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敘型麵試禮儀
如果對方宣布麵試以餐敘方式進行,倒是頗不尋常,因為一般人都同意在享用美食之際,再同時進行廣泛性麵試問答,不但造成消化不良,也顯得十分格格不入。不過,若有人順便邀你共用早餐、午餐或晚餐,為了想多了解你一點,其實還是脫不了麵試的範疇。你好好把握住這個良機,讓他們知道區區一紙印妥的履曆表根本不足以囊括你的才華。
除非你對自己的餐桌禮儀信心滿懷,你也許願意考慮找家高級餐廳,為餐敘麵試預先彩排一番。如果你要參加的是早餐麵試,就選擇早餐來彩排。用餐之際,細心觀察其他顧客如何進食,文雅和粗俗的吃相都一並記下來。如果你獨自用餐,這份彩排任務是很容易悄悄達成的,你也不必表現得像個“間諜”一般。
萬事皆為大有,兼具萬相,惟有智者方能鑒別諸相,而互為借鏡。
普羅提拿斯
以下是幾項提示:
別在餐桌上整理儀容。
餐巾在整個用餐過程中都該置於膝上。如果你必須暫時離位,把餐巾擱在自己的椅上,侍者瞧見了會明白你馬上就會回來。
雙腳應該平置於身前地板,而不是斜倚在椅子一側;雙腿交疊而坐之時,不要不停搖晃另一隻腳。
別把玩餐具,別亂作手勢,或手執瓷杯或大圓玻璃杯來強調自己說話的重點。舉例蛻,鹽瓶和胡椒瓶曾經屢次被應征者拿來當作說話道具,上至代表顧客,下迄象征競爭對手。
別懶洋洋地以手支頤聽人說話,也不能把兩隻手肘都拄在桌麵上。
如果餐巾或餐具不慎掉落地麵,命侍者給你另拿一付來。
看到熟人別胡亂揮手招呼。如果那人目光正好移到你臉上,點頭微笑即可,然後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自己餐桌的這群人上麵。
如果不是以手指取食的餐點,別輕易動用你的手指頭。速食餐飲文化盛行,促使一般人在正規用餐時會忘形地動用手指。炸洋芋該用叉子取食,而不是自己的手指頭;碰到水果和瓜類切片也是同理。麵包、土司或點心卷則可先用手掰成小塊或小片,一次隻吃一塊或一片。如果你喜歡塗牛油或果醬,一次隻塗一小片就好(換占之,別先把大塊麵包塗上果醬,然後再行掰開)。
盛菜的食盤用畢要歸回原處,別拿自己的餐具取代共用的餐具,譬如以自己的叉子去叉取菜盤裏的食物。
別提供自己餐碟或接受別人餐碟裏的食物。像“這味道好極了,你嚐嚐”之類的舉動並不適合商業餐敘的場合。
如果你對如何進用某種特殊食物心懷疑問,在餐敘麵試之前就該先弄清楚,否則就別點那一道菜。
冷眼旁觀別人如何用餐,你會學到不少東西。不過,也要提醒自己;和你共餐的某位大主管有可能不諳餐桌禮儀。如果是那種情況,當心別把人家的壞榜樣給學上身了。
哲學家普羅提拿斯許久以前曾說過什麼?在此實在值得重述一遍:“萬事皆為大有,兼具萬相,惟有智者方能鑒別諸相,而互為借鏡。”
假設麵試官也信服這項哲理,那麼,你那無可疵議的餐桌禮儀就成為麵試官的一麵積極的借鏡,對你本人的印象和錄取概率都是一個吉兆。
順道一提,沒有理由把自己最好的儀態留到特殊場合才施展出來;這種利器是愈用愈靈光,絕不會彈性疲乏的。
其他麵試場合自持之道
企業公司人力資源部門派員赴大學校園尋才,或在會議中心、購物中心就業輔導攤位與求職者晤麵,乃是平常之事。如果這類型麵試並沒約定會談時間,你就不能事先整理儀容,也因此須更賣力地去展示出所長,以致麵試官一眼就認定你就是某項職位的最佳人選。即使事先有約,這種另類場地可能會讓你有種身不由己、束手縛腳的感覺。
為了留下良好的印象,立刻將你悠然閑逛的步調改換成滿懷抱負的昂首闊步。坐下麵試時,靠椅背端坐,雙足在眼前地板擺定,就像開收音機一般,把不該出現在一般麵試場合的噪音和景象從意識中立即排除。這一回,“入鄉隨俗”的那句諺語就不適用了,要將另類場合的另類場景全都置諸腦後,言談舉止要與身在正式場合接受麵試一般無異。此時,即使衣著隨便,你對商業禮儀的專擅就能立即提高你的形象,這些技巧包括了仔細聆聽,別打斷麵試官說話,談話間隨時道及麵試官的姓名,並且確保未將人家的名字念錯。
如果初次麵談成功,他們接下來會通知你參加一場傳統的麵試。因此,你應善加利用這種另類場合,盡量多了解這家公司和相關職位。假使此時就對公司印象不佳,不妨當場否決二次麵試的可能性。
六種尷尬狀況的應對方式