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深受寵愛的駱駝王子(1 / 3)

野駱駝是一種善於積累經驗的動物,脾氣耿直,感情真摯。自打那天晚上我和強巴用奇特的噴吐口沫的方式替它們治療傷痛後,它們就把我和強巴當朋友看待,每次見到我們,便吭吭發出友好的叫聲。

那天晚上我趁它們不注意,把一個微型電子脈衝信號發射器悄悄綁在半大駱駝凹背的毛叢裏,我用一個半導體接收器便能隨時掌握這群野駱駝所處的方位,不管它們跑進荒涼的戈壁沙洲還是來到牧草豐盛的草甸子,隻要需要,我什麼時侯都可以準確地找到它們。

一段時間後,我和這群野駱駝關係越來越密切,我來到它們身邊,它們不會驚慌,也不再有戒備心理,吃草飲水休息,該幹什麼照樣幹什麼。有時侯我會連續一兩天跟隨在它們後麵,它們也不介意。

為了方便觀察和記錄,我給這五匹野駱駝都起了名字,首領就叫光脖子,駝毛如秋天枯草的母駱駝就叫秋草母,前峰歪耷的雄駱駝就叫歪峰雄,另一匹眼圓如杏、睫毛特別長而密的雌駱駝就叫杏眼雌,那匹半大駱駝我叫它駱駝王子。

我之所以給半大駱駝起名叫駱駝王子,是有原因的。我發現,野駱駝似乎是最疼愛最關懷幼獸的一種哺乳類動物,那匹半大駱駝在這個小小的群體裏,是關注的焦點,是生活的中心,享受著種種特殊的待遇。當它腿部的傷痛還沒痊愈時,走不快,也不能奔跑,這四匹成年駱駝寸步不離地守在它的身邊,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群忠於職守的保鏢在負責保護某位重要人物。當它的腿傷好轉後,四匹成年駱駝便采取輪流值班製,不管是在曠野行進還是在水塘邊飲水,總有一頭成年駱駝影子似的貼身跟隨著它,從不讓它處在落單的危險狀態。

有一次,這群野駱駝路過古戛納河,正是淩汛季節,融化的冰塊在齊脖兒深的河水裏洶湧衝撞,發出哢嚓哢嚓可怕的聲響。從上遊衝下一隻死獐子,四肢僵硬,被鋒利的冰塊割破了肚皮,五髒六腑漫流出來,慘不忍睹,一群大嘴烏鴉在鉛灰色的天空盤旋,灑下一串串黑色咒語般的鳴叫。駱駝王子在河邊野渡口躑躅不前,不敢下水,四匹成年駱駝便一起跳進水裏,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來勢凶猛的冰塊,在野渡口築起一道奇特的堤壩。水勢頓時減弱,駱駝王子平平安安涉過河去,四匹成年駱駝在冰涼的激流裏泡了十多分鍾,快被凍僵了,上得岸來,駝毛上結了一層薄冰,瑟瑟發抖,直打噴嚏。

在哺乳類動物中,整個群體都來關心未成年幼崽,這種現象並不多見。一般來說,母獸承擔起養育和保護後代的責任,公獸或其他成年獸通常對幼獸采取漠不關心的態度。據我所知,肉食動物中隻有豺狗對未成年幼崽采取集體喂養的生存模式,大型草食動物中,隻有大象會共同照顧象群裏的小象。有些動物,常發生遺棄幼獸的現象,特別是麵臨生存危機時,成年獸為保全自己的性命,往往會很殘忍地將幼獸拋置荒野。生活在非洲稀樹草原上的獅群,一旦發生饑荒,大雄獅便有可能將幼獅殺死以充當裹腹的食物。我曾親眼目睹一群野犛牛,在沿著陡峭的山坡下山時,一頭半歲齡的小犛牛一腳踩滑扭傷了腳,疼得站不起來。一頭麵容憔悴的母犛牛在受傷的小犛牛身旁轉著圈,不用猜也曉得,母犛牛是這頭不幸的小犛牛的媽媽。可憐的母犛牛朝每一頭經過自己身邊的成年野犛牛哞哞哀叫,用意很明顯,是請求它們給予同情和幫助。遺憾的是,幾十頭成年犛牛一頭接一頭從它們身旁走過,卻沒有哪一頭停下來用憐憫的眼光看受傷的小犛牛一眼,更不用說守護在小犛牛身旁了。浩浩蕩蕩的犛牛群越走越遠,天色昏暗,那頭母犛牛害怕黑夜和孤獨,也沒有能力讓自己受傷的幼崽重新站起來,無可奈何地長哞一聲,撒開四蹄追趕犛牛群去了。夜幕降臨時,幾條野狗路過此地,把那頭被群體拋棄的小犛牛撕碎吞食了。這類棄幼現象在荒原叢林裏並非絕無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