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的故事(2)(1 / 2)

在提倡節儉方麵,唐太宗為群臣做出了表率。他住的宮殿是隋朝時修建的,已經很破舊了。唐太宗經常對身邊的大臣說:“當初隋煬帝掌權時,皇宮裏麵珠寶遍地,美女如雲,可是隋煬帝還不滿足,還要搜尋天下的奇珍異寶,弄得百姓不得安寧,最後導致國家滅亡。這些不能在我們君臣身上重演,我們一定要時時注意節儉,知道滿足,否則,百姓苦到無法生活的那一天,就會反對我們。”

唐太宗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有一次,唐太宗要到蒲州視察,蒲州刺史趙元楷認為這是討好太宗的好機會,於是在唐太宗到蒲州之前大規模地翻造房屋,建宮修殿,並且大量搜集奇珍異寶,作為室內的陳設,想討唐太宗的歡心。哪想到,唐太宗到達蒲州後,見宮殿修得如此奢華,殿中珍玩如此講究,非但沒有領情,反而十分生氣。他當即把趙元楷叫到自己跟前,指著宮中一件件奇珍異寶說:“你這麼奢侈浪費,是不是忘了隋朝是怎麼滅亡的?”就這樣,一心想溜須拍馬、討好君主的趙元楷,在唐太宗麵前討了個沒趣。

唐太宗還十分重視對子孫後代進行儉樸教育。貞觀七年(633年),唐太宗對魏征說,自古以來各個朝代的王侯,能保全自己和江山的很少,都是由於貪圖奢華,驕奢淫逸,不知道親賢人遠小人而產生的後果。他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都要記住曆史的教訓,並作為日常行為規範。他命令魏征把曆史上帝王子弟善惡成敗的事例編輯成書,送給各位皇子學習,要求他們把書中的經驗教訓作為立身之本。

先生點評:

沉溺於奢華享受的人是很難有所作為的,當一個人把精力放在吃穿用度上,想的全是如何過奢靡的生活時,就很容易“玩物喪誌”。在這方麵,唐太宗給我們做出了良好的示範。

知識拓展:

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是隋文帝楊堅的次子。楊廣即位後,對於國政有很大的抱負,並且努力付諸實踐。他在位期間修建大運河,營造東都洛陽城,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開創科舉,親征吐穀渾,三征高句麗。

隋煬帝共在位十四年,在短短的十四年中,他創造了別人難以想象的豐功偉績。但是,隋煬帝崇尚奢靡,不關心人民疾苦,視百姓如牛馬,這也直接導致了隋朝的滅亡。

燒餅尚書劉晏

唐代宗大曆年間,上元佳節,皇帝照例要在武德殿接受百官朝拜祝賀。

時間尚早,官員們三三兩兩地站在兩邊朝房內等候升殿、閑聊。戶部尚書兼領度支、轉運、鹽鐵、鑄錢、租庸等使的劉晏來了,大家驚訝地發現,身居三品、把握天下財政大權的劉晏,竟然穿得十分簡樸。天氣寒冷,百官們一個個裘皮裹身,他卻是官袍下麵一件粗布縫製的棉袍,也不帶隨從,步行來到朝房。更令人可笑的是,堂堂三品大員的劉晏,手中竟攥著兩個熱氣騰騰的燒餅,邊吃邊點頭向同僚們打招呼。

劉晏生活十分節儉,待人卻很慷慨。他厚待下人,對窮朋友也常常予以周濟。他任京兆尹那幾年,天下許多名士來長安求仕途,凡窮困的,幾乎都受過他的饋贈。不過,劉晏對人施惠並不隨便,如果對方堅拒,他就不勉強贈與,十分尊重對方。有一次,他到一個好友家中,見對方臥室門簾破舊,於是暗暗量下尺寸,回去後命家人用竹片織成一張新簾,想送給這個好友。但又見好友書生意氣,清高自負,怕傷了他的自尊心,三次送來,又三次悄悄地拿了回去。

先生點評:

節儉是永不過時的美德。即使如今的生活條件和經濟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節儉也並不過時。在生活中,我們要努力培養自己節儉的習慣,這有助於我們順利地走完未來的人生之路。

知識拓展:

上元節

上元節即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複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