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輒報恩
相傳,晉國大夫趙盾到首陽山打獵,住在翳桑。有一天他看到一個人暈倒了,趕緊前去相救,等那人醒來後,他便向那個人問明情況。
暈倒的人叫靈輒,說自己已經三天沒有吃過東西了,身體支撐不住,才會餓倒在路上。趙盾聽了,就給了靈輒東西吃。由於長時間沒有吃東西,靈輒拿到食物就猛吃起來,但是隻吃了一半,還留下一半。
趙盾問他為什麼,靈輒便說:“我已經給別人當了三年奴仆,現在還不知道自己的老母親是否活著。這裏已經離家很近了,我想把剩下的食物給母親留著。”
趙盾深受感動,於是讓靈輒把食物吃完,另外又給他準備了飯菜,讓他給母親帶回去。
後來靈輒做了晉靈公的武士,在晉靈公設計要殺趙盾時,他倒戈相向,使趙盾得以脫險。趙盾問他為什麼要舍身相救時,他回答說:“我就是在翳桑的餓漢。”趙盾再問他的姓名和住處,他沒有回答就離開了。
當日給靈輒提供食物的事情,趙盾也許早就忘記了,但對靈輒來說,趙盾的善良舉動卻是救了他的命,他不僅牢記著趙盾的恩德,還在關鍵時刻救了趙盾的性命,趙盾的善行得到了善報。
先生點評: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幫助他人,實際上就是在幫我們自己,當我們把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搬開時,或許正好給自己鋪平了道路。因此,當別人需要幫助時,我們不妨伸出援手,微笑著對他說:“請讓我來幫你!”
知識拓展:
趙氏孤兒
趙盾去世之後,晉景公繼位,奸臣屠岸賈借機誣陷趙氏族人,終致景公下令誅滅趙氏一門三百六十多人。當時趙盾的兒媳即晉景公的姐姐正有孕在身,屠岸賈為絕後患,派出重兵看守,想等孩子出生後立刻誅殺。趙盾的門客程嬰、公孫杵臼舍身相救,才留得趙氏一脈。
程嬰、公孫杵臼是趙盾的門客,曾受趙盾知遇之恩,為救趙氏孤兒,程嬰獻出了自己的兒子,由公孫杵臼抱藏於深山之中,再由程嬰出麵引屠岸賈進山搜孤。最後,程嬰的兒子和公孫杵臼被屠岸賈殺死,程嬰夫婦背著賣主求榮的罵名將趙氏孤兒趙武養育成人。十五年後,晉景公為趙氏平反,封趙武為官,趙武為官四十三年,再次確立了晉國的“中原霸主”地位。
結草報德
春秋時,晉國的魏武子有個愛妾叫祖姬。魏武子生病後,對他的兒子魏顆說:“祖姬是我的愛妾,她還年輕,我死之後,你一定要找個好人家把她嫁出去,這樣我在九泉之下也瞑目了。”後來魏武子病重,臨終時他對魏顆說:“祖姬是我的愛妾,我死之後,一定要讓她為我殉葬,這樣我在九泉之下也有個人做伴,不至於孤獨寂寞。”說完,魏武子就死了。
魏武子死後,魏顆沒有把祖姬殺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給了別人。別人很不理解,問他為什麼不遵從父親臨終時的遺命,魏顆說:“人在病重的時候,神智是混亂不清的。我父親平日吩咐我要善嫁此女,使她有個好歸宿,有所依托。我嫁此女,是依據父親神誌清醒時的吩咐。”
後來,魏顆成為晉國的將軍,秦桓公出兵伐晉,魏顆率領晉軍和秦兵在晉地輔氏(今陝西大荔縣)交戰。當時秦兵的將領是勇猛善戰、威震一時的名將杜回。當魏顆與杜回相遇後,二人廝殺在一起。正在難分難解之際,魏顆突然見一老人用草編的繩子套住杜回,杜回站立不穩,摔倒在地,當場被魏顆抓獲。秦兵見主將被擒,都四散奔逃大敗而去。
晉軍獲勝收兵後,當天夜裏,魏顆在夢中見到白天的那位老人,魏顆向老人作揖道:“老人家,我和您素不相識,而蒙您相助,這個恩德怎麼報答呢?”老人回答說:“我就是你所嫁的祖姬的父親,承蒙將軍順從你父親合理的遺命,善嫁了我的女兒,沒讓我女兒殉葬。老漢在九泉之下,感激將軍救了我女兒,特來效勞,結草報德,幫助將軍成功,望將軍繼續勉力為善,將來子孫一定世世榮顯。”
先生點評:
懂得感恩的心靈,是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最美的心靈;懂得感恩的生命,是行走在這個世界上最值得敬重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