖,撐著回家去了。看的時候,相信所有的人都笑得不亦樂乎。
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個空穴來風的笑話,趙本山的這個小品是有著充分的心理學依據的。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病叫做疑病症。患有疑病症的人,就像小品中範偉飾演的路人一樣,主觀地認為自己身體存在某種疾病,即使去醫院檢查多次,醫生告知身體健康,也打消不了他們的顧慮,還總為之憂心、焦慮。
疑病症病人往往性格敏感多疑、謹小慎微、並且固執己見,對別人的話聽不進去,性格上有嚴重的完美主義,對任何事情都要求十全十美。疑病症患者中,男性往往有強迫型人格,而女性則多具有癔症性格。這些人在生活遭遇變故,如離婚、喪偶,或者子女遠離等導致身邊可交流的人減少,生活陷入孤獨的時候,就很容易因為一點小毛病導致對自身體質的懷疑。
另外,現在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大,很多人原本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在媒體的大肆宣傳下,對健康越來越關注,對疾病也相應地注意了起來,很容易對某種病症對號入座,懷疑自己得了某種疾病,以至於越對照越像,時間久了,次數多了,就懷疑自己果真得了某種疾病,成為疑病症病人。
吳娟是一名25歲的姑娘,雖然個子不高,但皮膚白嫩,雪白整齊的牙齒配上大大的丹鳳眼,麵容也不失端莊秀麗。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善良而可愛的姑娘,因為朋友的一句話而失去了即將到來的幸福。
原本她跟男朋友定好了來年情人節的時候籌備婚禮。然而,平安夜那天晚上,吳娟跟男朋友還有另外幾個朋友一起去玩,不知道路上吳娟看到了什麼東西,一直盯著看了好久。後來,朋友開玩笑地說吳娟眼睛有點“發直”,吳娟當時就拿起鏡子看,越看感覺越像,好像眼睛都不會轉了。
再出去玩的時候,吳娟都不敢看男朋友的眼睛了,總是避開他的眼光,這下引起了男朋友的懷疑,她也解釋不清楚,男朋友一氣之下就跟她分手了。分手之後,吳娟經常一個人呆在家裏看著鏡子,望著自己的眼睛,她越看越覺得自己的眼睛有問題。
後來,吳娟走進了醫院的眼科,可是醫生查來查去也沒有查出個所以然,醫生跟她說,她的眼睛沒有問題。可她堅決不相信,醫生沒法,隻好給她開了幾瓶眼藥水,讓她看東西累的時候滴幾滴。吳娟拿著藥水走了,那段時間她也沒有覺得自己的眼睛有問題。
又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吳娟跟朋友出去逛街。在路上,她看到了以前的男朋友,牽著個姑娘正在過馬路。吳娟一下子沒有緩過勁來,直直地看著他們的背影,朋友拿手在她眼前晃了幾下她都沒有感覺,朋友開玩笑說:“吳娟,是不是看到大帥哥啦?眼都發直了哦!”
“眼發直。”這幾個字一下子進入了吳娟的耳朵,她一下子激動起來,“你說什麼,我眼睛發直,真的嗎,我眼睛又發直了?”
朋友被她弄得莫名其妙,隻是傻傻地點了點頭。
那以後,吳娟的問題更嚴重了,她去了好多家醫院,醫生檢查都沒有問題,可她不相信。認為醫生在騙她,上回那醫生不是給了她眼藥水了嗎,說明她的眼睛是有問題的。現在他們都不肯說,是不是眼病已經到了晚期了啊?吳娟心裏越想越怕,整天垂頭喪氣,連工作都沒有辦法繼續了。
吳娟和範偉飾演的路人一樣,都是典型的疑病症患者。疑病症患者由於過分的擔憂、焦慮,自覺身體疼痛異常,可是又查不出原因來,因此失眠、痛苦不堪,嚴重地擾亂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疑病症與精神刺激有關,懷疑自己有病的時候,及時去醫院就診,若是查出沒有身體上的病變,要盡量相信醫生的話,正確認識自己的疾病,不要感到身體疼痛就如末日來臨,調整自己的狀態,去做些別的事情,不要一味地專注在疼痛上麵,那樣沒病會想出病,小病會想成大病。
解開你的情緒密碼
判斷是否為疑病症有五大參考標準:
1.堅信自己患有某種疾病。
2.在醫師做過全麵體檢並確認沒問題之後,仍然相信自己有病。
3.常伴有焦慮、抑鬱症狀。
4.內心非常苦惱,不能進行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5.這種擔心延續3~6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如果這幾大指標都存在的話,那麼就該引起警惕,及時調節了。
情緒加油站
對疑病症的藥物治療主要在於解除患者伴發的焦慮與抑鬱情緒,可用苯二氨類、三環抗抑鬱劑以及對症處理的鎮痛藥、鎮靜藥等。少數病例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可獲緩解,據一些患者的經驗,治療精神病類的藥物舒必利有一定的抗幻覺妄想和抗抑鬱作用,對疑病症也有較好的療效。具體情況可在醫生指導下,酌情服用,以幫助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