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說,如果你發覺你的客戶呼吸沉重,氣喘籲籲,而當他喋喋不休之際,你的目光不斷躲避他的麵孔,頻頻飄至窗外景致,他可能就因此判定你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裏。無論你的產品價格如何誘人,你承諾的交貨時間如何迅捷,這筆交易很可能就栽在你那兩道遊移不定的目光上。
或者你正在急於處理文件,可是有一名供應商走到你的辦公桌前麵,你很有禮貌地起身致意,和他握手,卻又立即坐下。你沒像以往那樣揮手請他入座。如果他自行找張椅子坐下,你卻重新拾起手邊研究的檔案,準備撥電話。你嘴裏沒說一個字,卻不啻在對他下逐客令。
解讀弦外之音
大多數人都能了解肢體語言。有人隻能懂一點點,但有的人卻簡直能把肢體語言當母語一般說得流利至極!
如果你剛才讀過的幾段就已經涵括你對肢體語言的通盤認識,現在請你係好安全帶,準備要航行到新領域裏去了。
《社交寶典》的著眼點是優雅的儀態、一流的舉止,對禮儀規範的掌握,主旨在協助你商運昌隆,無往不利。為了盡量發揮商業禮儀的效用,就務必要理解法斯特在其書《職場的肢體語言》之中曾提到所謂肢體語言的“正文”與“言外之意”,以及兩者之間區別。
一旦掌握住肢體語言的要領,你會驚覺一切人際溝通的技巧都突飛猛進,而且還能運用這種知能獲得預期的效果。
任何交流模式中的言外之意是許多元素所構成的混合物。片麵而論,它包括每一個人的肢體語言、姿勢、外部的動作、視線、對空間的處理方式和適時運用微妙的肢體碰觸的能力。我們如何運用我們的聲音,也能影響到別人對我們話語的詮釋。同一個句子可以用好多種形式說出,從漠然無意到慷慨激昂。每每呈現的方式不同,對方所領會到的弦外之意也會大相徑庭。
——《職場的肢體語言》
法斯特書中所謂的“正文”是指嘴裏說出的字句,而“言外之意”就涵括了其他任何相關的事物。
可想而知,肢體語言涵括甚廣,打嗬欠、雙臂交叉抱胸、喜歡選靠出口的座位、目光遊移,還有更多不勝枚舉的事物,多到值得你長期去鑽研學習。此外,這種語言不是隨意翻翻字典就能夠查到一個字義的,你必須自行著手編纂你自己的字典。
麥金尼和拿特拉在二人合著的《墨西哥商情商業禮儀》一書中,聲稱擁抱在墨西哥商人之間所傳遞的訊息是再度的保證與確認,而不是感情如何地篤厚。除此之外,美國人的舒適人際距離是從18寸到6尺,墨西哥人的舒適距離是18寸到21寸。
顯而易見,不但要學習你成長、教育、居住和工作環境的肢體語言,還必須了解在其他地域和你有生意往來的企業族群的偏好與忌諱。
建立關係的踏腳石
微笑示意!
你被介紹給他人時必須微笑。微笑表示你高興和此人見麵,而不是心不甘,情不願。與某人首次會麵,這也是最起碼的禮貌。
覺得不舒服或格格不入之時,你就微笑,可將你的憂慮不安掩飾過去。你的自信也會立即升高,因為微笑引發別人正麵的回饋,你的情緒也因此而得到改善。在商場,你希望表現出高度的自持力,微笑再加上儀態優雅,常能為你製造奇跡呢!
當你恭維他人,或受人恭維時,要麵帶微笑。微笑能讓言辭增色,並能令你的恭維深植人心。別人恭維你時,你極有風度地承受,你的親和力指數會向上攀升。有太多的人覺得自己不值得別人讚譽,因而靦腆尷尬,甚至應答之際暴露出這種情緒,讓稱頌他們的人覺得很沒麵子;此時,微笑就是應對的最佳利器。
當你為他人鼓掌時,要麵帶微笑。一名同事當眾受獎,或圓滿完成任務之際,應該很值得大夥鼓掌稱賀。萬一你內心大失所望,或期盼領受殊榮的是你自己,微笑能幫助你掩飾你的心境。你會顯得慷慨大度,而且很有團隊精神。無論是工作或休閑場合,這種形象都是值得極力去培植的。
即使你根本無意微笑時,也要留意別緊鎖雙眉,除非你刻意利用這種肢體語言來表達你受到冒犯或內心的驚駭。
虛假的微笑並非一件美好的事物。通常隻是唇際肌肉牽動,眼睛不帶笑意,麵部表情也不見緩和。有人總習慣展露虛偽的微笑,很快地就會榮獲偽君子的稱號。前段曾經提過,心無笑意而展露微笑,能夠幫助你鬆弛神經,緩和心情,但是如果你因而養成皮笑肉不笑的習慣,卻會遭人厭惡,所得效果就適得其反了。
微笑持續過久則會疑忌。如果有人是你一手提拔培植的愛將,而這人向眾人演說的40分鍾過程中,你一直麵帶微笑,聽眾也許能了解你內心的欣慰與驕傲。不過在多數情況下,微笑持續不衰會讓人心生蹊蹺,因為好像在暗示其注意力沒專注於此時此地。這也是另外一個例子,證明行為若無法適度,就會收到反效果。
握手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