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範增(1 / 2)

對於周伯來說,他已經在陳城滯留了太久時間了。

武臣無數次催促周伯開拔大軍,他倒不是真正擔心周伯會不會出軍,而是覬覦周伯的幾千士兵。

他不知道,周伯已經打定主意,不會給他一兵一卒。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周伯打定主意,今天是最後一天,再見不到範增,他也隻能帶領軍隊踏上征程。

因為陳城的氛圍越來越詭異了。

每天都有人被陳勝處死,每天都發生犯罪,每天都有將領帶領士兵逃跑。

而作為主將的陳勝,他對於這一切都漠不關心,他唯一關心的是,他的宮殿什麼時候能夠建成。

在陳勝的心裏,這個天下早已經在他手中牢牢掌握了。

陳勝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不斷製造輿論氛圍,貶低潛在的威脅吳廣。

在他的積極運作之下,吳廣頭上的光環已經完全消失,人們終於明白,原來他隻不過是陽夏的一名普通農民而已。

但有一點,陳勝自己從來沒有考慮過,其實他自己也同樣如此,現在他唯一值得大家敬畏的就是,他擁有的百萬軍隊。

這支軍隊無論再怎麼差,也是一支超過百萬人的恐怖力量。

在陳城,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深居淺出,正用他智慧的眼睛,默默的觀察著陳勝以及他的起義軍。

範增出身貴族,陳勝也派人請他出山過一次,之後便再沒有消息了。

周伯知道他的重要性,因此他每天都會親自來一趟範增的居巢,但是範增根本就不見他。

“先生有事外出了,不在家。”

這是周伯得到的答複。

陳勝起義軍進駐陳城之後,範增家中開始有一些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進進出出,連被稱為當地代表的父老們也一樣,經常前來討教該如何行動。

範增始終在仔細觀察陳勝有幾分成功的把握。

範增知道陳勝要真正做大局麵的唯一辦法就是尋找到真正的楚王後代。

“關鍵是陳勝會不會這樣做。”

範增暗中一直在想這件事。

範增認為,這才是陳勝能否獲得成功的關鍵,否則,陳勝是根本不會成功的。他不想把本鄉子弟送到根本不會成功的陳勝那裏,不想讓他們在潰不成軍之時暴屍荒野。

很快,令範增失望的消息傳了出來,陳勝自行稱王了。

國號稱為“張楚“。

不直接稱“楚”,可能是陳勝雖迫不及待,但也有心虛之處吧!所謂國號,比如像夏、殷、周,或者趙、魏、楚,還有秦,一般都是用一個字來表示。用兩個字的不是漢民族正統的國家,隻有類似於朝鮮、吐蕃、南詔,或者月氏、烏桓、大食等附屬小番國才會使用這樣的稱謂。

在居巢當地聽到這一消息,範增當即吃了一驚:“當了王啦?”

繼而想道:“陳勝也就到此為止啦!”

這期間,他又聽說吳中城的項梁已經揭竿而起,範增便著手收集這方麵的信息。

很快他便知道了,這項梁是項燕真正的後代。

這樣想,是因為隻有項氏才可能理解自己的建議。即使找遍千山萬水、林間草莽,也要找到楚王的子孫,如果將其推舉出來並立國號為“楚”,肯定會凝聚成一股滅掉秦的強大力量。

“隻要做到這一點,秦就必將垮台。”

範增心裏在想。

在陳勝稱王的第二天,範增才準備好一切,打點好行裝出發了。

剛出門,他便碰到了等候了十幾天的周伯。

周伯遲遲不肯出兵,不僅僅是處於要爭取範增的考慮,更為重要的是,他在擔心葛嬰的安危。

葛嬰是他生命中的貴人,如果曆史真的發生了陳勝要殺葛嬰的一幕,周伯決定一定要將葛嬰救下來。

若是現在揮師北上,到時候肯定鞭長莫及,難以采取行動。

相比於範增,周伯顯然更看中葛嬰。

兩個人,促使了周伯一直屯軍陳城。

今天,周伯必須離開陳城了,因為再不離開,他的軍隊也會難以掌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