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生命流星般隕落
請看2009年中學生自殺事件:3月26日晚8時許,江蘇鹽城市第一中學高一學生宋林在家中墜樓身亡;3月15日上午9時30分許,湖南湘潭縣某中學高三女生肖容從學生公寓6樓樓頂縱身跳下,18歲的生命之花從此凋落;3月8日淩晨2點左右,江蘇常州北郊中學高一學生劉小江在自己家裏跳樓身亡;2月16日上午11時50分左右,廣東東莞高級中學一名高一女生黃同學從教學樓6樓跳下,送醫院搶救無效身亡……一樁樁報道讀來可謂觸目驚心。
在我國每年大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就有40多人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殺等而死亡,也就是說每天將有一個班的學生在“消失”。近幾年,我們經常看到有關青少年自殺或殘殺他人的報道,而問題的誘因往往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兒,不過是一次考試,一句批評甚至一塊橡皮、幾塊錢而已。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就會那樣漠視生命?
精神缺失、人生茫然是當前相當一部分青少年的生存狀態。由於長期以來,人們隻重視生理方麵的健康,而給孩子的學習和社會適應帶來不良影響的心理健康問題,往往被老師和家長所忽略。有一位班主任,在她所帶班級進行了“生命教育”的實驗,組織了多次體驗活動和問卷調查。令她印象深刻的是,現在的孩子不能理解為什麼爸爸媽媽不能像其他人的爸爸媽媽一樣給自己如朋友般的溝通,甚至認為自己生活在一個非常不自由的環境當中。這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加,會出現得越來越頻繁。加強生命意識教育,使中學生們領悟到生命的意義,生命不隻是屬於個人的。作為社會的一員,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也就是對他人生命負責,讓學生意識到自殺的後果是嚴重的,自殺者不僅使自己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且對家庭、對社會也帶來嚴重危害,會給社會造成人才的流失和正常秩序的擾亂,從而熱愛生命、珍惜生命,才能從根本上減少甚至杜絕中學生自殺現象的發生。
校園慘劇頻頻發生
晚上九點,一個不早也不晚的時間,禍起於一座中學的後牆。正是學生們下晚自習的時候,一個十五六歲的男孩突然抽出一把長約20厘米的利刃,朝同學身上猛戳了幾刀,傷者頓時手捂肚腹委頓在地。持刀的男孩顯然受了刺激,不斷地揮著手裏的短刀,叫囂著:“誰過來?過來一個我捅一個。”等聞訊趕來110巡警將男孩製服,才得知打架的緣由隻是因為一個玩笑讓男孩感到了屈辱,他要找一個宣泄的渠道。而男孩父親深夜趕到警隊看到做筆錄的兒子時,驚訝地連聲說:“怎麼會這樣呢?我兒子是個乖巧的孩子呀,在我的督促下,成績在班裏一直名列前茅。”
麵對父親有些神經質的詢問,警察們有些不耐煩了,衝他說:“你幹嗎老提孩子的學習怎麼樣?作為父親,你該關注的是他在學校如何與人相處?有沒有朋友?每天上學快不快樂?你問過他這些、教過他這些嗎?”男孩父親不吭聲了。
我想知道,在這樣的追問中,有多少父母能夠麵不改色心不跳?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去關注過這些?現在的孩子因為學業壓力、交往困惑、青春萌動而產生生命焦慮,所以導致對自身生命的漠視、對他人生命的輕視、對異類生命的不尊重、對殘疾生命的欠關愛、特別是情感冷暖等一係列問題,他們往往情感冷漠,哪怕是對自己的父母親。以孩子的成績為核心,以分數的高低作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再優秀的孩子恐怕也隻是一個善於在考試場上競爭的冷漠的人。
2009年5月15日8時左右,河南省偃師市第五中學高三(四)班王朝亮,在正上著課的間隙,被同級同學褚新朋喊出教室,連刺八刀身亡。王父傷心地說,養孩子不容易,眼看要高考了,結果因學校監管不力,在場老師沒能盡職盡責,致使孩子喪了命。學校的失責讓2個家庭落得慘禍。最讓王父氣憤的是,在2008年12月,偃師某中學曾發生過眾學生在教室走廊用棍子打死一名學生;5月1日,偃師市實驗中學校門口又發生15歲少年殺死同學的情況,但偃師教育局沒有通報,沒有盡到及時提醒教育、發現杜絕的責任,半月後,讓他的孩子又遭同樣命運。
如果您是家長或老師,為此反思過對孩子的教育中缺失了什麼嗎?生命在功利主義盛行的現實條件下,被擱淺在冷漠的荒原,傳道變成了一種單一的目標,情感抑或價值觀被忽略。一直以來,家長、老師甚至整個社會,都不敢也不知如何與孩子談論死亡,學校隻重視學生的知識性和技能性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在獨立麵對壓力或遭受打擊時,由於缺少對生命的基本認識和思考而作出極端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