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的他,從小家境貧寒,靠父母出外打工掙錢供他上學。他也很爭氣,經過一番刻苦努力,考上了省會一家職業學院,學的是計算機專業。但他很快就發現,自己對計算機並不感興趣,他的愛好是文學,平時喜歡舞文弄墨,且文字頗具才情,深受同學和老師讚賞。
沒人知道,他曾暗暗發誓要成為韓寒、郭敬明那樣的知名人物。為了實現自己的遠大誌向,他開始絞盡腦汁構思小說情節,並夜以繼日地寫作。當他的長篇小說《蕩婦日記》寫到六萬多字以後,便把它放到了某網站上。沒想到很快,他的人氣便驟然飆升起來,他儼然成了一位頗具名望的網絡小說作家。
這一天,更大的奇跡降臨了。騰訊微博上赫然出現了一行這樣的文字:熱烈祝賀《蕩婦日記》獲得加拿大“總督文學獎”提名!下麵的文字還詳細披露了召開獲獎小說研討會的時間、參與人,其中包括中國一級女詩人趙麗華女士、著名作家慕容雪村先生、四川作協主席阿來等文壇名家。這還不算,當地一家報社記者也突然接到一位陌生人爆料,稱知名作家趙麗華女士,要到某職業學院作主題演講。當記者們聞訊火速趕到現場,卻發現趙麗華並未出現,而采訪對象竟變成了號稱獲得了加拿大總督文學獎提名的一位少年。眼前的這位少年身材矮小、皮膚黝黑,雖然刻意打扮,仍很難讓人將他和“作家”一詞聯係到一起。少年見記者們露出疑惑的眼神,遂亮出了一份異常“彪悍”的簡曆:他是一位旅美華裔作家,祖籍四川,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是國內多家雜誌社專欄作家,草根作家領袖,作品曾被美國《時代周刊》選登。2002年曾赴美留學深造,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2005年移民溫哥華,並出任溫哥華華人商會理事、華人文學會副會長,同年出版的長篇小說《蕩婦日記》被各大網站連載,網絡點擊過億。目前在國內從事影視劇監製工作,參與監製過多部大型電影電視劇,如:《色戒》《傷城》《李米的猜想》《風聲》……接下來,他開始落落大方地向記者們介紹這部獲得提名的作品,聲稱自己12歲便完成了這部長篇,這本書是他悉心完成的第一部作品,用日記體的形式重新塑造了潘金蓮這個飽受爭議的曆史人物,沒想到會受到國際大獎的青睞。同時又侃侃而談,提起上午他受邀參與省作協專題研討會的盛況,說研討會舉辦得非常成功,趙麗華女士對他的這部提名作品表示了極大肯定,自己還作了關於中國文學的演講,引發了現場熱烈討論。等等。
如墜霧中的記者們聽到這裏,才終於弄明白,原來這部所謂的提名作品,其實並未出版,隻不過是某家網站上部分連載過的一本網絡小說而已。他們知道,總督文學獎是加拿大最權威的文學獎項,其地位甚至可比肩於諾貝爾文學獎。如果他真的獲得了提名的話,可以說是開了中國青年文學的先河,必然引發一場文學界轟動。為了證實消息的可靠性,記者向他索要提名的證明,他卻含糊表示,證明目前沒帶在身上。為此,記者深夜聯係了省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以及作協的其他成員,都表示根本沒接到過研討會的邀請,也並不知道這件事。記者又與他所在的職業學院取得了聯係,學校宣傳部表示,他們也隻是聽到這位學生自己在講,至於具體情況並不清楚,更不曉得他還自己爆料通知媒體來做采訪。後經記者多方求證,證實這是一條子虛烏有的消息!
究竟怎麼一回事呢?原來,當他看到網絡小說如此火暴,一些默默無聞的寫手靠網絡名利雙收時,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為大神級的網絡作家!再加上社會上某些人僅靠炒作便一夜成名的影響,讓他的思維逐漸偏離了正途,也動起了歪腦筋,開始雲山霧罩地自我吹噓起來。事情敗露後,校方在第一時間對他作了溝通教育,希望他能徹底擯棄這種走捷徑的心理和行為。終於意識到“玩笑開大了”的他,這才鼓足勇氣給記者打電話,坦承了事件的真相:這完全是他為了出名而自編自導的一場鬧劇,目的是想炒作自己的新書。他想通過這種炒作,獲得出版社關注和社會轟動,最後達到出書和賣書的目的。但離譜的吹噓源於無知,他願意借次機會,向成都的廣大媒體致歉,請大家原諒他不懂事的炒作行為。
出人意料的是,這場炒作鬧劇經媒體報道出來以後,竟被國內多家報刊、網站輪番轉載。這回他倒是真的出名了,被網友們冠以名副其實的“炒作帝”稱號,隻是把自己給炒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