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的故事(2)(2 / 2)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無不出外賞燈。

宋太祖教女兒勤儉

俗話說:“天上神仙府,人間帝王家。”皇帝是一國之主,金銀財寶可以任意享用,應該說是人間最富有的。皇帝的女兒是公主,也一定可以打扮如像天仙一般。可是,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卻不一樣,他不但自己生活儉樸,反對奢侈,還嚴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要節儉。

有一次,魏國長公主穿著一件羽繡飾的華麗短襖去見宋太祖。宋太祖見了很不高興,命令女兒回去後馬上脫下,以後也再不準穿這樣貴重的衣服。

魏國長公主很不理解,撅著嘴巴說:“宮裏翠羽很多,我是公主,一件短襖隻用了一點點,有什麼要緊?”

宋太祖嚴厲地說:“正因為你是公主,所以不能穿這麼貴重的衣服。你想想,你身為公主,穿了這樣華麗的衣服到處炫耀,別人就會仿效。翠羽珍貴,這樣一來,全國要浪費多少錢啊!按你現在的地位,生活已經夠優越了,你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要十分珍惜才是,怎麼可以帶頭鋪張浪費呢?”

公主沒辦法,隻好脫去那件美麗的翠羽短襖,但仍然想不通。她想:“你既然是皇上,又是我父親,對我要求那麼嚴格,我倒要看看你怎樣要求自己。”於是,她向宋太祖試探性地問道:“父皇,您做皇帝時間也不短了,進進出出老是坐那一頂舊轎子,也應該用黃金裝飾一下才是!”

宋太祖心平氣和地對女兒說:“我是一國之主,掌握著全國的政權和經濟,要把整個皇宮裝飾起來也能辦到,何況隻是一頂轎子!古人說得好,‘讓一人治理天下,不能讓天下人供奉一人’,我不應該這樣做。倘若我帶頭奢侈,必然有更多的人學我的樣子。到那時,天下的老百姓就會怨恨我,反對我。你說我能帶這個頭嗎?”

公主一邊聽,一邊琢磨,再看看皇宮裏的裝飾也很樸素,連窗簾都是用青布製作的。公主覺得父親說的話確實有道理,於是誠心誠意地向父親叩頭謝恩。

先生點評:

自古以來,隻有勤儉節約致富,卻從未有過揮霍家財創富的先例。揮霍無度隻會敗壞家產、坐吃山空,最終受苦受窮的人隻會是自己。一個人修身養性需要勤儉節約,一個國家富強進步同樣也需要勤儉節約。

知識拓展:

宋朝介紹

宋朝(960~1279年)是中國曆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宋太祖建國時為避免唐安史之亂以來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的悲劇,遂采取重內輕外和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這一政策一方麵使得宋朝內部安定而少有內亂,有利於經濟發展與文化的繁榮;但另一方麵也因此導致武力積弱不敵北方外敵。不過相對而言,宋朝是中國古代曆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十分繁榮的時代。

勤儉明誌的範仲淹

北宋名臣範仲淹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他勤儉明誌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範仲淹家境並不是很差,但他勤儉以明誌。他讀書期間每天煮好一鍋粥,等涼了以後把這鍋粥劃成若幹塊,然後把鹹菜切成碎末,以鹹菜碎末就著粥塊度日。這種勤儉而刻苦的治學生活他差不多持續了三年。

1011年,23歲的範仲淹來到睢陽應天府書院(今河南睢陽)。應天府書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藏書幾千卷。在這裏範仲淹如魚得水,以一貫的勤儉刻苦作風向學問的更高峰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