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張良論天下(1 / 2)

張良投奔周伯不僅僅是因為周伯的坦誠和仁義,還因為周伯具有稱雄天下的本錢。

在這一路上,張良聽了不少有關於陳勝的消息,就算渡過了黃河,他也斷然不會去尋找陳勝。

最好的辦法就是回到老根據地下邳,等待能夠幫他成事的人。

周伯無疑能夠成為這樣的人選。

武臣奉命和周伯一同經略趙地,現在武臣竟然自稱趙王,這和陳勝的本質上是一樣的。

陳勝作為起義軍的盟主,無疑對天下各路諸侯有很強的示範作用。

陳勝如果緩稱王,則能凝聚人心,但現在稱王,各路諸侯就不願意了,你陳勝也不過是一介布民,你能稱王,我也能稱王。

於是天下間各諸侯王悄然複蘇。

聰明的尋找各諸侯王的後裔為王,自大的學陳勝幹脆自立為王。

張良問道:“不知主公有何計較?”

周伯道:“陳王不得人心,我料他必速敗……”

張良凝視著周伯,心中閃過一絲訝異,聰明如他,雖然知道陳勝難成氣候,但也不敢如周伯一般,斷然肯定陳勝將速敗。

“陳王一倒,各地倒秦的勢力又回歸一盤散沙狀,到時候群龍無首,章邯必然將矛頭對準勢力最強大的諸侯,然後一戰定乾坤。”

張良點頭道:“主公看的很是深遠,不知道主公日後如何謀劃呢?”

周伯道:“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張良倒吸一口涼氣道:“主公思慮深遠,良不及也。”

周伯笑道:“我隻是知道大體方向,但要如何謀劃,則要聽子房的高論了。”

張良點頭,從隨從身邊借口一個布包,展開竟然是一副製作精良的羊皮地圖。

這念頭,地圖是一種昂貴的戰略資源。

由此可見,張良和蕭何一般,是一個老謀深算之人,早已知道天下大亂不遠,而早早的做了準備。

隨從將地圖放在床榻上,攤開在周伯和張良麵前。

一行人看兩人聊天投緣,葛嬰使了個眼色,一行人退了出去。

張良伸手在地圖上點了點,眼中閃過一抹思索之色。

良久,張良才舒了一口氣,道:“主公,剛你說的沒錯。陳王的事情我多有耳聞,聽說陳王進駐陳城之後,變的驕奢淫逸,殺了不少當年跟隨他的老兄弟,又不顧張耳、陳餘的建議,悍然稱王,如此種種已為他埋下了敗亡的伏筆。”

張良指著地圖中的陳城,充滿著自信的光輝道:“這個陳城從地理位置來說,是一個易攻難守的城池,不過隻要運用得當,還是可成大業。可惜了,如果陳王軍能勝秦的主力軍,他的部下周文、吳廣宋留以及主公,必將立刻分崩離析,陳王失去了號召力,他麵對的不是唾手可得的天下,而是一個由他自己造成的難以收拾的爛攤子。”

“若是陳王有主公一半智慧,這天下就是他的囊中之物。”

“剛才主公料定,陳王必然速敗,其實這也不算什麼稀奇的事情。吳廣帶領二十萬大軍攻打一個滎陽,卻久久打不下來,可見張楚的起義軍實力並不是很強,遇到一個城池稍微堅固一點的,防守能力稍微強悍一點的將領,就束手無策了。加上現在軍隊膨脹的過快,光求擴大軍隊,從來沒有想過如何發展後勤補給,打順風戰還行,一旦有點挫折,必將人心惶惶。暴秦雖然已是風雨飄渺,但它的底子還在,應該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