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點評:
人人都有欲望,都想過美滿幸福的生活,都希望豐衣足食,這是人之常情;但不能把欲望變成不正當的欲求,變成無止境的貪婪。因而,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不斷消除、克製自己內心的各種非道德欲望,努力將自己的品德修養提高到較高的境界。
知識拓展:
明朝是官吏俸祿最低的朝代
在中國的許多朝代中,明朝官吏的俸祿是最低的。
有史料記載:明朝的正四品知府每月的俸祿隻有二十四石米(年俸不足三百石),七品知縣每月隻有七石米(年俸不足百石)。比之秦、漢,真是少之又少。
官吏僅靠俸祿是沒法生活的,因此很多官員想辦法撈錢,於是貪汙受賄便盛行起來。所以,明朝是我國貪汙受賄最猖獗的朝代。
一生清廉的海瑞
被稱為“海青天”的海瑞是明代著名的清官,一生居官清廉,剛直不阿。海瑞在擔任淳安知縣期間,依然像以前做書生時一樣,穿布袍、吃粗糧糙米,讓老仆人種菜自給。
有一次,總督胡宗憲聽說海瑞家一直吃素菜,隻有在母親過生日的時候才買兩斤肉,感到十分詫異,就讓自己的兒子帶了一包銀兩給海瑞送去。胡宗憲的兒子從小就過著奢華的生活,所以無論走到哪裏都保持著公子哥的派頭。他來到海瑞家門前,幾個仆人忙上前敲門。海瑞出來以後,看到如此興師動眾,便詢問是何人到訪。仆人趕緊呈上一包東西,告訴他是胡宗憲的兒子來給他送銀兩了。
海瑞聽了,故意裝作很懷疑的樣子說:“過去胡總督按察巡部,命令所路過的地方的供應不要太鋪張。現在這個人行裝豐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兒子。”打開袋一看,足有金子數千兩。海瑞就命人收入縣庫中,並派人乘馬報告胡宗憲,銀子已經放入庫中。
嘉靖末期,海瑞任戶部主事。嘉靖皇帝寵信方士陶仲文等人,一心祈求長生不死之術,朝政因此荒廢,而總督、巡撫等封疆大吏則一心討好皇帝,費盡心思向朝廷貢獻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為了阻止這種頹靡的風氣,大臣楊最、楊爵率先上書勸諫,但都因此獲罪,自此再無朝官言及此事。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無所畏懼的海瑞獨自上書,曆數嘉靖皇帝所犯下的重大錯誤。
嘉靖皇帝讀了海瑞的上書,怒不可遏,將奏折扔在地上,對左右說:“給我把海瑞抓起來,不要讓他跑了。”宦官黃錦在旁邊說:“這個人向來有傻名,聽說他上書之前,知道自己是以死冒犯陛下,因此預先買好了一副棺材,並遣散仆童,將妻兒托付給他人。現在海瑞正在聽候治罪,他是不會逃跑的。”嘉靖皇帝聽後默然不語,過了一會兒,嘉靖皇帝又拿起海瑞的奏折讀了起來,一天裏反複讀了多次,並歎道:“此人可以和比幹相比,但朕不是商紂王。”
海瑞曾先後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都禦史,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受賄,後來在南京病死。海瑞去世時,因為沒有子嗣,所以由南京都察院僉都禦史王用汲去操辦後事。王用汲來到海瑞家裏,看見隻有用粗布製成的帷帳和破爛的竹器,即便是一些貧寒的文人也不願使用這些東西,不禁哭了起來,之後湊錢為海瑞辦理了喪事。
海瑞的死訊傳出,南京百姓如失親人,悲痛萬分。當他的靈柩從南京水路運回故鄉時,長江兩岸站滿了穿著孝服送行的人,祭奠哭拜的人百裏不絕,很多百姓甚至製作他的遺像,供在家裏。
先生點評: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誘惑,人心也有太多的欲望,麵對外界的誘惑和內心的欲望,能始終做到公正廉潔、潔身自好是十分不易的。海瑞的正直和廉潔,深受老百姓的愛戴,並因此贏得了“海青天”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