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試官隻對你揮揮手,叫你再坐下。“我隻再要一下子就好了,瓊斯,請你坐下。”
你再等下去,下項約會可就真趕不上了;你就這麼離去,恐怕又得罪麵試官。麵對這兩難的狀況,你可能還是離去的好。“艾波頓先生,我別無選擇,隻好改日再來見您。謝謝您撥冗見我,不勞相送,我自行出去。”你堅定有禮的舉動,充分表現出你的個性和立場。如果艾波頓最後決定錄用你,他會明白你不是個受氣包。如果你接受艾波頓先生的工作,你心裏也有個譜,他可能不是一個體恤下屬的上司。第一印象是很值得你去細細斟酌。
遇挫仍不改君子之風
人若能待陌生人溫雅有禮,即可謂世界公民,其心亦非孤離之島,實為與它邦共通之泱泱大陸。
培根
你與麵試官可能素昧平生,沒有理由發生爭執。即或如此,在麵試的過程中,某些問題或者論可能會使你心中不悅。
“原來你沒有這種資質爭取到一筆大學獎學金,我們最近錄用的員工多數都是靠獎學金完成大學學業的。你覺得你能適應我們這種環境嗎?”
“從你的住址。我可以看出來你來自一個共和黨聚集的社區。咱們辦公室裏全都是死忠共和黨,如果我們決定錄用你,相信你一定會很快和我們打成一片。”
“從你的履曆上看,你曾為T&T產業製造公司服務過。他們的營運方式已經落伍了,所以我猜想你對新興的全麵品管經營係統並不熟悉。”
當麵試進行得一帆風順,沒遇上驚濤駭浪之時,優雅的談吐和鎮靜的儀態都是很容易呈現出來的。如果你逼得必須為自己辯護,或覺得對方大放厥辭,而保持緘默就等於默認之時,要維持風度就不是如此簡單的事了。
對方拿話激你,也許自有其極佳的動機,可是你既沒時間,又缺乏充分資訊去解讀動機;你所能控製的隻是你自己的反應。既然你的目標是在麵試中告捷,此時就特別要牢記培根的箴言。如果你的麵試官隻不過是企圖試探你,瞧瞧你在壓力下會做出何種反應,你仍舊維持溫文儒雅的氣度,對方就明白你這人很有自製力,足以應付大場麵。如果麵試官根本就是個渾蛋,你禮數不減就表示你不肯降格附庸鄉裏小人。
俟後,等到你接獲錄用通知,再決定他這套“攻擊”戰術是否值得你提出抗議,或者麵試官其實就是公司的縮影,因而決定拒絕與他們為伍。
第三講掌握非語言溝通技巧
舉手投足有深意
有名警員抵達犯罪現場,在圍觀民眾中,有兩人出麵把矛頭指向你。你鬆開被害人受傷的手腕,開始拔腿奔跑。警員隨後緊追不舍,終於追上你,緊緊捉住你的手臂。
指指點點、奔跑、捉住手臂——其間,沒人說出一個字,但是指控嫌疑犯、企圖脫逃和最終的擒獲等於都展示給圍觀群眾了。這種訊息十分強烈,並且完全是憑借肢體語言來傳達的。
你自口袋掏出皮夾,主動向警員出示你的證件。他忙著鬆開你的胳臂,還同你握手。你們相互微笑致意,然後他回到犯罪現場,而你則繼續加快腳步往前奔跑。
旁觀者也許不知道你是名醫生,在街上急奔是為了趕回停在路邊的座車,尋找常備的醫療包。不過,現在他們絕對相信你不是嫌疑犯了。
或許你從來沒留意過,但是不論休閑或工作,肢體語言無疑是一項關鍵性的資料來源。
你向工作團隊陳述你的論點時,頂頭上司卻猛打嗬欠。
當你走近你助理的辦公桌時,他自座椅中起身,並將雙臂交叉胸前。
你正在應征一項職位,而麵試官不願和你作目光接觸。
每回大家在會議室開會時,一名同事總愛選靠門口的座位。
是不是上司不耐煩聆聽你的論點?
是不是你的助理心裏對你不服氣?
是不是麵試官打心底討厭你?
是不是這名同事開會時總打著如意算盤,想隨時悄悄溜走?
另一種情況?
你這位上司累壞了。
你的助理隻不過離座向你致意而已。
麵試官自己有自卑感,很少正視任何人。
這名同事個性靦腆,會議結束隻想盡快離去,不願在會場和人聊天、拉關係。
顯然,這套解釋也說得通。
不過,還要加上其他的佐證,譬如公司裏正好議論紛紛,私下流傳著你這名上司已接受另一家公司的厚聘,準備跳槽。他平日應該很注意聽你說話,最近給你的考績也十分優異。因此,你就排除上司厭煩或疲倦的可能性,不再懷疑是否自己的表現出了什麼差錯。
所以,道理就在這裏。
你一心求知,當然想實事求是,運用手邊各種資訊來掌握情況。
你的身體說了什麼
有人發送訊息,就有人接收到訊息。
如果有人借肢體語言發訊息給你,可以確定你的肢體語言也同時在傳達訊息。在一個敏銳的觀察者眼中,你的一舉一動能將你的人格暴露無遺。信息的收發毋需得到你的同意,甚至可以將你全然蒙在鼓裏。這麼一想,倒真能讓你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